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聽古詩詞寫作文

聽古詩詞寫作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6 10:53:40

很多同學在寫作文時都發愁自己寫的人物、事情、景色太平淡,老師的評語常常是主題不突出,形象不鮮明,不夠生動……怎樣才能使描寫的對象形象生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本期《跟着古詩學寫作》,我們将通過賞析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一詩,學習烘托描寫。

聽古詩詞寫作文(跟着古詩學寫作)1

鳥鳴澗

唐 • 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聽古詩詞寫作文(跟着古詩學寫作)2

詩人:

王維(公元701-761年),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笃信佛教,精通佛學,有“詩佛”之稱。他的詩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蘇轼贊他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注釋:

鳥鳴澗:鳥兒在山澗中鳴叫。

人閑:指沒有人事活動相擾。

桂花: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種,這裡寫的是春天開花的一種。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蕩蕩。這裡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時鳴:偶爾(時而)啼叫。

時:時而,偶爾。

古詩今譯:

在這個靜寂無人的山野之地,悄悄開放的桂花輕輕地飄落。在這安靜的夜晚,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明亮的月光驚動了栖息在樹叢間的山鳥,它們從酣夢中醒來,清脆的叫聲在這春夜裡空曠的山澗不時地回蕩。

聽古詩詞寫作文(跟着古詩學寫作)3

寫作技巧大盤點

烘托的手法通常又叫襯托,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來作陪襯的一種表現手法。在寫文章時,恰當地運用烘托手法,能夠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得主體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鳥鳴澗》中,詩人用“桂花落”“明月升”“鳥鳴澗”這幾樣動的事物來進行反襯,使得人們更深地感受到了春山的空與靜。

除了反襯,還有正面襯托。正面襯托是指選擇外貌相似,性質相通的事物,以此托彼,使主體更加突出。

正面襯托,還可用環境來烘托人物心情。用什麼景物來陪襯什麼感情是有一定規律的。另外,烘托手法在寫人時,還可以用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可以用一人烘托另一人,也可以用多人烘托一人。

總之,烘托的手法,可以是正面襯托,也可以是反面襯托,可以以動襯靜,也可以以虛襯實,還可以用環境來襯托人物的心情。

烘托不同于對比,它有主次之分的;作陪襯的事物、人物,總是用來說明或突出被陪襯事物、人物的。因此,運用烘托手法,要賓、主分明。

技巧應用要點

• 運用烘托手法時,可以根據寫作需要,選擇正面襯托或反面襯托。

• 運用烘托手法時,需要注意選擇恰當的襯托物。

• 運用烘托手法時,要注意主次分明,突出主體。

聽古詩詞寫作文(跟着古詩學寫作)4

王霞

(主講嘉賓)

南京市栖霞區實驗小學退休教師,中國散文學會、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主持和參與了省市區各級類課題研究,是江蘇省“小學中高年級作文自能評改實踐研究課題組”成員,其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課程标準(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科研課題成果獎。

第三講将于本周日(2月9日)

在莫愁大觀園微信公衆号發布

敬請關注

聽古詩詞寫作文(跟着古詩學寫作)5

1

編輯:巴恬恬

校對:張秀格

審核:黃妍虹、王淑娟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态度 有深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