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9課,講《說文解字》540部中“癶”部的三個漢字,分别是“癶、癹、登”,“癶”部隻有這三個字,其中“癶”是部首漢字(人們也通常把“癶”稱為“登字頭”),“登”是今天的重點漢字。詳情如下:
1、癶。《說文解字》540部部首漢字,同時也是現代漢語201部部首之一,讀b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癶,足剌癶也。從止、”,象形字,本義是兩足分張。像左右二足分張之形。人兩足分張則行而不正。我們知道:兩腳分張,不管是前面分張(外八字)還是後面分張(内八字),都不是正常的行走姿态。如圖:
(八字腳)
徐锴的《說文系傳》:“兩足相背不順,故剌癶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剌癶,疊韻字。”饒炯《說文部首訂》:“剌癶古語,謂足動止不自由,形容其行不前貌也。”王筠的《說文解字句讀》:“兩足箕張是剌癶也。”兩隻腳像畚箕一樣張開就是剌癶,顯然,這樣的狀态走路是不順的。
剌癶亦寫作“獵(liè)跋”,《說文解字·足部》:“䟺,步行獵跋也。”䟺與癶同詞異字。或作“剌犮”,或者倒過來說“拔剌”漢代陸賈《新語·懷慮》:“拔剌難匡。”直譯大意就是兩足分張不好糾正。或作“賴䟺”,都是不正之義。
癶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癶字的小篆寫法)
2、癹。讀bá。《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癹,以足踏夷草。從癶,從殳。《春秋傳》曰:”癹夷蘊崇之。‘“許慎認為此字是會意字(後人有不同意見)。本義是中腳踏除草。
如果按照許慎的會意字理解,會意如何來的呢?上面是一雙腳,下面是“殳”字,殳是古代的兵器,腳下有兵器,似乎與草毫不相關。但是許慎引用《春秋傳》裡的一句話:“癹夷蘊崇之。”這句話出自《左傳·隐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癹(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治理國和家的人,見到惡,就要像農夫急于除雜草一樣,鋤掉它聚積起來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長,那麼善的事物就能發展了。顯然,今本所通行的芟的寫法更通順。照文意來說,癹字的意思就是除草,隻是除草的動作并沒有描述清楚。注意,這裡有個問題,今本的《左傳》,這裡都寫作“芟”。
是許慎引用錯了嗎?不是的。王筠的《說文解字句讀》:“《秋官·叙官·薙氏》注引作‘芟夷蘊崇之’”似亦後人不識癹字,而改以既僞《左傳》也。《文選·答賓戲》:‘夷險芟荒。’晉灼曰:‘發,開也。今諸本皆作芟字。案:發亦癹之訛。“他認為這裡這個字本來就是“癹”,但是後人有直接改成“芟”的,也有改成“發”的,我們覺得這種說法很合理。
看字形發展:
(癹字的字形發展)
在春秋、戰國時代,癹字的上面是一雙腳,下面是手持某種器具或者拔除某物的樣子,隻是到了小篆時中間才發展成蜷縮的人的樣子。但不管具體字形如何,都無法會意出用腳踏除草的意思。許慎認為它是這個意思的依據,就是《左傳》裡的那句話。所以桂馥在《說文義證》裡說:“當雲癶亦聲”,他覺得這是個形聲字。
我們隻能列出來,無法斷定,隻能待考,好在,“癹”早已不是常用字,影響并不大,了解即可。
癹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癹字的小篆寫法)
3、登。這是現代漢語常用字,讀音有兩個:
(一)d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登,上車也。從癶、豆,象登車形。”許慎認為登是象形字,像登車的樣子,所以本義是上車也。既是象形字,先考察一下字形:
(登的字形發展)
顯然,最早的字形跟上車毫無關系,所以李學勤先生主編的《字源》中,陳英傑先生認為登是形聲字。甲骨文裡有這個字,像兩手捧食器以進獻之形,在語句意義上也多為進獻之義。古文字中的登以《爾雅·釋诂下》中的解釋為準,即:“登,升也。”并認為這是從“癶”之“登”字的本義。《散氏盤》中的“登于廠源”即用本義。《說文》之“上車也”之訓乃引申義。進獻可以引申為本義的引申用法,也可以認為是與“烝”同源通用。西周金文的“烝”祭之“烝”均從米作,沒有例外,春秋時期始借“登”表“烝”兩個字是同源詞,“登”亦為禮器之稱。《爾雅·釋器》“瓦豆謂之登”。
這裡已經有了三個意義:其一、升;其二、一種禮器(瓦豆,祭祀時盛肉食),其三、進獻。這跟許慎的“上車也”都不相同,合起來有四個本義的說法了。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引申之,凡上升曰登。從癶豆。象登車形。”他同意許慎象形的說法,隻是增加了引申義。徐锴似乎也贊同象形字的說法,《說文系傳》:“臣锴曰:兩手捧登車之物也,登車之物,王謂之‘乘石’”。這似乎又有新的意義。你看,這個字争論有多少。
争論這麼大,簡直無所适從。相比之下,《字源》所借用的古文字字形更多,解釋也較為合理,我們暫以《字源》為準。登的本義就是升。其實,《玉篇·癶部》中的登也訓為:“登,升也。”比如《易·明夷》:“初登于天,後入于地。”晉陶淵明《歸去來辭》:“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用的都是升的意義。
(《歸去來兮辭》辭意圖)
本義之外,登的用法還有很多,舉其中常用的說說:
(1)高。比如《國語·晉語九》:“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韋昭注稱:“登,高也。大意是:君子愁的是名聲不好,而不愁年事不高。
(2)升遷;提拔。《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孔傳稱:“庸,用也。誰能鹹熙庶績,順是事者,将登用之。”相當于誰能把這件事辦好并取得好的成績,就提拔誰。又比如柳宗元《非<國語>·命官》“(晉)文公将行霸。而不知變是弊俗以登天下之士。”(前期的)晉文公将要争霸天下,卻不知道改革弊俗,以提拔重用天下名士。
(影視劇中的晉文公)
(3)成熟。《增韻·登韻》:“登,熟也。”《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五谷不登。”朱熹注稱:“登,成熟也。”有個成語叫五谷豐登,出自《六韬·龍韬》:“戰勝于外;功立于内;百姓歡悅;将無咎殃。是故風雨時節;五谷豐熟;社稷安定。”指五谷豐收。泛指糧食豐收。登的意思就是莊稼成熟。
(五谷豐登)
(4)實現;完成。《爾雅·釋诂下》:“登,成也。”比如《禮記·月令》:“季春之月,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又比如《漢書·叙傳下》:”國富刑清,登我漢道。“顔師古注稱:“登,成也。”
(5)增加。《左傳·昭公三年》:“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锺乃大矣。”杜預注稱:“登,加也。加一,謂加舊量之一也。”大意是:陳氏的(豆、區、釜)三種量器都增加了一成,锺的容量增大了。這是說陳氏愛惜民衆,以大量具借出,以小量具收回,所以民心歸附。
(6)進獻。這個意義前面辨析時說過,很可能就是登的本義。《玉篇·癶部》:“登,進也。”《呂氏春秋·仲夏》:“農乃登黍。”高誘注稱:“登,進也。”
(7)上冊;登載。《玉篇·癶部》:“登,上也。”比如:登報紙了。《周禮·秋官·司民》:“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于版。”鄭玄注稱:“登,上也。”這是中國早期的戶籍管理。
(8)科學考試中選。比如:登了金榜。《新唐書·劉禹錫傳》:“登博學弘詞科。”
(大詩人劉禹錫)
(9)捕取。《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命漁師捕伐蛟,取鼍,登龜,取鼋。”鄭玄注稱:“四者甲類,秋乃堅成……龜言登者,尊之也。”這四種都是到了秋天之後變得堅硬,用以是季夏之月才開始捕取,對龜表示尊稱,稱“登”。
(10)祭祀時盛肉食的禮器。《爾雅·釋器》:“瓦豆謂之登。”比如《詩經·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毛傳》稱:“木曰豆,瓦曰登。”我把祭品裝碗盤,木碗瓦盆都用上。
(戰國時期的銅豆)
(11)用作副詞。表示時态。相當于當即、立刻。清代黃生《義府·冥通記》:“登,登時也。登之開聲為當,蓋言當時也。”比如《水經注·洛水》:“自晨至中,紫雲沓起,甘雨登降。”即用此義。
(12)進入;放入。《淮南子·缪稱》:“錦鏽登廟,貴文也。”高誘注稱:“登,猶入也。”
(13)隻;停留。這個較多用于近現代漢語。比如茅盾《多角關系》:“廠裡停工已經四個月了,登在上海的幾位股東屢次催我回來一趟。”
(14)掂量。《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鄧門上一見(那兩件禮物)雕镂精工,愛不釋手,登一登分兩,有二十來兩重。”
(15)踩,走過。《集韻·隥韻》:“登,履也。”比如《水浒全傳》第八十四回:“卻說時遷,他是個飛檐走壁的人,跳牆越城,如登平地。”
(影視作品裡的時遷)
(16)通“蹬”。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西遊記》第四十四回:“到那廂,用腳登開門看是,原來是個大東廁。”
此外,登還用作姓。《廣韻·登韻》:“登,姓。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二)dé。讀音出自《字彙補》。通“得”。《公羊傳·隐公五年》:“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何休注:“登,讀言得來,得來之者,齊人語也。齊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徐彥疏:“謂齊人急語之時,得聲如登矣……”顯然,這是地方方言的讀音。
登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登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19課,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