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紅樓一場空夢

紅樓一場空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5:46:25

文 | 王海燕

人在年過半百之際,總是有一段寂寥的日子,我每晩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臨睡之前聆聽文化學者《蔣勳細說紅樓夢》,幾百集的音頻已反複聽了二三遍還多。因為蔣勳老師的娓娓道來,我又一次愛上了《紅樓夢》。

記得第一次讀紅樓夢,我還是個16歲花季少女。那年高中畢業,整個暑假,我住滿室書香的二姨家,白天幫着照看幼小的表弟表妹,晚上閑來躲在蚊帳裡翻看《紅樓夢》,姨父還開導說:你這孩子現在讀《紅樓夢》尚早⋯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钗,賈母、王熙鳳、王夫人、史湘雲、秦可卿、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劉姥姥、尤二姐,甄士隐、賈雨村等人物,知道了榮國府、甯國府、大觀園的繁華。

那時年少,隻看到那些風花雪月中的人,看到林黛玉的才情和哭哭啼啼,看到賈寶玉的多情。但不知道,《紅樓夢》就是一本前世今生,因果輪回的經書,道盡了紅塵一夢的蒼涼。

紅樓一場空夢(青未了人生如夢)1

少年不懂《紅樓夢》,讀懂已是“夢”中人。時隔四十年的我一邊重讀《紅樓夢》紙質書,一邊聆聽《蔣勳細說紅樓夢》,更有了一份真實的覺悟。聽蔣老師講紅樓,如同喝一杯沉年老酒,時間越長越有醇味;又猶如春蠶,吃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是精華。受益匪淺,他是在普惠衆生,。不知道渡化了多少夢中人?!

紅樓之人物所經曆的一切隻不過是個道場而已,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一旦謝幕,才是他們原來的自己。聽蔣勳老師解讀《紅樓夢》,就是見天、見地、見衆生,更是不斷的“照見”自己的靈魂。

《紅樓夢》個等衆生,他們在世間的生活也許就是真做假時假亦真, 大觀園裡那些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夢,隻是一首“好了”歌,道盡了人生的過往。師曰看待紅樓人物,帶我站在哲學、美學、道學的角度去解讀,無論大人物還是小人物在聞者眼中都無好壞之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芸芸衆生,不也是這樣的嗎?!

如果說300年前的作者曹雪芹先生的眼睛,能帶給讀者的是人性的一面,那麼蔣勳先生解讀《紅樓夢》就是剖析人性。而在我們生活中,人性的弱點又是什麼呢?

紅樓一場空夢(青未了人生如夢)2

寶玉在甯府上房看到的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大智若愚的劉姥姥诠釋的淋漓盡緻!

一是她能屈能伸。家中貧窮,眼看就過不了冬了,劉姥姥無可奈何,隻好放下尊嚴,到賈府“打秋風”。能屈能伸,無論處于什麼境地,總能找到活路,是做人的通達;

二是她懂得感恩。得到賈府周濟,來年地裡大豐收了,劉姥姥留下最好的瓜果蔬菜,沒敢賣,都帶到賈府,感謝賈府的恩情。在賈府眼裡,這些不值什麼,卻是劉姥姥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了。知恩圖報,是做人的本分;

三是她心胸寬大。劉姥姥進大觀園,衆人拿劉姥姥取樂,劉姥姥也不惱,一句“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擡頭”,逗得賈府上下一片歡聲笑語,連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都笑岔了氣,扶着桌子隻叫“哎呦”。生活,無非是别人笑笑你,你笑笑别人。心胸寬大,樂觀豁達,萬事不萦于懷,是做人的智慧;

四是她重情重義。賈府被抄,劉姥姥沒有像衆人那般,躲瘟神一樣躲着賈家人,反而上下打點,到獄中看望賈寶玉、王熙鳳。巧姐不知下落,她挨家挨戶四處打聽。得知巧姐流落煙花之地,她毫不猶豫變賣所有家财,将巧姐救了出來。重情重義,無愧于己,無愧于人,無愧于天地,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劉姥姥,雖然是農村貧苦卑微的老婆婆,心靈卻比千金小姐還高貴。她大字不識一個,更沒有什麼學問,誰又能說她不是智者呢?!

讀《紅樓夢》是觀人生百态,尤其再聽《蔣勳細說紅樓夢》,似乎遊走在詩意盎然的大觀園,欣賞着古典美學的養生之道,體味着紅樓各色人等的酸甜苦辣與悲喜起落,透視着社會不同角色的現實生活,我看淡了人性,亦看清了那個真實的“自己”。伊古與今,好不惬意!

紅樓一場空夢(青未了人生如夢)3

作者簡介:王海燕,從事金融及其監管工作三十九年,退休前曾就職于人民銀行、工商銀行、銀保監會,發表文章散見于《金融時報》《齊魯晚報》《山東金融文學》等報刊媒體。業餘愛好詩畫攝影、瑜伽健步,美篇作品曾獲山東省老年大學新媒體創作大賽三等獎。

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