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化療次數到底是誰決定的

化療次數到底是誰決定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09:41:53

關于化療,我這裡隻有四個字可以給到你,那就是

聽醫生的

——知乎匿名用戶

我理解有的患者在患病之後找遍了偏方或非偏方,然後将這些治療方法都用在自己身上的心理,因為我的母親就是特别堅信偏方、且熱愛多管齊下的人。

也理解你因為化療特别痛苦,在化療了幾次後不想再繼續的心理,因為小時候我母親讓我喝味道古怪到讓人想吐的中藥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

我知道中藥的苦和化療的痛完全不能相比,但是思路上,這兩者是一樣的。

——我很痛苦,我覺得可以了,我不想再繼續了。

可是我不吃中藥,頂多發展到去醫院吊針,你不化療,是在拿自己的未來任性。

——一位醫生在勸他的患者不要放棄化療


治療之事,過猶不及。

化療次數是根據什麼決定的??

化療,是為了将術前就有可能發生臨床檢測不到的潛在轉移,或者少量脫落在手術傷口周圍的殘餘癌細胞殺滅,以達到預防癌症複發和轉移的目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化療幾次,是根據患者的病情來定的。

具體的術後化療次數應根據腫瘤的具體部位、病理類型以及臨床分期而定。并非醫生一拍腦袋覺得這個患者長得像化療四次的樣子,就讓患者化療四次。

一般來說,早期腫瘤在術後進行四次輔助化療即可,但是若術中發現脈管癌栓或淋巴結轉移較多,在術後則需要根據癌症發展情況進行6次或更多次數的化療。

除此之外,化療的次數還與患者對化療藥物的敏感程度有關。

若患者對化療藥物足夠敏感,化療四次就能達到将癌細胞數量長期抑制在正常水平的效果,那麼自然化療四次就可以。

若患者對化療藥物不夠敏感,那往往就需要更多次數的化療,才能獲得比較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

化療次數到底是誰決定的(到底是誰來決定的)1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另外,患者的身體狀況也對化療的次數起着決定作用。

因為化療是存在毒副作用的,比如最常見的骨髓抑制,就可能導緻患者嚴重的貧血或者白細胞、血小闆數量下降到人體不能承受的程度;化療所存在的各種髒器毒性都有可能發展到嚴重影響患者健康。

(盡管如此,多年來化療仍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手段。)

權衡利弊之後,為了防止化療所緻的副作用超過它帶來的健康獲益,才會讓患者暫時或徹底停止化療。

中醫可以代替化療嗎??

“我覺得中醫很有效,用完中藥我感覺很好,我不想化療了,就用中醫治療吧。”有患者這樣說。

用中藥代替化療?

不可以的。

中藥可以降低化療毒性,可以輔助殺滅腫瘤細胞,可以調節身體提高耐受性,但正如田吉順醫生所說,中藥對病竈本身基本上是束手無策的。

所以在化療期間用中藥輔助治療可以,用中藥代替化療不行。

化療次數到底是誰決定的(到底是誰來決定的)2

圖片來源:攝圖網

到目前為止,“中藥治愈的惡性腫瘤”都是個案,據估計,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其中有很好治愈的癌症,如甲狀腺乳頭狀癌,也有難以治愈的癌症,如胰腺癌。

胰腺癌的總體五年存活率約為1%-3%,也就是說,哪怕這380.4萬都是難以治愈的胰腺癌患者,每年也有三萬八千十一萬四千的患者可以五年存活。

中藥治愈的患者有多少呢?

沒有人統計過,也無法确認那些“中藥治愈”的個例中,有多少是真的因為中藥起到的療效而治愈的。

而且在真的被中藥治愈(指五年不複發)之前,誰敢說自己有那麼幸運可以成為個案?

化療次數不足有什麼危害嗎??

化療次數不足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患者體内的癌細胞可能還沒被殺滅至正常水平,至于癌細胞沒有完全被消滅可以導緻什麼後果——

也許殘餘的癌細胞可以被身體的“強大自淨能力”完全消滅,患者再無後顧之憂。

也許殘餘的癌細胞就此蟄伏,安安靜靜的做個不噴發的火山,直到患者自然的走到了生命的終結。

也許殘餘的癌細胞逐漸生長着,某一天突然就不開心了,火山噴發,又一次炸的患者毫無招架之力。

不過這些都是也許,畢竟誰也不能預測未來。

化療次數到底是誰決定的(到底是誰來決定的)3

圖片來源:攝圖網

康複君覺得,生了病,放好心态,好好的治,就是對自己的未來最好的回報。

過猶不及,過度治療一樣有害!害

過度治療是指醫生給予病人的治療超過患者疾病的治療需要,而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與經濟上浪費的醫療行為。

就像術後放化療時,有些醫生或患者想通過增加放化療劑量或延長放化療時間來“徹底殺滅“腫瘤細胞。

可是,我們來打一個比方:

化療藥物是無差别攻擊藥物,對增殖越快的細胞下手越狠,那麼假如一個患者化療6次就可以殺滅癌細胞到正常人的水平,而正常人的癌細胞水平隻需要通過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就可以清理完成。

這時候再使用化療藥物,傷害的到底是所謂的殘餘癌細胞,還是自己的正常細胞呢?

化療次數到底是誰決定的(到底是誰來決定的)4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過沒有證據的猜測都是在耍流氓,因此康複君找了兩項試驗來證明以上的觀點:

一項不同劑量紫杉醇靜滴聯合順鉑腹腔化療與單純順鉑腹腔化療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的研究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研究中有大(175mg/m²)、中(135mg/m²)、小(60mg/m²)三種劑量的紫杉醇聯合順鉑(60mg/m²)進行治療。

在治療28周後,三個劑量組在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比較上沒有明顯差異。

與此同時,小劑量組和中劑量組在VEGF(與腫瘤血管生成有關)和MMP-2(與腫瘤浸潤轉移有關)的指标水平雖無明顯差異,但是兩組的指标水平均優于大劑量組。

還有一項關于不同放療劑量療效的研究,研究中有兩組患者,兩組都是34人,放療劑量分别為50Gy和60Gy。

研究完成後發現,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且50Gy劑量組的胃腸道反應、白細胞減少、急性放射性肺炎等副作用的發生率均低于60Gy劑量組。

看,放療和化療的療效都不是劑量越大效果越好,反而是副作用都容易随着劑量的上升而上升。

化療次數到底是誰決定的(到底是誰來決定的)5

圖片來源:攝圖網

所以為了防止過度手術和過度放化療,一要選擇更加正規專業的腫瘤醫院,二是莫要太過焦慮,盲目追求療效,而漠視了自己身體的需求。

過猶不及,無論是過度治療還是治療不足,都是對身體有害的,但是我們自身是很難對治療的劑量做出判斷。

所以除了醫院和醫生的選擇,其他的事情都交給醫生,才是最好的做法。

文章參考:

醫學工程雜志

知乎

百科名醫

有問必答網

有來醫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