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有三層境界,
一為“不怕辣”,
二為“辣不怕”,
三為“怕不辣”。
我等普通人光是為了達到一層境界,就要練習數年。
出去吃飯,普通人:“少放點辣……不行了辣死了!”
嗜辣省份人:“多放點辣,wai一大勺……這咋一點味沒有?”
四川、重慶、貴州、湖南等省份出了名的嗜辣,可是有些吃辣無能星人,也總有倔強的, 一把鼻涕一把汗、胃裡火辣辣、紙巾堆滿桌子,卻不願放開那盤辣菜。
更有甚者,冒着撓心燒胃、拉肚子上火的風險,也要加入吃辣大軍。
隻為求一個爽字。
一直吃辣一直爽吃辣一時爽,一直吃辣一直爽。辣椒究竟有什麼魅力,讓人涕淚橫流,卻欲罷不能?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辣椒素。通過刺激人口腔中的辣椒素受體(TRPV1),激活痛覺神經傳導通路,産生出汗、灼熱、刺痛、心跳、呼吸加速等反應,進而刺激大腦,釋放止痛類物質内啡肽和多巴胺。
簡單來說,辣椒素會催生内啡肽和多巴胺這兩種“愛情激素”,吃辣被大腦當作一件愉悅的事。
也有科學家從心理學角度提出“良性自虐”理論,通俗來講就是人喜歡吃辣與喜歡看恐怖片,喜歡玩過山車蹦極這種刺激運動一樣,是一種主動尋求負性體驗的行為,能夠緩解壓力,釋放情緒。
吃辣對健康有害嗎?有人對辣椒敬而遠之,就是因為吃辣的一些副作用,不想上演“白天吃辣,晚上吃藥,今天吃火鍋,明天喝稀飯”的人間慘劇。
結腸中存在與辣椒素結合的“受體”,他們相互作用後,肚子就鬧得天翻地覆。
這還不算完,像一把火從腸胃一路往下燒,肛門也會出現燒灼感,民間俗稱“辣菊花”。長此以往,痔瘡真的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了。
最嚴重的是親眼目睹有人吃完一份重辣雞公煲後,上吐下瀉,醫院急診急性腸胃炎。
如果你們出現了上面這些症狀,别逞強,在每日宜忌上大大的寫上“忌辛辣”吧!
有些人再堅強也别吃辣如果有下面的情況,勸你再堅強也最好别吃辣。
1. 已患有腸胃疾病的人
辣椒素會刺激黏膜充血水腫,加速腸胃蠕動,從而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對消化功能也會有影響。因為一時爽快,接下來一周都不能愉快地吃東西了。
2. 痔瘡患者
隻要辣椒來過,就會留下深刻的痕迹,或灼熱、或疼痛、或出血,真·菊花殘。各種意義上的不建議。
3.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前面說過辣椒含有“愛情激素”,會讓人感覺到興奮。辣過頭了對心血管病人來說是負擔。
吃辣最佳伴侶是啥被辣到了吃啥最容易緩解?
被辣到後,常見的錯誤操作是拿起水就往嘴裡灌,結果越喝越辣。
也曾相信過一個私人秘方,被辣到先習慣性憋口氣,等整個口腔都麻木,自然就感覺不到辣了。嘗試過之後……這種馊主意簡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啊!
其實“解辣”就是中和或去除辣椒素,下面總結了幾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1. 冷藏過的全脂牛奶/酸奶
牛奶中富含酪蛋白,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酪蛋白之對辣椒素,就像洗滌劑之于衣服。冷藏過的全脂牛奶更是其中的戰鬥機,解辣、舒緩一網打盡。
2. 米飯/饅頭
不用說,主食解辣,絕對可行。
3. 蜂蜜/糖
試着搞一勺蜂蜜、吃一顆糖,效果立竿見影。
4. 冰水/冷飲
影響了熱覺,而非痛覺,讓我們覺得解辣。
吃辣背負傷身的罪名,根本原因是人們不懂節制。
口腹之欲沒有健康重要,能吃則多吃,不能吃則少吃。至于一吃辣就出現肚子疼拉肚子菊花疼等各種不适的人,請珍愛生命,遠離辣椒。
火鍋串串小龍蝦,幹鍋烤肉雞公煲,吃完這頓就罷手。不管是欲罷不能還是淺嘗辄止,都希望大家能理性吃辣,健康為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