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飲食的要求也趨于多樣化、精細化、健康化。人們不再隻追求飽腹感,更多地追求健康飲食。元宵佳節臨近,湯圓、元宵一時成為人們眼中的焦點,,而商家推陳出新,為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也是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湯圓來,除了經典的糯米黑芝麻湯圓,大黃米湯圓在今年C位出道,一時火爆全網。大黃米湯圓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糖尿病人也能吃麼?
大黃米的營養價值高
黍(shǔ),又稱為糜(多音字,此處為méi)子, 是我國最古老的作物之一,産地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的部分地區,是當地人的主要口糧。黍去皮之後即為大黃米,按品種不同,可分為粳黃米與糯黃米。大黃米湯圓使用的就是糯大黃米。大黃米的營養價值頗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質元素。
糖尿病患者不可多吃大黃米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五谷雜糧是糖尿病人首選的主食種類,因為雜糧熱量低,而且膳食纖維含量高、飽腹感強、消化吸收速度慢,升糖速度慢,從而比較适合糖尿病人進食。大黃米也屬于雜糧的一種,那麼是否也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不隻是大黃米湯圓,其他湯圓,糖尿病人也需謹慎食用。實在想吃,可以控制一天4個,但是,相應的也要減少主食的量,切忌貪食!吃湯圓前,最好是測一下血糖。看自己的血糖值是否正常,如果處于正常血糖範圍,可以适量吃。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比如持續異常升高,就不要吃湯圓了!
參考文獻:
《糖尿病患者宜少吃大黃米》,2019.11,中醫健康養生
《糯小米和大黃米的餐後血糖反應和飽腹感評價》,2017.2,中國糧油學報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