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聊城李女士想辦理攜号轉網。結果到了營業廳一查發現,她這個靓号協議是20年,如果強制攜号轉網,需要賠違約金8萬塊錢!李女士認為,簽訂這個協議電信營業廳當時未告知自己協議是20年!
對此,中國電信相關工作人員稱,已經明确告知,并拿出了相關簽名、身份證以及活體證明。鑒于李女士的困擾,中國電信表示可以為其降低手機靓号低消。
不過,對于這個解決方案李女士并不認可。
攜号轉網門檻多多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上述案例中用戶與運營商的糾紛來自于攜号轉網。衆所周知,攜号轉網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惠民工程。這項惠民工程不僅僅讓有轉網需求的消費者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更大的意義在于該項政策正在倒逼運營商轉變以往服務意識,讓以往的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過渡。
因此,在經過多年的試運行後,2019年12月1日,工信部正式發布《攜号轉網服務管理規定》,該規定明确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提供攜号轉網服務過程中,不得無正當理由拒絕、阻止、拖延向用戶提供攜号轉網服務。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政策雖好但通信運營商表現得并不積極,畢竟這個政策讓運營商意識到了用戶随時都能走人。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攜号轉網運行兩年多以來,我國目前隻有5700萬用戶實現了攜号轉網。這個數量相較16億多的手機号碼總數,其實并不算高。
那麼,為何攜号轉網那麼難呢?
此前有地方消保委調查顯示,用戶之所以要攜号轉網,是因為自己當前的通信服務不好、資費高、網絡差等,更換運營商就是期待改變這些現狀,獲得優質服務。其實,這個調查基本上涵蓋了全體用戶的心聲,隻有優質的服務,網絡、資費,運營商才能留得住用戶。
雖說,這個道理各大電信運營商都明白。但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攜号轉網服務正式提供以來,全國各地的監管部門對電信運營商的處罰案例,就高達數千起。
這也就說明,面對攜号轉網,部分電信運營商基本上就是抱着抵觸的心态,不明面阻礙用戶攜号轉網,但會通過各種方式比如設置靓号簽訂長時間在網協議、免費贈送流量換在網時間等等防止用戶轉投到競争對手的懷抱去。而這種阻礙方式一旦被用戶發現投訴了,運營商一般都會通過補貼的方式來堵住用戶的嘴,最不濟就是用戶投訴到工信部,換來一頓整頓,無傷大雅。
然而,運營商沒有想到的是,如今攜号轉網已經正式實施,就算運營商通過正當方式阻礙了用戶攜轉。但用戶完全可以通過銷号的方式,避免繳納違約金,而這個結果最終就是運營商将永遠失去了這個用戶。
因此,運營商應該放棄抵觸心理,有商有量地對待轉網用戶。換個角度看,如果自己服務水平沒有任何毛病,套餐資費人人都能接受,誰還有事沒事去攜轉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