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醫院體檢,當了把“吃瓜群衆”:眼見了幾起“唇槍舌戰”。都說“有理不在聲高”,這幾次“聲高”的結果作用還 真是各不相同。
一到體檢中心,遇到護士正在收隊尾的體檢單,說分流一批去新啟用的大樓的臨時體檢點,并提示需要走一段路,老年人就盡量不要去了。顯然中年人不在老年人行列,于是我遞了單子跟着護士往臨時體檢點去了。到了地方看到這個臨時的點不大,可以完成B超、抽血 、心電圖等幾個體檢項目,有些需要用大型設備的項目最後還是要回到原體檢點排隊。不過分流總算是能節省部分時間。在排隊等待期間,又有兩批分流的體檢人員被帶過來,于是這個臨時點的人也開始多了起來。
當準備做心電圖的時候,聽到後面有人說“不要插隊”,緊跟着是一個老人的聲音“哪裡插隊了?我就在你前面。”接着就是隊伍後面的幾個人也跟着喊“你就是插隊的!”、“我們來的時候你都沒到!”……
雖然明顯過了退休的年齡,但是被指插隊的老人顯然身體倍兒棒,喊起來中氣十足“我這麼大年紀還用得着插隊?有本事你打110吧!”這沒有邏輯性的反駁顯然是理虧但是不打算認錯的表現,同時進入到診室内。
護士趕過來的時候顯然不便再把插隊者拉出來。也就是說,這次“插隊”其實是憑借“過硬的心理素質”達到目的了。所以後面指出插隊的呼聲是無用功嗎?顯然不是。這麼幾句大聲喧嘩,無疑引起了在場幾乎所有人的注意,插隊者已在衆目睽睽之下。在後續的幾個項目中,這位插隊者所排的隊伍,大家的眼神都“靜在不言中”。自然他也 沒什麼機會再插隊。很多時候,“聲高”是為了亡羊補牢。
在臨時體檢點的最後一個項目做了抽血,當醫生正在給我抽血時來了個電話,緊急把另一位抽血的醫務人員調了回去。本來臨時點就隻有兩位醫生做抽血項目,這下隻剩下一位了。沒辦法,護士把兩排人員交叉着并到了一排。這時候必然有人會“站出來”表達不滿,但是客觀條件如此,顯然并沒有什麼用。這時候的“聲高”僅僅隻能是發洩了。更搞笑的是,聽到有人說“都不說這裡也要排隊,不給我選擇。”這顯然就不是吐槽發洩,而是怨天尤人了。
當等待最後一項體檢項目時,聽到服務窗口傳來“女高音”聲:“我就拍,我還不能怕了?我不但拍,我還發到網上!這是醫療事故!”抱着看熱鬧的心态,倒是希望排隊能再久點,看看那邊結果如何。聽了會“女高音”的“投訴”,判斷大概就是“女高音”希望有醫務人員引導她下一步去哪裡,而窗口人員負責的是根據患者的檢測單提供報告,于是發生了流程銜接和溝通上的糾紛。直到我做完體檢離開,大約過了20分鐘,醫務工作人員依然在哪裡面對“高分貝”的溝通。這時候的“聲高”似乎除了影響效率,并沒有任何效果。如果真的被放到網上,幾乎可以斷定一定不是完成過程,評論區估計又是雙方戾氣滿滿。
中國自古就是話分兩頭說,比如“有理不在聲高”,但是又有“會叫的孩子有奶吃”。這半天的體檢可算是現場诠釋。人到中年,大約能理解所謂“中庸”并非庸碌,而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以及最終接受不同的結果。任何時候,處理任何事情,沒有真正的“一招鮮”。就像這半天遇到的三次“聲高”的結果。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将盡快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