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子貢的春秋末年衛國人。孔子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琏之器”。
孔子曾與子貢讨論“往之賢者”,在孔夫子的印象中,唯有鮑叔牙、子皮堪當“賢者”二字,對于享譽天下的管仲、子産則絕口不提,這點讓子貢非常摸不着頭腦。對此,孔子是這樣解釋的:“你覺得是‘進賢’的人能被稱為賢者,還是‘用力’的人能被稱為賢者呢?”
孔夫子妙用反問,答案已不言而喻。
的确,管仲與子産二人之所以聲名赫赫,離不開鮑叔牙與子皮的舉薦之功。孔子從這一角度看待問題,覺得隻有推舉賢人的人才配稱得上賢者。但是,筆者對此仍存有疑問,難道,管仲和子産這樣的棟梁人物,真的沒有為國家舉薦人才嗎?
筆者無法在史書中找到子産舉薦人才的内容,所以,我們暫且不論。不過,《管子》一書中有明确記載,管仲的确有為國家舉薦過人才。在擔任國相三個月後,管仲便向齊桓公谏言,與國君點評文武百官。僅在這一次點評中,管仲就向齊王推舉了五個人才。
管仲推薦的第一個人才是隰朋,管仲覺得這個人講話有分寸,并且,熟悉禮節,應該讓他擔任外交官(大行);
第二個是甯戚,管仲覺得這人非常有經濟頭腦,能夠增加齊國的稅收,應該讓他擔任農業部長(大司田);
第三個是王子城父,管仲覺得他有軍事能力,既能保證軍隊的士氣又能做到令行禁止,使三軍信服,這樣的人才理應擔任齊國大将(大司馬);
第四個是賓胥無,此人秉公執法,公正嚴明,且有悲天憫人之心,管仲覺得應該将司法工作交給他(大司理);
第五個就是鮑叔牙,管仲認為此人從未貪圖富貴,且心直口快,敢于死谏,應該讓他擔任言官(大谏)。
那麼,為何孔子對此避而不談呢?
想必,孔子将這場推舉作為管仲與齊桓公的一次讨論,算不上“進賢”。然而,管仲臨終之際,齊桓公請求管仲推舉一個能夠接替國相之位的能人,管仲的确是推薦了的。不過,當時管仲并未推薦有恩于自己的鮑叔牙,而是前文我們提到的外交官隰朋。
那麼,這算不算是“進賢”呢?顯然是的,可是,孔夫子為何會加以否定呢?恐怕于管仲未推薦鮑叔牙有關,亦或是孔夫子覺得隰朋是個庸人,算不得賢者。
早年,管仲與鮑叔牙之間有仇隙,二人的關系理應是死敵。但管仲之所以能擔任國相,還是借助了鮑叔牙的力量,是鮑叔牙不計前嫌力排衆議推舉管仲,這才使他有機會上位。管仲本人也承認:“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然而,在管仲臨終之際,似乎忘記了有恩于自己的鮑叔牙,就連齊桓公都試探着問道:“鮑叔牙可否接替相國之位?”可見,當時隻要管仲點一點頭,鮑叔牙便會升遷成為國相。然而,管仲并未選擇鮑叔牙。
兩人在冰釋前嫌後交情不錯,管仲深知鮑叔牙的脾氣秉性,鮑叔牙是個眼中容不得沙子的人。管仲對齊桓公說道:“臣以為鮑叔牙這個人清廉正直,隻要是他瞧不起的人,他終生都不會與之為伍,隻要聽說某人有什麼過錯,鮑叔牙就會銘記于心。”
所以,這樣的人根本不适合擔任宰相,言官才是最适合他的工作。
管仲之所以舉薦隰朋,并不是因為隰朋的政治能力有多高,而是因為隰朋有極強的學習能力,既能時刻效仿上世賢人的行事作風,又時常自省其身。
除此之外,隰朋時常會憐惜能力不如自己的人,能夠容忍其他人的過錯和缺陷。隰朋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絲毫不會僭越,屬于自己的工作他都會去做,而不該管不該問的事隰朋絕不染指。管仲覺得,唯有隰朋堪當大任,能夠接替自己治理國家。
那麼,管仲不推薦鮑叔牙就是忘恩負義嗎?
我看未必,至少這件事中管仲有兩點可取之處:一是管仲公私分明,不利用國家大事替自己報恩。二是管仲知人善用,擔任宰相的人才必須縱覽全局,不論為人處事均需從大局考慮,有些問題不能較真,這一點隰朋的确比鮑叔牙做得好。
由此可見,管仲的心中有一杆公平秤,且沒有因為恩情的砝碼影響判斷。
最後,我們不妨來說一說賢者究竟該“進賢”還是“用力”,我認為,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意義,既然,鮑叔牙“進賢”在先,足以說明管仲就是“賢”,這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孔聖人的推論完全是自相矛盾的呀。
參考資料:
【《說苑》、《管子·小匡》、《呂氏春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