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7旬老人飛奔跳入水中救人

7旬老人飛奔跳入水中救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17:57:27

7旬老人飛奔跳入水中救人(京廣北路隧道水中救人司機)1

一條視頻裡,穿白T恤的年輕人爬上即将淹沒的汽車,揮舞着手裡的長方形物體敲打車窗,緊接着,赤膊、黑T恤、各色外套們也帶着工具和救生圈遊了過去,幾分鐘後,車裡的一家人被從砸碎的車窗拉出來,包括兩個小孩;另一條視頻則是一名男子在北隧道淹沒前跳下岸救起5個人的畫面。

文 | 周子豪 王雙興

編輯 | 金湯

運營 | 以繁

7月20日,鄭州,雨。下午四點十分,網約車司機楊俊魁堵在了京廣北路隧道的一道出閘口。就在10分鐘前,手機屏幕裡彈出一條紅色暴雨預警的新聞,楊俊魁看了一眼,沒有太擔心。

在鄭州做司機好幾年,京廣北路隧道的樣貌他再熟悉不過,“如果沒有事故發生,堵車概率還是較低”,那一天之前,楊俊魁還從未見過能把這條城市長隧道徹底淹沒了的暴雨。

全線近1.8公裡的京廣北路隧道是鄭州京廣快速路系統的一部分,連接鄭州南北。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發布的《鄭州市京廣北路隧道設計綜述》中記載,京廣北路隧道全線設兩座排水泵站,每座泵站設3台水泵。泵站具備自動控制功能,積水池内積水達到一定深度,泵站便可自動啟動排水功能。

“但今天的雨,有點不太妙。”開車來鄭州出差的王琦也堵在了京廣北路隧道的南段隧道口。

下午兩點,他駕着一輛SUV,從北向南開,車窗外的雨越來越大。因為害怕積水引發堵塞,王琦特地把車載信号調至鄭州本地的交通廣播,可最起碼在那段時間裡,他沒有聽到京廣北路隧道封路的通告,也沒有此線路的實時路況。

王琦在三點半左右駛入京廣北路隧道,不到7分鐘,就跑完了隧道暗程。原本在隧道裡,他計劃在一個Y字岔路口上開出去,但那天岔路口被封了。一位身穿反光衣的交警站在那兒,示意車輛繼續直線行駛。

堵在南側出口的前幾分鐘,車還是能緩慢移動的。可是王琦剛出隧道五六米,一陣雨水洶湧撲來。據鄭州氣象局消息,7月20日下午四點至五點間,鄭州最大小時降雨量達201.9毫米。

他覺得,水幾乎是在那一瞬間襲來的。

堵車近一小時,精神有些昏沉的王琦猛然被流水沖擊汽車底盤的震感晃醒。慌張中,他握緊手刹,腳踩刹車,試圖控制汽車。但沒過多久,車就熄火了。後視鏡在變模糊,雨刮器也不起作用了。王琦一時間看不清前後的車輛。原先僅被打濕的地面,突然被一股自南向北,倒灌隧道而來的水淹沒。

他決定下車确認路況。一下車回頭,王琦就望到後面幾排車已經漂起來了。此時大約在下午五點左右,流水漫過了王琦的膝蓋。十分鐘前,他恍惚間看到隧道内湧出一批人往外奔去,他們大多赤手跑路,還有人敲着身旁司機的車窗,示意他們快點棄車逃命。

互聯網上傳播着一些同時段的視頻。一個叫侯文超的男子,在京廣北路隧道被淹沒前四處敲打别人的車門,操着方言喊:“車不要了!活命要緊!趕快走!不要車了!下來了!趕快走哇!”污黃色的積水沒過大半個車輪,有司機搖下車窗又關上,也有人拉着家人和孩子跑出來站到綠化帶上。四分鐘的視頻裡,侯文超幾乎喊了四分鐘。

王琦立即對車内的同伴大喊下車,倆人隻拿了手機和現金,就立刻蹚水跨向東邊的綠化帶,棄車而逃。離開時,王琦記得他前面的車輛還有部分車主沒有出來。他們所處位置的積水相對較淺,汽車的發動機轟鳴着,“他們還想抓住最後的機會,讓車沖上岸”。

3分鐘後,王琦的車已經被沖跑。8分鐘内,整個隧道被淹沒。他一直往南走,和一夥棄車的人上了隴海高架,一直在上面呆到晚上十點才離去。社交網絡上的各種視頻也顯示,高架上人最多的時候有幾百人,從四面八方逃命而來,王琦估計,這一晚上,有兩三千人曾在這座高架上短暫停留。

那晚的鄭州信号很差,王琦的手機幾乎看不到訊息,他不知道隧道被淹的具體情況,更不知道這座城這一天到底遭遇了什麼。

7月21日上午,家住附近的郭彬路過了這一隧道。他發現隧道内的積水已基本與地面人行道持平。一整夜雨後,數百輛機動車仿若獨剩軀殼的玩具車,被水流肆意擺至任意角落,有的半身截泡在水裡,歪斜着,隻露出了後備箱或車前燈,還有數十輛呈“疊羅漢”狀堆砌在了隧道口。

7旬老人飛奔跳入水中救人(京廣北路隧道水中救人司機)2

▲ “擱淺”的汽車。圖 / 郭彬 攝

據正觀新聞最新消息,7月25日7時許,被困車輛已全部被拉出,抽排水工作仍在進行當中。兩天前,鄭州市城管局黨委副書記李平稱,已經拖出兩百多輛涉水車,“不到三百輛”,但是否尚有人員被困隧道内,“現在還不敢說一定沒有”。

沒有被困太久的王琦,20日那天晚上十點後,和七八個剛認識的“逃命夥伴”往西步行,找酒店休息。他們為了提防暗井,互相拉扯着,走了近兩小時才找到一家酒店。

王琦的手機短暫有了信号,他看到了兩條和7月20日下午京廣北路隧道相關的視頻,雨水襲城之後,普通人和普通人,在災難中互相支撐和托舉。

一條視頻裡,穿白T恤的年輕人爬上即将淹沒的汽車,揮舞着手裡的長方形物體敲打車窗,緊接着,赤膊、黑T恤、各色外套們也帶着工具和救生圈遊了過去,幾分鐘後,車裡的一家人被從砸碎的車窗拉出來,包括兩個小孩;另一條視頻則是一名男子在北隧道淹沒前跳下岸救起5個人的畫面。

這位男子就是楊俊魁,微信名叫“陽光”,頭像是他在一片翠湖裡遊泳的照片,陽光打在手臂上,拍起兩團水花。楊俊魁當過特種兵,遊泳是訓練項目之一,最長的一次一口氣遊了四個多小時。二十多年之後,小夥子變成了中年人,再遊泳,訓練場變成了湍急的雨水,而“計時器”,也變成了一個一個真實可感的生命。

我們找到了這名司機,以下是他關于那個下午的自述。

1

我是一位網約車司機。7月20日中午前,我還在正常跑網約車。下午兩點鐘左右,我收到公司發來的訊息:一個小時以内會有強降雨。我停止接單,準備回家。

當時是從北往南開,正好路過京廣北路隧道。開進隧道前,我沒有看到什麼封路或禁止通行的标志,車輛都正常行駛着。當時隧道地面上還沒有積水。但出隧道後,地勢越來越高,大概是四點十分之後,雨越下越大,積水出現了并且開始湧動,順着坡往隧道裡邊灌,也就過了5分鐘左右,窗外的水位看起來已有10公分左右了。

那時候我剛從隧道出來。這條道路我并不陌生,平時開網約車經常走。京廣北路隧道的車流量一直很大,如果沒有事故發生,堵車概率還是較低。但那天,剛出隧道口不到百米,遇上了堵車。最開始等上3、5分鐘能往前挪一個車位,後來10分鐘挪一個車位,到最後就一點都挪不動了。

等再過一會兒,水位又漲高了,我估計有20到40公分,雨越下越大了,突然有一股巨流從我車前面沖來,往隧道裡灌。

也許因為水是從正前方來的,這時候有十幾輛車的主人已經下意識地掉頭往回走了,我也想過,但因為我的車卡在前面,而且估計隧道裡最窪的地方水可能也有50公分甚至1米了,已經回不去了,隻能在那等。

從四點二十分開始,就有人下車往上撤。我的後面有幾十輛車,因為雨勢變大,靠近隧道的地域低窪,那些車附近的水位肯定很高,都已經泡到車窗位。他們就紛紛棄車往上跑。當時跑的人還挺多的,先到隧道的兩側,再拼命往外跑。

但我不能放棄車啊。這個車是我們公司的,我當時還是抱着“一會兒不下了再開走”的心态坐在車裡等。等到大概四點四十分,也就是半小時以後,我感覺不對勁了。水位越來越高,漫過了我的引擎蓋,差不多要到車門了。我當時就直接放棄了,也沒有想起打救助電話,旁邊好多人也都從車裡下來了,趕緊互相喊着:“趕緊下車,下車。”雨下得很大,都是你幫我我幫你這樣互相攙扶着,撤到安全地帶。

但是我後來去救的這兩撥人,不知道他們是沒聽見還是咋回事,沒有在第一時間下車。

7旬老人飛奔跳入水中救人(京廣北路隧道水中救人司機)3

▲ 積水嚴重的京廣北路隧道。圖 / 郭彬 攝

2

第一次撤離到岸邊,我看見有輛車上跳下來兩個人,雨把他們的車門堵住了,他們從玻璃車窗跳下來,是看上去有五十多歲的一對夫婦。女士個子比較矮,水已經沒到脖子了。我一看不對勁,喊上我們一起往外走的兩個男士,我說趕緊一起去救救他們。那個時候,我大概剛剛上岸7分鐘。

我們帶着那對夫婦往上撤,到了安全地帶,走了十來米的樣子。我又一回頭,看見水裡較深處還有5個人,兩男三女坐在車頂上,手足無措。

水繼續漲,情況比較危急。我想和另外兩個人再一起去救那5個人,但他們倆都不會遊泳。

我和他們說你們先拉着老人往岸上走,我去救。第二次下水前,我把包和手機、鞋都給了旁邊一個女孩,之後跳到水裡,扭頭往隧道口方向遊去。

過去之後發現那兩個男的會狗刨,所以他們可以自救,一個往東邊遊,一個往西邊遊了,剩下三個女的,一個歲數偏大的和另外兩個較年輕的需要幫助。

其中兩個人是娘兒倆,閨女和她母親在一起,車在下沉,人又快掉落水面。我趕緊把她們扶起來,弄上車(頂),最起碼保證她們暫時不往下沉。

另一位女士在我的左側四米左右,她不停地在求救,眼看着要沉了,确實非常危險,我遊到那個地方,讓她拉住一個黑車的把手。能堅持一分鐘是一分鐘,能趕一秒是一秒,我是這個意思。等她剛拉住把手,我一回頭發現那娘兒倆站着的車頂已經快沒有了,她們正在那兒求救,我又趕緊遊回到她們那裡。

這是救人那會最忙亂的時候,我隻能一個一個救,不可能一下子同時救兩個,所以我就把年輕的女兒先安排在那兒,叫她拉着一個當時沒有沉下去的車門,然後拉着她母親往岸邊遊。我自己救不了三個人,她們拉着車門,起碼半分鐘、一分鐘不會沉底,我讓她們先自救,因為我當時相信,一會兒肯定會有人和我一樣跳下來。

大概等了兩分鐘,沒人再跳下來。情況很危急了,我不能再多想,得先去救他們。那位母親當時情緒比較失控,喊着“救我閨女、我閨女”。那時候我已經來不及多思考,我說先救你再去。

大概遊了一分鐘,我們才到岸邊。我讓她抓住隧道邊上的一個管道,在腳能觸地的地方站着,這時候大概過了三分鐘,終于有兩個人跳下來了,拉着把手的女孩也終于得救了。

3

我在鄭州呆了好多年,從沒見到這麼大的雨。

我身高一米七九左右,第一次救人時,我都還沒有遊。那時水深差不多一米五,我的腳還能碰到地。又過了不到10分鐘的樣子,水流非常急了,從隧道往上漲,後面的車在到處漂。

救那位母親時,我明顯感到她已經嗆水了。她本能地想求生,不被水沖走,所以我一碰到她她就圈住了我的脖子。這是極其危險的動作,我沒法全力移動,開始掙紮,大概持續了一分半的時間,我的體力也就是在此時開始驟降。那一刻,我覺得這不行,兩個人都會有危險。我就把她拉開,用右手架起她,左手單手劃水向前遊,她仰着,這是我以往在部隊時訓練過的救人方式。

當時,水已經有三到四米深,隧道的積水灌滿以後,我已經感覺不到水流的沖擊了,但我意識到水一直在往上漲。

救完那位母親的一刹那,我也真的累壞了。就是死活不想動,我的身體下沉了一下,大概有10秒鐘,頭都已經紮進水裡了。但是我潛意識裡知道我不能下沉,一沉肯定人沒了。可能反應了大概5秒鐘,我又遊出水面,抓住水上比較大的物體,趴在那喘氣,休息了十幾秒。後來,我又靠着最後一點力氣,遊回去救了她閨女。但明顯感到最後救的這位女士,已經有溺水反應了。

我在水中拽着她往回遊,快接近岸邊時,我真的感覺自己要撐不住了。那是一種體力透支的感受,沒有任何力氣。但人沒救完,我也不能沒,最後一米時我就借水的動力給她往外推,讓她抓住那水管,我是用了剩餘的全部力量希望能讓她去安全地帶。

實話說,救完五個人後,我所有的力氣都給使上了。畢竟二十多年沒有鍛煉、遊泳了,這都是原來的老底,當特種兵的時候我們在水裡遊四個小時都沒事兒,現在在水裡遊幾分鐘都累得不行。在水裡遊時,也有阻力,能感到腳下會踩踏到異物,現在想自己腿上受的傷,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在裡面遇到雜物劃傷了。

後來,是别人把我拽上岸的。時間太急了,雨量太大了,當時很混亂。距離第一次救人已經過去半個鐘頭的時間了。我再往回看,水已經漲滿了隧道口,放眼望去,都是漂浮的車和雜物,沒有人影了。那時候,我也沒有什麼可想的了,力所能及了。

可以說從車窗裡出來的、我能看見的,我們确實一個都沒落下,都給救出來了。但是那雨下得太大了,如果車裡還有人沒出來,我也真不知道。

恢複了一點體力後,我站起來沿着路邊走,看到了一家酒店,買了一根小布丁,我感覺那時候我低血糖,渾身無力,先得恢複一下。

那會兒走在路上,我心裡還是空空的,很失望,因為車沒了。當時也顧慮着,公司要問的話,那我要賠啊。

但是我擡眼發現,路邊有兩個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喊是否有人需要幫助,我看到從水裡救出來的那三個女子都被運到那個位置了。當時有一個溺水反應還是比較重的,也就是我救的最後一個,眼睛已經發青、發黑、發暗了。

現在回想起來,她的安危或許才是我最關心的事,車、錢都是身外物。不知道她是否還在?我也想通過你們聯系到,知道她平安無事就行。

7旬老人飛奔跳入水中救人(京廣北路隧道水中救人司機)4

▲ 楊俊魁。圖 / 網絡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