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由美國作家沃爾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編著,常江、肖寒翻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沃爾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1889年9月23日~1974年12月14日),美國新聞評論家和作家。傳播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者之一,在宣傳分析和輿論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聲譽。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專欄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輿論》中,開創了被稱為議程設置的早期思想。
《輿論》是傳播學領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對公共輿論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這個領域中的權威地位。其影響力經久不衰的奧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輿論研究中一系列難以回避的問題,該書對成見、興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問題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聞史上對輿論傳播現象的首次全面論述,為後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第十三章 興趣的轉移
從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屬于第五部分——公意的形成,經過前面章節的學習,我們非常清楚人對于外在世界的印象中,始終存在着太多的變量。任何一個人在某時某刻所形成的印象,都是内在且相當私人化的。既然外部世界的圖像如此抽象,而每個人對其形成的感受又如此私人化,那麼如何才能形成民主理論所強調的“公意”?作者結合1916年美國共和黨人(Charles Evans Hughes)的一次演講進行了總結:
1、在沒什麼争議性的表述中,細節被掩蓋,圍繞着議題的一切讨論都暧昧不明;
2、對于人們無法達成一緻意見的事,不如幹脆将其抹殺。也就是說,如果出現了一個并非所有人都能達成共識的問題,那就讓我們假裝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吧。
在廣大受衆紛亂複雜、對立沖突的意見中形成的輿論是多麼地含混、暧昧,其含義就如同将許多色彩攪亂并調和所混出的顔色。當沖突在事實上難以抹殺,政治家卻要追求表面的和諧時,其對公衆發出的呼籲中便會充斥着蒙昧。一旦公共争論的關鍵議題呈現出模糊色彩,便往往意味着存在彼此相左的目标。
反過來看,為什麼模糊的觀念常可以使不同的意見統一起來呢?我們心中被喚起的意見,無論感覺上多麼強烈,其實都與其宣稱自己所關注的那個事實之間缺少連貫、深刻的聯系。引發這些情緒的途徑和話語遠遠不及這些情緒本身的力量強大。對于無法親曆的事情,再多的叙述也無法描述事實的所有維度。然而這些叙述能喚起等同于、甚或高于現實的情感,因為能夠觸發人的情感的外部刺激是多種多樣的。
人們對于現實世界的認識始于圖景,而最終被人抽象為名稱和符号。而我們對于特定的名稱和符号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情緒、感情,舊有圖景、名稱、符号會逐步消失殆盡,而這些特定的情感則會保留,從而被新的圖景、符号、名稱所喚起,這一替換機制深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社會大衆在認識政治的過程中更加難以避免這種漏洞百出的替換機制。 另一種心理學家稱為條件反射的現象,情緒可以與不止一種想法相關。無數種想法可以喚起某種情緒,又有無數種想法可以滿足某種情緒。有些人很容易受頭腦中情緒的影響,有的人則不那麼敏感。有時,即使情感已經被想法調動起來,我們也無法通過立即付諸行動的方式來滿足上述情感。刺激源于人無法觸及的地方,人反應導緻的結果也作用于其無法觸及的地方,隻有情感是發生于人自身。
由于各種限制條件都可以變化,故無論從刺激的角度看還是從反應的角度看,情感都是可以發生轉移的,因此隻要你找到某種能使一群人産生統一情感的刺激因素,哪怕群體中個體原本持有的立場各不相同,你也可以用這種刺激因素去替換掉原本隻對具體的人有效的個别刺激因素。誰找到了能夠統攝當下不同公衆情感的象征符号,誰就會掌握制定公共政策的主動權。任何領導人或利益集團,隻要手中握有這種能引起公衆情感的象征符号,就能最終控制時局。
受限于能力和閱曆,以上是作者對于第十三章的學習結果。歡迎朋友們斧正和指教。
多讀書,讀好書,與諸君共勉!
本文版權歸竹海廢戈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搜索并關注“竹海廢戈”,了解更多中老年生活話題和健康科普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