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按勞分配看法

按勞分配看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6 19:25:48

按勞分配看法?由于經濟活動的直接目的是經濟利益,因此,分配問題曆來是經濟和經濟學中的核心問題縱觀經濟發展史,關于分配問題的解決集中到兩方面:一是分配對象是誰,二是如何分配,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按勞分配看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按勞分配看法(對有限按勞分配)1

按勞分配看法

由于經濟活動的直接目的是經濟利益,因此,分配問題曆來是經濟和經濟學中的核心問題。縱觀經濟發展史,關于分配問題的解決集中到兩方面:一是分配對象是誰,二是如何分配。

傳統體制下的企業收入分配原則實際上是一種行政手段性質的有限按勞分配,通過近一個世紀的社會主義經濟實踐,特别是現代系統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感到它存在着明顯的局限。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幾乎每一步都涉及到分配問題,并且對此進行了全面的改革。

有限按勞分配導緻了許多弊端,“按生産要素貢獻分配”的思路正是始于改革實踐對這些弊端的反思。首先,有限按勞分配導緻實踐中的自我矛盾。因為從具體分配看,勞動者生産的勞動産品分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部分和滿足個人消費需要部分,前一部分由國家和集體集中使用,以滿足勞動者總體的長遠利益需要,從來源看,是國有資産和集體資産的報酬,實際上是所有權收入,因而是按資分配。然而,從勞動價值論看,人們認為勞動産品之中包含的新增價值是勞動力創造的,物質資本不創造價值,隻轉移價值;因此,所有權收入(利潤)是不合理的。

既然認為物質資本不創造價值,隻轉移價值,因此,不會有人願意積累和投資。于是再生産無法進行,而國有企業資産得不到補償,不僅無法增殖,連保值也談不上。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傳統體制采取對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作種種“必要扣除”的辦法,但從實踐看,這種随意性很強的措施,無法取代所有權收入──“利潤”這一調節生産與消費關系的經濟範疇的功能。于是,各級政府和國有企業往往不問效益盲目投資,為此長期實行低消費、高積累。而集中的行政性投資計劃下産生的産業、産品結構很難适應需求結構的變化。加上脫離需求搞積累,積累就失去了目标。結果是一方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卻十分低下;另一方面人們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卻長期憑票供應,市場上短缺與滞存長期并存,社會主義經濟的優越性難以體現出來,嚴重挫傷了勞動者的積極性。

從勞動方面看,既然一切收入都是勞動的創造,其他非勞動要素沒有貢獻,因此,在分配中,分光吃光與向國際水平看齊的消費攀比導緻的消費膨脹就成為一股理所當然的要求。這種潛在的趨勢,在傳統體制下,被國家對企業分配的直接控制而制止,而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實行了兩權分離,國家宏觀财産約束關系逐步減弱,片面的加強經營權過程實際上是國有資産逐步失控,陷入無人負責狀态的過程,于是企業自主權越大,這種消費膨脹趨勢越可能成為現實。企業經營者和職工可以想方設法用擴大的權力增加個人收入,這就使傳統體制下潛在的“消費膨脹”轉化為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膨脹。

傳統的有限按勞分配的又一缺陷是不對稱性。勞動者在企業中進行勞動,其報酬與企業經營成果(盈虧)無關,而是以他們生産出來的産品或使用價值為計算尺度。至于産品能否賣得出去,其價值是否能實現,與勞動者報酬無關。企業虧損由國家負責,勞動者旱澇都保,這是盈虧的不對稱。事實上,這一缺陷是所有經濟都未解決的問題,并非按勞分配獨有。美國經濟學家威茨曼就指出,傳統經濟是“工資經濟”,勞動者報酬是粘性的,他試圖用“分享經濟”的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在現代科技發展時代,有限按勞分配将會使分配不公平達到荒謬的地步,例如在一個生産率強大的自動化生産系統中按電鈕的工人,比一個終身靠手藝從事傳統産業的熟練工人創造的價值大得不可比拟,而這正是發展中國家二元經濟中現代部門和傳統部門工資差别的現實。

正因為如此,經典意義的按勞分配從未在任何地方實施過,實行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的國家實踐中的辦法是一方面強調按勞分配,另一方面,強調國有資産保值、增殖,“利潤”範疇從理論上被否定,但在實際上從未被取消過。

經濟體制改革的事實證明,如果使勞動者人人皆有資産,實行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的直接結合,将是取代少數人占有生産資料的私有制經濟的更有效的産權制度創新。

根據這一認識,筆者提出了我國企業改革的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責權利對稱的責任制原則,此後在實行“泛股制”時采取了“按生産要素貢獻分配”結合的方式。其實質是承認投入經濟系統的每一生産要素都可按其價值,參與分配,責權利對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