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一說閑,閑,《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就是沒有事情、沒有活動,與正事無關。具體地講:“閑”是可以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與它組成的詞有:閑話、閑扯、閑聊、閑談、閑步、閑暇、閑遊、閑職、閑置,還有空閑、輕閑、安閑、消閑、休閑、忙裡偷閑、遊手好閑等等,意思大多是沒有正事幹。
比如提起休閑,大家并不陌生,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已經開始普遍關注休閑的質量和品位,甚至衣食起居,也都能和休閑聯系在一起,比如穿衣要穿休閑裝,吃飯要吃休閑餐,閑暇時有的人喜歡逛商場,有的人喜歡泡酒吧,有的人喜歡上網沖浪,有的人喜歡K歌等等。
如果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關鍵詞“休閑”兩個字,就會立刻跳出幾千萬條相關的網頁。那麼在緊張的生活中呢?據了解,我們盼得最多的不是家中的電話、朋友的問候,也不是心中那個她的來信,而是抒情怡智的個人休閑時刻。由此看來,休閑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時尚,大部分人的一個期盼。
但是我們休閑的同時也要看到一些不容忽視的數據、事例和問題:一組令人震驚的數據。有專家作過這樣一個調查,一個人如果活72歲,他一生的時間是這樣度過的:睡覺20年,吃飯6年,生病2年,文體活動8年,工作14年,閑暇時間22年,這隻是個平均數,可見人生命中的閑暇時間占到了三分之一啊。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把閑暇時間用來練字,足可以練出一手好字;如果背記英語單詞,兩年下來可以記下5000多條,達到大學英語專業的詞彙要求;如果用來看書,按每小時3000字計算,可以閱讀800多萬字,20萬字一本的書,可以讀完40本。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的學識、才華該有多麼大的長進啊!
三國時有個學問家叫董遇,一生撰文立著,多在“三餘”,即“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也。”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對人講:“餘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1930年10月,數學家科爾教授經過一番演算,證明了一道二百多年來一直無人能解答的數學題。有人問他:為了論證這一數學界公認的難題,您用了多少時間?科爾教授的一句話令在場的所有人驚歎不已。他說:用了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我們做一下對比,科爾教授三年内所有的星期天,每天按工作八小時計算,那麼就是1152小時。我想,科爾教授揭開數學難題之謎,與他道出利用休閑時間的重要意義是密不可分的,這二者相比,對我們來說,恐怕從後者中得到的啟發會更大一些。
休閑,作為生活節奏的調節方式,其本身應當說是有益的。革命導師列甯曾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充分肯定了休息的積極作用。應該說,活潑好動、愛玩愛樂是年輕人的天性,如今生活節奏比較快,業餘時間玩一玩、樂一樂,松弛一下神經,對于消除疲勞來說,以更旺盛的精力和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我們把休閑當作純粹的消耗,全部休閑時間都用來吃喝玩樂,那休閑就變成了浪費時間、消磨生命,隻有在它的前面加上一個字,什麼字呢?對,是會休閑!這樣才能成為人生中的寶貴資源,從而讓我們賺取閃閃發光的一桶金。
結語:勞逸結合的休閑才是真正的休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