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荊棘鳥哪個譯本好用

荊棘鳥哪個譯本好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20:53:26

荊棘鳥哪個譯本好用(皇家書庫的防火之道)1

文淵閣全景 故宮博物院供圖

紫禁城文華殿區域的北側,有一座二層樓的皇家書庫,名為文淵閣。文淵閣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是藏儲第一份告成《四庫全書》的場所。乾隆帝對防火極其重視,下令模仿從未遭受火患的甯波範氏天一閣來建造文淵閣。建成後的文淵閣是古代防火文化與古代防火科學的集中體現。

文淵閣的建築布局與防火理念密切相關。從外部看,文淵閣開間數量為陰數(雙數)六;從内部看,文淵閣二層為貫通的一字形大空間。需要說明的是,開間是指沿着古建築長度方向上的兩根立柱之間的空間。南宋文人丁易東所撰《周易象義》卷十四載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即認為天數為一,地數為六。乾隆帝認為,文淵閣的建築布局包括數字一、六,因而可以防火。

此外,我國古代宮殿建築一般以正中的開間作為皇帝的寶座位置,以突出皇帝核心地位。紫禁城古建築的開間數量一般都是陽數(單數),匾額所在的開間處于正中位置,匾額兩側的建築開間數量及總尺寸完全相同。作為紫禁城古建築的特例,文淵閣的開間數量為陰數,匾額兩側的建築開間數量無法相等。為滿足“皇權至上”的建築需求,聰明的古代工匠采用了“五奇六偶”的布局方式,即文淵閣匾額所處開間仍處于建築正中,匾額兩側的建築開間數量不相等,東側為兩間,西側為三間,但緊靠西牆的開間尺寸很小,為上下二層的樓梯通道。這樣一來,匾額兩側的建築開間總尺寸相同,皇帝的寶座仍位于建築的正中間位置。

文淵閣采用了黑色的瓦頂,以用于“克火”。古人認為物體表面被刷成黑色時,可以防止火災發生,其理論基礎即五行相克。“水克火”即為五行相克的表現形式之一。

文淵閣不僅在名稱上有包含水的“淵”,其建築紋飾與水也有着密切的關系,可反映乾隆帝希望通過“水”達到“克火”的意願。如文淵閣建築外檐的彩畫内容包含“遊龍負書”及“海馬負書”。其中,“遊龍負書”繪制的是一條在祥雲之上蜿蜒前行的遊龍,龍身馱有卷轶。“海馬負書”繪制的是一頭在洶湧波濤大海中奔騰的馬,馬背上馱有書匣。馬之所以在水中奔騰,其目的就是為了防火。此外,文淵閣頂棚、額枋等位置還繪制了以荷花、水草為圖案主題的金蓮水草紋飾。這些水生植物被古人認為是“克火”的鎮物。

從科學角度分析,我國古建築防火的有效做法主要是遠離火源,或者在建築表面塗有阻燃材料。文淵閣采用“特殊數字”的建築布局,專飾“黑色”的瓦頂及建築構件表面與“水”相關圖紋,以及使用含“水”的建築名稱,均缺乏防火的科學依據,因而并無實際應用價值,僅僅是一種象征手法。

當然,文淵閣的防火措施也有科學的内容。如乾隆帝下令建造文淵閣時,特地選址在文華殿區域的内金水河北岸。這種建築布局方式有利于防火。由于文淵閣北部為開闊的空間場地(無火源隐患),南部與文華殿隔着内金水河,因此若文華殿區域發生火患,由于内金水河的阻隔,火勢無法蔓延到文淵閣,因而保證了文淵閣的安全。不僅如此,内金水河還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一旦文淵閣遭受火患時,救火人員可以就近取水滅火。事實上,在紫禁城建成的600年間,内金水河的水曾用于午門、太和門、武英殿等多座建築的火災撲救。

此外,文淵閣的建築側面采用了磚砌的牆體,且不開設門窗,亦有利于防火。相對于木材而言,黏土磚一般不易着火。文淵閣兩側的黏土磚牆厚度接近1米,且牆體從側面對文淵閣的木構架進行封護,使得木構架不露在外。建築兩側附近有火源時,由于磚牆的阻隔,火勢無法串入建築内部。這種側面牆體在功能上與我國南方傳統建築的“馬頭牆”相似,具有防火功能。

(周 乾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來源: 科技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