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在地球生活了1億多年,怎麼就沒有誕生智慧呢?
如果同樣的時間給人類,估計熱淚早就已經飛升到銀河系之外了。
恐龍的化石
有人會說恐龍暴殄天物,拿着地球最多的資源卻無法發展出最頂尖的科技,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我們搞錯了一個範圍,那就是恐龍不是一種動物,它是一個很大的類群,跟它對标的不應該是人類,而是整個靈長總目。
沒有哪一個恐龍物種存活了1億7千萬年,而是整個恐龍總目存在了這麼長的時間。
不是每一個靈長類動物都是智慧的,同理,恐龍裡面也存在着很大的智力差距。
各種惡樣的恐龍
恐龍中的大聰明因為某些影視作品的原因,人們印象中的恐龍都是滿身肌肉、血盆大口,仿佛恐龍就是隻會打架幹飯。
實際上,恐龍也分為很多種,它們的生态位都能在今天的動物身上看到。
比如霸王龍就類似于那個時代的獅虎,是頂級的掠食者,自然數量不會是最多的。
三角恐龍、鴨嘴龍等草食動物,就是那個時候的牛羊,數量衆多,是霸王龍的口糧,就和今天獅子捕食水牛、角馬一樣。
中生代的明星生物——霸王龍
除了這些大型恐龍,還有很多中小型恐龍,它們居住在不同的地形,其中有一些樹栖型恐龍,它們的生态位就類似于今天的猴子、猩猩。
這些生活在樹林間的恐龍,有一支演化出了翅膀,并最終飛向了天空,它們就是鳥類,這是後話。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恐龍裡面最聰明的代表,傷齒龍,它是鳥類的近親,身上也有羽毛。
有不少古生物學家認為,如果不是那顆大隕石,傷齒龍很有可能成為恐龍中第一個掌握智慧的物種。
樹栖恐龍
傷齒龍的體型比較小,身高隻有1米左右,加上尾巴才2米,體重在100斤左右,你讓它和一個成年男子打它都未必能赢。
但是它的腦容量卻是恐龍裡面最大的,根據化石研究,生物學家們模拟出了傷齒龍的智商,和比較聰明的鳥類很接近。
鳥類中當屬鹦鹉、烏鴉最聰明,其中鹦鹉在智商相當于幾歲的孩子,傷齒龍還要兼具捕獵,因此它屬于那種既聰明又兇狠的角色。
傷齒龍的骨架
因為體型小,又是吃肉的,傷齒龍會像今天的狼群一樣選擇合作,合作是誕生智慧的重要一步。
而且更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傷齒龍存在的時間很短,它們主要生活在距今7500萬到6500萬年前,滿打滿算這個科的時間才1000萬年,很明顯這比人科的時間都短。
如果用人科對标傷齒龍科,那麼傷齒龍進化自己大腦的時間根本比不上人科物種,人科在大約2000萬年前從猿科裡面分化出來。
人屬在大約200多萬年前才出現,由此可見,進化出智慧所需要的時間非常久遠,傷齒龍就算想進化出智慧,時間不等它啊。
這樣來看,不是恐龍沒有進化出智慧,而是恐龍中的有潛力進化成智慧體的類群,沒能挺過大滅絕。
人科動物的分化
恐龍人說和霸王龍的小短手不同,傷齒龍的前肢很發達,甚至很靈活,這主要和它們生活在樹林裡面有關。
從發現的化石來看,傷齒龍有逐漸往陸地進發的趨勢,如果它繼續保持這個勢頭,那就是一出恐龍版的直立行走。
很多人誤把恐龍和蜥蜴、鳄魚聯系在一起,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實際上,恐龍是恒溫動物,并且具有更強大的呼吸系統——氣囊。
恐龍長有羽毛
氣囊是脊椎動物進化出來的最強呼吸系統,它能夠更加高效利用空氣中的氧氣。
我們以人類為例,空氣中的氧氣濃度為21%,人類呼出的氣體,氧氣占據16%,也就是說,人類隻利用了空氣中5%左右的氧氣。
因為人類一呼一吸的間隔短,氧氣和肺接觸的時間不足以将所有的氧氣吸收。
鳥類不一樣,它們的氣囊起到一個儲存氣體的作用,不管是呼出的氣體還是吸入的氣體,都能在這裡再次被利用,直到氧氣被鳥類的肺吸收完。
鳥類如何使用氣囊
所以鳥類可以一邊飛一邊叫,甚至能飛到缺氧的一萬米高空,不帶一口喘氣的。
氣囊早在鳥類沒有學會飛行就存在了,根據恐龍的化石研究,它們應該也存在着氣囊的結構。
不僅是恐龍,鳄魚也有氣囊,因此這個結構是主龍形類的标志。
擁有如此強大的呼吸系統,外加超高的智商,傷齒龍基本上具備了一切進化智慧的條件。
聰明的傷齒龍
不少古生物學家,比如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的菲爾·科裡就曾認為,如果不是白垩紀末大滅絕,傷齒龍很有可能進化成為類似人的智慧生物——恐龍人。
恐龍人是一種大眼睛、大嘴巴的類人形态生物,因為恐怖谷效應,人類會認為它們長得很可怕。
并且恐龍人的長相還很近似傳說中的外星人,因此在民間還有恐龍早就已經科技飛升離開地球的說法。
然而,不管是哪種說法,生物演化沒有如果,恐龍人終究沒有出現在曆史的長河中。
科學家們設想的恐龍人
如何看待恐龍的進化不少人以恐龍滅絕為由,認為恐龍的進化是失敗的,嚴格來說,恐龍并沒有完全滅絕,古生物界将已經滅絕的恐龍稱之為非鳥恐龍,鳥類作為恐龍的正統依舊延續了下去。
而鳥類的幸存恰好能說明恐龍的多樣性,恐龍以一個總目的體量占據了自然衆多的生态位,今天哺乳動物占據的生态位幾乎全部繼承自恐龍。
白垩紀末大滅絕和地球前四次大滅絕不一樣,它不是地球自發的滅絕事件,它是小行星撞擊引起的,理論上屬于飛來橫禍。
白垩紀末大滅絕
這場災難就連哺乳動物都沒能完全逃過,作為當時食物鍊最頂層的恐龍,它必然是遭遇災難最狠的。
如果單純以經曆滅絕事件的次數來看,哺乳動物在水母、鹦鹉螺面前都弱爆了,它們可是一場大滅絕都沒缺席。
人類習慣了用成王敗寇的思想看待生物的演化曆史,滅絕了就是失敗的,存活了就是成功的,關鍵是恐龍也沒有完全滅絕,那為何認為它們的進化是失敗的?
活化石鹦鹉螺
整個哺乳動物繁盛的時間隻有恐龍占據地球時間的一半,并且在這段時間内,地球都是一個比較太平的歲月,沒有大滅絕發生。
如果單純比拼多樣性,現存哺乳動物隻有4000多種,鳥類則有1萬多種,要知道鳥類隻是恐龍獸腳亞目下的一個分支演化而來的,哺乳動物則是合弓綱的一個分支。
二者的起點等級都不一樣,哺乳動物還要高于鳥類,結果在多樣性上鳥類更勝一籌。
這樣還能說恐龍的進化是失敗的嗎?
恐龍正統——鳥類
悲劇重演恐龍化石存在的意義,一是為了讓人類研究,更了解遠古時代,二是告誡人類,我們在地球面前是多麼渺小。
恐龍生活了1億7千萬年都能被一場滅絕帶走絕大部分,那麼同樣的災難再來一次人類扛住的概率是多少呢?
又或是地球上發生一場新的災難,和白垩紀末期的完全不一樣的災難,人類到哪裡尋找案例或者經驗呢?
地球面前萬物平等
更有甚者,這場災難就是因人類而起,環境破壞、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随便哪一個都夠人類喝一壺了。
恐龍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一是因為恐龍的範圍太大,不可能每一種恐龍都是大聰明。
二是聰明的恐龍,它存在的時間太短了,還來不及變得更聰明就寄了。
已滅絕的恐龍化石
人類是地球的唯一智慧生物,但不是宇宙唯一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