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無不為”,直譯過來是無為就可以無所不為,意思是隻要做到無為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天底下最難辦的事莫過于消滅戰亂,平定天下。為無為就是辦成辦好這件事。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無為是治理天下最好的法則。問題是,老子這樣說,我們就一定要嗎。要讓我們相信他說的話,他也得講道理。通過講道理,說服我們信任他。也就是說,老子不僅要提供觀點,還要提供該觀點的證據,或者提供其觀點詳細論證過程。
你可能要好奇了,老子神一般的存在,他說話也需要證據嗎?那當然,因為我們都是理性動物,不經思辨的觀念不值得信任啊。老子是怎麼證明他的核心觀點的呢?
我隻想問一下,如果換作你,你就是經文的作者,你該怎樣證明這個論點。你會不會這樣做,先說一通無為多麼多麼好,再說一通有為多麼多不好。通過正反兩面這麼一比,是不是就容易得出無為就是比有為好的結論來了。
其實,老子也是這樣證明的。經文中經常講到兩個命題,一個是“無為而無不為”,這是講無為好處無限。另一個是“有為而有以為”,這是講有為常常自我否定。
這兩個命題我們不能隻從這幾個文字出發去理解,兩個命題加在一起也就12個字,正着讀倒着背,對着它冥思苦想一輩子,也悟不出它的“真義”來。什麼“讀書百篇,其義自現”,書如果讀死了,一千篇一萬篇也不成。
有些人悟道,隐居山林,隻拿本經書,整天對着它不停地念,一遍不行兩遍,一天不行兩天,直至皓首窮經。奇怪的是,為什麼《道德經》已經問世兩千多年了,也不見有真義出來?
命題隻是講了一個道理,而道理不是那個命題本身。凡道理都是從無數個經驗事實中歸納、總結、概括而來的。所以,理解一個道理,不是記住一個命題,而是理解支持這個道理的衆多事實。
我們先講“有為而有以為”。看到這個命題,我們首先就要問,為什麼“有為”就要“有以為”了?老子給我們講了的一些事例。随便舉幾個例子,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什麼是“企者不立”?為了擴大眼前的視野,我需要将腳後跟踮起來,用前腳掌支持身體。這并不過分,也不叫“有為”。怎樣才是“有為”了呢?一味地追求眼前視野開闊,将腳後跟踮起到極緻,整個腳掌都離開了地面,隻有腳尖支持身體,整個身體卻立不住了。
踮腳是為了開闊眼前視野,可是将腳踮起至極緻,身體卻站立不住了,人倒了,視野也就沒有了。這就是“有為而有以為”。
邁小步走路慢,邁大步走路快。但如果将步子邁到極緻,如劈腿一般。反而走不動了,這也是“有為而有以為”。
将刀磨得足夠鋒利,刀子使用起了省時省力。但如果一味地追求刀刃鋒利,刀磨得越鋒利,刀體也越來越薄,刀子反而越脆弱不耐用了。這也是“有為有以為”。
因為富貴而驕傲自大,目空一切,剛愎自用,最後導緻身敗名裂,這是“有為有以為”。侯王治理天下,天下反愈治愈亂。什麼原因?因為他們不懂無為啊。“有為有以為”,注定不能成功。
經文中還講道:“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這些都是“有為有以為”這個道理的事實證據。
那麼,什麼是“無為而無不為”呢?這個命題的道理就很抽象了,因為這是老子最根本的主張。而且老子認為天底下隻有道、聖人、水才遵守無為法則,而道、聖人卻都是抽象東西,在老子提到它們之前,人們都不知道。所以,論證該道理的言論就有些晦澀深奧。
比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這是講聖人治天下取無為、好靜、無事、無欲,而天下反而得太平,民衆得富足。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還有,“其政悶悶,其民淳淳”講無為無不為,“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講有為有以為。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是講聖人不為而成,無為而無不為。還有,“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化……無欲以靜,天下将自定”,總之意思是說,侯王如果能守無為治天下,哪怕他不想天下太平,天下也将自然而然進入太平清靜的狀态中。守無為,天底就再沒有辦法成功的事了。
“無為而無不為”,應當這樣來理解。通過對這個命題的解讀,我也想強調這樣一個問題。書不能讀死,不是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的,就字字珠玑,句句玄vit。老子是人不是神,他向我們宣傳的道理,也需要論證說明。我們讀老子的書,一定要善于把握他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核心觀點,以及其核心觀點的論證過程。把握住這些關鍵點,再讀經文就不緻有大的錯誤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