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概念》
(中國現象學文庫·現象學原典譯叢·海德格爾系列)
[德] 海德格爾 著;[德] 馮·海爾曼 編
孫周興 陳小文 譯
顧名思義,《時間概念》的主旨是關于時間問題的探讨。從1919年的早期弗萊堡講座開始,直到1927年出版的《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反對傳統時間概念,即所謂“自然時間”或“當前時間”概念,開啟此在在世的“将來時間”理解。
在演講《時間概念》中,海德格爾首先設問:何謂哲學地追問時間?他的回答是:要“根據時間來理解時間”(die Zeit aus der Zeit zu verstehen)。這是要與神學區分開來,因為神學的時間追問是從“永恒”(aei)到時間,但永恒即上帝,如何追問之?神學讨論時間,也隻能讨論有限此在的時間性以及基督信仰的曆史性。如何在哲學上“根據時間來理解時間”呢?海德格爾說不是要為時間下一個普遍的科學定義,而是要進入“前科學”(Vorwissenschaft)層面給出一個“形式顯示的定義”。這是海德格爾在早期弗萊堡講座中形成的現象學的思想态度,把哲學定位于“前理論”或者“前科學”,其任務是要“着手探查哲學和科學、此在關于它自身和世界的闡釋性言談最終可能意味着什麼。”
所謂傳統時間概念起源于亞裡士多德的時間觀。海德格爾在《時間概念》中簡述了亞裡士多德在《物理學》(219b1)中給出的時間定義:[因為時間正是這個——關于前後的運動的數]。“時間就是關于前和後的運動的計量。” 這個時間定義規定了後世的科學時間觀。比如中世紀的奧古斯丁在《忏悔錄》第11卷提出一個問題:精神本身是否就是時間?而他的回答竟然也是“測量”:“我的精神啊,我是在你裡面度量時間;我測量你,故我測量時間。……我再重複一次,我在測量時間時,我就是在測量我自己的處身。”(第111頁)海德格爾引用了奧古斯丁的這段話,他看到奧古斯丁繼承的依然是亞裡士多德的時間定義,在後世則被牛頓等物理學家接受和發揮為科學的線性時間觀。時間是運動的計量,是“現在之河”,是可測量的。然而海德格爾說:“與時間的源始交道方式不是測量。”(第118頁)
這種傳統時間觀是自然人類生活世界的時間理解和時間經驗,海德格爾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把它稱為“自然時間”;“自然時間”實即“現在時間”,因為“如果我們試圖從自然時間上推出什麼是時間,那麼,[現在]就是過去和将來的[尺度]。”(第121頁)又因為它是自然生活世界裡可計量的時間,所以海德格爾也徑直稱之為“時鐘時間”。但這種時間理解并非本源性的時間經驗。海德格爾斷言:“一旦時間被界定為時鐘時間,那就絕無希望達到時間的源始意義了。”(第122頁)在《存在與時間》中,海德格爾給出了一個統一的命名,即“現在時間”(Jetztzeit);而在《時間概念》中,海德格爾似乎更願意稱之為“當前時間”(Gegenwartszeit)。海德格爾說:“這種當前時間被闡明為不斷通過現在而滾動的流逝序列(Ablaufsfolge);這種先後相繼(Nacheinander)的方向意義被說成是唯一的和不可逆的。一切發生的事件都是從無盡的将來滾動入不可回複的過去。”(第121頁)
雖然着眼點不盡相同,但海德格爾此時所謂的“自然時間”“時鐘時間”和“當前時間”等說法其實是同一回事。海德格爾進一步揭示了傳統時間觀的兩個基本特性:一是“不可逆性”,二是“均質化”。所謂“不可逆性”(Nicht-Umkehrbarkeit)是傳統時間觀的基本假設,以海德格爾的批評,傳統時間考察“無視于将來而專注于當前,而且從當前出發追随飛逝入過去之中的時間。”(第121頁)而所謂“均質化”(Homogenisierung)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海德格爾的完整說法是“現在點(Jetztpunkt)的均質化”。時間直線上的每一個點(即“現在點”)都是均勻的和同質的。海德格爾說:“均質化是使時間适應于空間,适應于純粹的在場;這是一種把全部時間從自身中驅趕入當前之中的趨勢。時間完全被數學化了,變成了與空間坐标x、y、z并列的坐标t。時間是不可逆的。”(第121-122頁)時間一方面是不可逆的直線運動,另一方面是同質的;而有了直線性和同質性這兩個設定,時間才是可測量的。
從海德格爾關于傳統時間觀的批判出發,我這裡還想特别強調兩點:其一、傳統時間觀是着眼于“當前/現在”的線性時間。作為運動的計量,傳統時間觀是線性一維的“現在時間”,即把時間看作一種“現在之流”,過去是已經消逝的“現在”,将來是尚未到來的“現在”。其二、線性時間令人絕望。必須看到,傳統時間觀具有自然性,是自然人類精神表達方式和精神體系(哲學、宗教和藝術)的基礎。在線性時間觀的支配下,每個人都是“旁觀者”和“等死者”。我們在線性的“現在之流”的時間面前旁觀“逝者如斯夫”,等着生命無可阻擋地流失/消逝。為對付生命的無限流逝,各民族(自然人類)都創造了永恒宗教,要擺脫“線性時間”的不斷流失,必須有一個非時間的永恒彼岸,或“天國”或“來世”。
我們看到,對傳統線性時間觀的批判,是現代哲學的一個開端性的課題,具有突破性意義。在現代哲學史上,尼采是第一個發起這種批判工作的,他在後期的“相同者的永恒輪回”學說中形成了一種以“瞬間-時機”(Augenblick)為核心和基準的循環時間觀,并且公然聲稱“時間本身是一個圓圈” 。海德格爾前期發展了尼采的“圓性時間”觀,形成一種以将來為指向的此在時間性循環結構。海德格爾在《時間概念》中的思路類似于一種“腦筋急轉彎”:是的,時間在流逝,處于不斷“消逝”(Vorbei)中,但為什麼我們不能把“消逝”理解為一種“先行”(Vorlaufen)呢?海德格爾進一步由這種“先行”引出“向死而生”,即一種以死亡為實存之終極可能性的時間經驗。這就把尼采式的“瞬間-時機”時間觀轉換成一種以“将來”為核心的時間理解了。
前期海德格爾在時間問題上的思考當然是與尼采相關的,是對尼采哲學的一個繼承(盡管海德格爾此時幾乎絕口不提尼采)。但兩者之間的差異也是顯然的:尼采的時間之思着眼于“當下/瞬間”,而海德格爾則着眼于“将來”。由于把“當下/瞬間”理解為一個創造性的時機或契機,尼采在後期哲學中重又轉向藝術,可以說是重歸藝術,思考“作為藝術的權力意志”;而前期海德格爾更重視此在實存經驗。但無論是尼采還是海德格爾,這兩者都放棄了線性時間觀,轉而主張時間是圓的——時間是不直的。
後期海德格爾更進一步,思入一種以“瞬間時機之所”為切點的“時-空”觀。他所謂的“瞬間時機之所”(Augenblicksstätte,site of the mement)仍然與尼采的“瞬間”時間觀相關。海德格爾的思想目标是清晰的:“時間與空間本身乃源自時-空。比起時間與空間本身及其計算性地被表象的聯系來,時-空是更為原始的。” 比起主要在科學-技術時代形成的時間和空間觀,時間與空間不分的“時-空”(Zeit-Raum)是更為本源性的。不過這是後話,我們這裡就不能詳加讨論了。
海德格爾為何要專題讨論“時間”概念?因為海德格爾(以及更早的尼采)已經意識到一個由技術決定的新文明和新生活世界的到來,而這種新文明有别于以線性時間觀為基礎的傳統自然人類文明,需要一種新的生命經驗,尤其需要一種新的時間經驗。特别在早期弗萊堡講座(1919-1923年)中,海德格爾從胡塞爾現象學出發,關注亞裡士多德哲學、原始基督教經驗、狄爾泰的生命哲學等,也可能未曾明言地讀解了尼采哲學,形成了區别于傳統哲學-科學的“現在時間”(線性時間)的基于實存體驗的時間概念,從而為他後來的《存在與時間》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摘自海德格爾《時間概念》譯後記,作者孫周興,标題為編者所拟】
《時間概念》
時間概念
(中國現象學文庫·現象學原典譯叢·海德格爾系列)
[德] 海德格爾 著
[德] 馮·海爾曼 編
孫周興 陳小文 譯
ISBN:978-7-100-20940-3
内容簡介
《時間概念》是德國思想家馬丁·海德格爾的一本小書,它由兩個文本組成,其一是海德格爾作于1924年的論著《時間概念》,其二是他于1924年7月25日在馬堡神學家協會上的同名演講,它們被認為是《存在與時間》的“初稿”。海德格爾已經意識到一個由技術決定的新文明和新生活世界的到來,它們有别于以線性時間觀為基礎的傳統自然人類文明,需要一種新的生命經驗,尤其需要一種新的時間經驗。相較于傳統的時間概念,即所謂“自然時間”或“當前時間”,海德格爾開啟了對此在在世的“将來時間”的理解,以及對存在與曆史性的追問。
作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德國哲學家,在現象學、存在主義、诠釋學等方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影響遠遠超出了哲學領域,他的觀點還啟發着神學、認知科學和文學的研究者。他的代表作品有《存在與時間》、《形而上學導論》、《通向語言的途中》等,還曾與中國學者一同讀譯《道德經》。
譯者簡介
孫周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哲學、藝術哲學、技術哲學等。著有《語言存在論——海德格爾後期思想研究》《後哲學的哲學問題》等,譯著有《路标》《荷爾德林詩的闡釋》《悲劇的誕生》等,并主持《海德格爾文集》《尼采著作全集》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陳小文,商務印書館總編輯,國内海德格爾翻譯與研究的著名學者。參與翻譯的作品有《面向思的事情》《同一與差異》《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