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2 07:28:28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1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2

(3)句式

考試大綱要求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在知識準備階段,比較、區分這4種句式與現代漢語不同之處是有必要的:

①判斷句

現代漢語也有判斷句,隻不過,現代漢語的判斷句形式簡單,以“是”作判斷動詞,表示否定判斷,要在“是”前面加上否定副詞“不”。而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和現代漢語很不相同,它不用判斷詞,而是在判斷句的謂語後面加語氣詞“也”幫助判斷。在主語後面,還可以加上代詞“者”複指,引出謂語。有時候,“也”字可以不用,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形成判斷句。古代漢語表示否定判斷,是在判斷句的謂語之前加上“非”字。“非”可以譯成現代漢語“不是”,但它本身不是判斷詞,而是副詞。

判斷句的主語有時根本不出現,也有時可以承上文而省略。

在古代漢語中常常出現的“是”字,往往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用和“此”一樣,常用來作判斷句的主語。[1]

在先秦時代,“是”字不能作判斷詞用。有時它在句中的地位很像判斷詞,但仔細分析一下,就能夠發現它仍是指示代詞。“是”作為判斷詞漢代就有了,《史記》有好幾個例證,但在基本上以先秦的作品為準則的文言文中,這種“是”字作判斷詞的句式始終沒有被普遍采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文中的判斷句,絕大多數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中,在謂語前面可以加副詞“乃”、“即”或語氣詞“維”、“惟”等。加“乃”和“即”的,先秦不太多,後代用得較多;加“維”和“惟”的,後代不多見,先秦卻比較常見。無論是“乃”、“即”還是“維”、“惟”,都不是判斷動詞。“乃”是副詞,用來加強肯定語氣,大緻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便(是),“就(是)”,因此現代漢語可以加在“是”前面,構成“乃是”、“即是”。“維”、“惟”是放在句中的語氣詞,起引起謂語的作用。

判斷句是表示判斷的,但無論在現代漢語還是在古代漢語中,都會遇到一些并不表判斷的判斷句,它們的主語和謂語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類别。譬如用判斷句表示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了”《荀子·王制》);用判斷句式表示複雜内容(“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刿論戰》)等,都不能用判斷關系來解釋,但還是判斷句式。

判斷句還有一種靈活的用法,即在因果關系的複句中,用帶“也”的判斷句放在表示結果的分句之後來說明原因。這種用法,我們認為,可視為一種因果判斷。如: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權重也。《韓非子·五蠹》。[2]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3

②被動句

所謂被動句式,是指從句子結構本身就能看出主語的被動性質,現代漢語常以“被”字句為典型的被動句式。漢語的被動句式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但使用遠沒有現代普遍。漢以後的文章被動句式有了一些新的發展,使用也逐漸普遍。

先秦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被動句式是在動詞後面用介詞“于”把行為的主動者引進來,這樣,動詞前面的主語很明顯就具有了被動性質,如“然而兵破于陳涉,地奪于劉氏者,何也?”(《漢書·賈書賈山列傳》)還要注意,這種被動句式的詞序和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需要還原成現代漢語習慣詞序。

古代漢語的另一種常見被動句式是用介詞“為(wéi)放在動詞之前引進行為的主動者,“為”在句子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像現代漢語裡的“被”,如“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為”字後面所引進的行為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為”直接放在動詞前面,這點與現代漢語“被”完全相同,如“父母宗族,皆為戳沒”(《戰國策·燕策》)。

在漢代以後,又發展成為“為……所”句式,行為主動者放在“為”和“所”之間,如“衛太子為江充所敗”(《漢書·霍光傳》)。“為……所”句式是古代漢語最常見的一種被動句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現代的書語裡。但是,古代漢語裡“為”後的行為主動者有時也可以不出現,“為”和“所”連在了一起。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鴻門宴》)。

除“為”字外,古代漢語還常用“見”字放在動詞之前形成被動句式。譬如“厚者為戮,薄者見疑”(《韓非子·說難》)。“見”的作用與現代漢語“被”也基本相同。用“見”的被動句式,不能直接由“見”引進行為的主動者,這點和“為”很不相同。如果需要引進行為的主動者,隻能在動詞後面别用“于”的被動句式配合,行為主動者出現在“于”的後面,如“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現代漢語表示被動常用的“被”字實際上在戰國末期就已經開始用于被句式了,但比較少見,到漢代才出現多一些,如“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戰國策·齊策》);“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但是,用“被”的被動句在當時遠不如“見”和“為”的被動句式常見。

“被”開始用于被動句時,隻直接加在動詞前面,到漢末才出現由“被”引進行為主動者的句式。唐以後,在比較接近口語的文章和詩詞中,“被”逐漸代替了其他表示被動的句式,但一般文言文仍然多沿用其他幾種被動句式。

也有沒有特定标志的被動句。這類被動句隻在主語和謂語的内容上表示為被動,譯時一般要在動詞前加上一個“被”字。如“然兵困于京、索之間,迫西山而不能進者,三年于此矣”(《史記·淮陰侯列傳》)。[3]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4

③賓語前置

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的特殊詞序是賓語在一定條件下要放在動詞之前。這種賓語前置并不是表達一定語氣的一般倒裝句,而是有一定的語法條件的,遇有以下一種條件,賓語都要放在動詞的前面。

一、疑問代詞作賓語。上古漢語的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必須放在動詞前面,如“我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如果動詞前有助動詞,賓語一般也要放在助動詞前面,如“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誰”就放在助動詞“敢”的前面。疑問代詞做介詞的賓語時,也要放在介詞前面,如“子歸,何以報我?”(《左傳·成公三年》)

先秦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格式,一直為後來寫古文的人遵守。如“而今安在哉?”(蘇轼《前赤壁賦》)“無武力何以勝也?”(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規則在上古漢語中是比較嚴格的,很少例外。隻有“何如”也常常說成“如何”,但這兩種格式在先秦就已經是凝固形式,意思已經不是“像什麼”,而是“怎麼樣”或“怎麼了”。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孟子·梁惠王上》)[4]

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這一類賓語前置實際包含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無定代詞“莫(沒有誰)”。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如“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左傳·昭公十二年》)前一分句“不我與”有否定詞,因此代詞賓語“我”前置,後一分句“與我”沒有否定詞,因此“我”放在“與”後邊。

如果賓語不是代詞,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賓語前置這種格式。如“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谏》)。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的規律遠沒有疑問代詞賓語前置嚴格。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不少否定句代詞賓語不前置的例子。如“有事而不告我”(《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三、賓語用代詞複指。這一類賓語前置的特點是在賓語前置的同時,還要在賓語後面用代詞“是”或“之”複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動詞的前面。如“秉國之均,四方是維”(《詩經·小雅·節南山》)。“四方是維”就是“維(保護)四方”。這種賓語前置的格式實際上是起了強調賓語的作用。

用“是”或“之”這種賓語前置的格式時,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再上“惟(唯),構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就更加明顯。例如“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親”(《左傳·成公十三年》)。成語裡還有“唯命是聽”、“唯利是圖”等說法,就是這種語法格式的殘留。

如果賓語本身就是代詞,一種情況是仍舊用這種語法格式強調賓語,隻是用來複指的代詞一般隻用“之“,不用“是”。如“我之懷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謂矣!”(《左傳·宣公二年》)由這種格式形成的“是之謂”、“此之謂”已成為一種凝固形式,在古文中很常見。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另一種情況是不用複指代詞,直接把代詞賓語放在動詞之前,這個代詞賓語一般隻限于“是”,其他代詞不多見。如“昭王南征不複,寡人是問”(《左傳齊桓公代楚》)。“寡人是問”即“寡人問是”。

為了強調賓語,用代詞“是”或“之”複指把賓語提前,這是古代漢語比較常用的一種語法手段。把這種句式譯成現代漢語時,複指的代詞“是”或“之”就無法譯出來。賓語前置其實是文言句式中的詞序倒錯現象之一。[5]文言句式裡的詞序倒錯現象,在理解或翻譯時,一般都應按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詞序換原。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5

④成分省略

古代漢語有很多省略現象,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省略主語(承前省、蒙後省、對話省等);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等。這些省略的成分,在翻譯時,一般都應補出來。這裡要說明的是,兼語有時也省略,結果兼語前後的兩個謂語就連到一起了。兼語省略可以分為:

一、使令式。使令式兼語省略,一般多是承前省略,也有因不必要說出或者不能說出而省略的。如“不如早為之所,無使( )滋蔓”(《鄭伯克段于鄢》)是承前省略;“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将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膑,乃陰使( )召孫膑”(《孫膑》)是不必要說出或不能說出而省略。翻譯時,一般都要把省略的兼語添出,因為現代漢語使令式兼語句一般不能省略兼語。

二、“以……為……”式。省略兼語後,結果兼語前後的謂語動詞“以”和“為”相連,不要誤為一個動詞。如“若舍鄭以( )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這是承省略,翻譯時,一般要添出省略的兼語。“以為東道主”可譯為“把他作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又如“齊使以( )為奇,竊載與之齊”(《孫膑》)。“以為奇”可譯為“認為孫膑出衆”。

三、稱謂式。稱謂式一般也是承前省略,結果兼語前後的謂語動詞相連。如“樗裡子滑稽多智,秦人号( ) 曰智囊”(《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秦人号曰智囊”可譯為“秦國人把他叫做智囊”或“秦國人叫他智囊”;“陳涉乃立為王,号( )為張楚”(《陳涉世家》)。“号為張楚”可以作變化譯為“号稱張楚”。[6]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6

注:

[1 ]在古漢語中,“是”的字義:①直,正。②正确。③認為正确。④指示代詞,此。⑤判斷詞。⑥任何,凡。⑦助詞,用于前置賓語之後。《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10月版。

[2]這裡的判斷句及以下被動句、詞的活用等知識參考了郭錫良等編《古代漢語》上冊,北京出版社1989年6月版289-295頁。

[3]在郭錫良等編《古代漢語》上冊認為,這種無特定标志的被動句,隻是被動表示法,并沒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動的句式,但是朱振家主編的《古代漢語》下冊卻認為,沒特标志的也算是被動句。我們這裡采用後者。見郭錫良等編《古代漢語》上冊,北京出版社1989年6月版295頁,朱振家主編《古代漢語》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157頁。

[4]古書上“如何”又可以說成“若何”、“奈何”。“如何”、“若何、“奈何”的當中還可以插入代詞、名詞或其他詞語,成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對……怎麼樣”。如“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項羽本紀》)參見郭錫良等編《古代漢語》上冊,北京出版社1989年6月版283頁。

[5]其餘兩種語序倒錯現象,為定語後置和狀語後置。

[6]兼語省略内容,可參見朱振家主編《古代漢語》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170-174頁。

被動句哪個是賓語(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