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在線新經濟似乎一夜之間迎來“春天”。上海更是率先出台了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的行動方案,聚焦四個“100 ”,在12個重點領域“無中生有、有中啟轉、轉中做大”,在“黑天鵝”和“灰犀牛”頻出的時代,探幽尋微,把握未來的戰略機遇,打造在線新經濟發展新高地。
今天,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然開啟,世界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進入 “相變區”,偶發因素可能引緻巨大震蕩,進而引發曆史進程的重大變化。新冠病毒帶來的全球性挑戰,将嚴重影響世界發展格局。這明顯地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高密度、垂直式的人口發展方式正在被改變。幾百年來,城市是活力的象征、經濟的中心、創新的策源。根據每天一小時“曝光時間”的馬爾凱蒂定律,随着代步工具從汽車到軌交,城市半徑也從30千米左右延伸到70千米。然而,單純靠外延式增加可能難以為繼,相應地,物理距離相對區隔、虛拟空間高度集聚,将可能實現前所未有的新經濟繁榮。二是整齊劃一的工業化生産生活方式,正在被分布式、錯峰型的方式所替代。靈巧就業、彈性工作制、“雲上班”、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将人們從枯燥的、标準化的流程中解放出來,以進行更富創造性的活動。三是大衆的、同質化的社會文化形态正在被沖刷。人工智能等賦能于個人,使工業化時代那種确定性的、原子化的“人”,開始被更富個性的量子化“人”所取代。标準化、專業化正讓位于多元化、包容性和跨界融合。
有研究因此指出,“19世紀體系”正被逐步“消解”。惟有對新趨勢進行積極響應,才能獲得通往未來的“密鑰”。
在線新經濟勃興的動力就在于需求變遷以及科技賦能。一方面,基于快捷交付等即時需求的滿足,新型全球化、新型本地化興起。産業系統進入“信息世界物質化”和“物質世界智能化”時代。另一方面,遠程呈現正在成熟,人們通過虛拟空間實現對物理空間的超越。萬物互聯和智能化推動産業從線性産業鍊向智能生态群演進。由此,将對人類社會所依賴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系統産生颠覆性影響。
圖源:東方IC
超越時代的阿爾文·托夫勒在40年前寫道:“未來的勞動世界,越來越依賴抽象的符号,像魔術似的變出一個超腦力勞動的工作環節。”從在線制造服務看,制造技術智能化、服務現場無人化,即産即用,C2M2C(個人—廠商—個人)模式及“産消者”全面崛起。從在線能源交通看,分布式能源、智慧型物流、全生命周期循環化廣泛應用,提示性管理、預測性執法,形成交通治理新格局。從在線信息管理看,組織靈巧化、生産資料數據化,數字孿生充分運用,遠程實時在線的裝配、維修、醫療、教育與服務。
根據長波理論,經濟周期大約為50年,目前正處于第五次下行和第六次興起的交彙期。上海有可能更有必要成為未來新周期中最前沿的城市之一。擁抱更美好的未來,用足用好禀賦優勢,打造在線新經濟高地是必然之選。
我們看到,從智能制造到智慧商業,從無人便利店到無接觸配送,等等,上海擁有最豐富的應用場景。但這些隻是新興技術的初期應用,而且大量技術之源在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如何以豐富的應用場景落地,反促科技源創新?這就需要引導頭部企業及創新型小微企業實施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在算法、芯片、儲能、超材料等“硬核”技術上實現一系列突破;需要強化“新基建”,逐步實現免費高速接入、智能獲取信息和智慧響應需求等,實現24小時永遠在線的城市;需要繼續完善在線金融的發展環境,促進智能合約、區塊鍊等全場景應用,形成閉環生态鍊,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先應用市場。
趨勢把細節埋在曆史中。50多年前,一場計算機秀“演示之母”,展示了今天一台聯網電腦的幾乎所有功能。1972年,Intel創始人之一的諾伊斯在家族聚會上,揮舞着一個矽片說:“你們以後就不再需要錢了,一切都将以電子形式存在。”
今天,在線新經濟在曆史的必然與偶然間,将未來新周期的鏡像,呈現給世界。
作者:李萬(上海科學院研究員)
組稿編輯:楊逸淇
編輯:施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