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9:38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洗手間用紙都精細測算)1

海報設計 白浪

【編者按】

北京冬奧會落下了大幕,但奧運精神和冰雪熱情永不散場。

北京冬奧會的遺産不是賽會結束以後才産生,而是伴随着七年的籌辦工作不斷産生、不斷固定。而“有形遺産”之外,冬奧會帶來的精神、文化等“無形遺産”,更是中國和全世界的财富。

綠色冬奧場館、科技低碳理念、奧林匹克教育、“三億人上冰雪”——這些從中國傳遞給世界,又必将從世界傳遞給下一代。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洗手間用紙都精細測算)2

場館内的分類垃圾桶。

清廢,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是個相當陌生的名詞和領域;而清理廢物和大型賽事間的關系,對于某些西方大型賽事的場館業主和賽事主辦方來說,也常是一筆“糊塗賬”。

然而,在北京冬奧會上,一份完善而詳細的場館清廢運行計劃和清廢服務方案,讓這一屆奧運盛會與以往的大部分大型賽事相比,顯得格外不同。

“綠色辦奧、共享辦奧是北京冬奧會堅持的理念,所以我們要把以前沒有的清廢方案做得更貼合實際,資金測算也更加精細。”

冬奧期間,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北京冬奧會清廢項目負責人、“90後”的何江海設計師講述了他和團隊成員在編制這份清廢服務方案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這份清廢方案對于中國體育的意義和影響。

“它不僅達到了國際奧委會要求的清潔服務水平,還填補了國内大型賽事場館清廢資金測算領域的空白,為未來大型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洗手間用紙都精細測算)3

北京冬奧會清廢項目負責人、“90後”的何江海設計師。

410天,從0到1

清廢,是所有大型賽事從籌辦到舉行的整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不過,由于這是一項瑣碎而繁雜的系統工程,在北京冬奧會之前,國内的大型賽事并沒有一套完整的清廢服務方案。

那麼,問題來了,所謂的“清廢服務”到底包括了哪些内容?

“場館清廢運行計劃和清廢服務方案是用于指導全部冬奧會場館内的清掃保潔、廢棄物管理、掃雪鏟冰應急保障3個方面工作。”

何江海設計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2020年,中國建設科技集團所屬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受北京冬奧組委委托,承接了北京冬奧會的清廢項目。

作為設計負責人,何江海和團隊的主要工作就是合理測算賽時每個場館的清廢補助資金分配,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工作方案以滿足清潔服務需求,實現場館垃圾分類管理全覆蓋和廚餘垃圾全部資源化利用,并将降雪對場館運行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洗手間用紙都精細測算)4

冬奧組委的感謝信。

從0到1的過程,對于何江海和他們團隊裡的每一個成員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能夠參與冬奧又讓他們充滿熱情,“能夠參與和服務冬奧會這樣的賽事,而且還是一個空白領域,我們都充滿好奇與期待。”

“在此之前,國内有關大型場館清廢資金測算的支撐性資料空白,所以我們在和北京冬奧組委清廢處第一次對接的時候,還不能搞清楚各類業務領域名稱、代号、清廢内容和補助資金構成等等具體指的是什麼。”

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從2020年7月10日第一次接觸到清廢的各種項目,到2021年8月24日北京冬奧組委會第23次副主席專題會議審議通過了賽時場館清廢咨詢服務方案,410天時間裡,何江海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他和同事們研究讨論、分析數據到深夜。

而在完成這份場館清廢運行計劃和清廢服務方案,何江海和清廢設計團隊留下的是一組他們現在回看都依舊有些感動的數據——410天裡36次彙報;先後繪制了場館設施手冊(Overlay Book,OB)4.0、5.0、6.0的清掃保潔人員點位和垃圾桶的布局超過1000張;與31家場館業主單位進行了68次協商交流;項目文件大小接近40G。

“賽時的清廢服務工作主要是由場館團隊負責,但是組委會會提供資金補助,他們就需要依據清廢服務方案将資金合理分配到每一個場館。”

何江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的工作不僅是節儉辦賽的重要一環,同樣也是幫助各個場館業主理清成本并且“減負”的重要因素。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洗手間用紙都精細測算)5

清潔安全标準。

走遍所有場館,洗手間用紙都要精細測算

“在這400多天裡,我們走過了北京冬奧會的所有場館,每一個功能區和功能房我們都要一遍遍考察,有的場館光是房間就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

要從環保、防疫和節儉的角度合理布局每一個場館的清廢項目,何江海就必須對整個場館了若指掌,“雖然我們不是場館設計師,但我們算是整個冬奧會裡為數不多熟悉所有場館的設計人員了,有時候和其他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一起考察場館,他們反而回來問我們關于場館的各種細節。”

何江海依舊記得,在2020年12月初研張家口崇禮賽區的時候,崇禮的寒潮就讓他真正體驗一回“冬奧會的冷”。

“當時最低氣溫接近零下30攝氏度,而且戶外的雪上場館範圍廣,我們先後考察了12個競賽場館、3個訓練場館還有11個非競賽場館,對我們的身體也是巨大的考驗,好在成功收集了項目所需的資料和數據。”

如果說,崇禮的冷是對何江海身體上的考驗,那麼,對于雪量的測算精細到毫米以及對于紙張用量測算精确到克數,就是對整個團隊精神意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多重挑戰。

在測算雪上賽場的鏟冰和掃雪量時,何江海就從國家氣象局逐一查閱了過去幾年北京賽區和張家口賽區的降雪量,“我們要搜集小雪以上的小雪次數,還有雪量。”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洗手間用紙都精細測算)6

各種清潔用品。

相比于雪量,更加精細的另一組數據是城市賽場内洗手間用紙的克數。

“因為每一個資金測算都必須有依據,為了測算洗手間大盤紙的用量,我們從生産到使用的環節都進行了調研。”

“一方面是溝通知名紙張廠家搜集數據,一方面是和物業公司以及場館業主溝通,拿到另一部分數據,然後把所有的數據綜合起來,結核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的豐富經驗和數據模型計算,得出包括運動員和觀衆在内,每人每次用多少大盤紙,然後用多少米和多少克的精确數據。”

在運動員才是主角的競技賽場上,比賽期間不會有人關注到這些微不足道的瑣碎細節,但對于一場大型賽事的成功舉辦,這些驚喜的數據就像是一個個微小的齒輪,共同輔助一套大型機器的順利運行。

“從調研到出結論,每一個數據我們都要反複論證。”何江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通過大量收集清廢消耗品使用頻次、數量等數據并進行篩選和分析,才能得出一個相對合理的使用量和相關費用,這樣既保障有效使用,又避免鋪張浪費,這樣的精确才是對“綠色辦奧”最大的尊重。

“在為期一年的調研和測算中,每一項數據基本上都要用三四個月才能完成。”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洗手間用紙都精細測算)7

考察清廢項目。

一份關乎體育與環保的“奧運遺産”

事實上,在整個清廢計劃的編制過程中,除了龐雜的數據收集、測算和溝通工作,編制方案和賽事實際狀況之間的真實差異,也需要何江海和他的團隊做出快速調整。

2021年4月的“相約北京測試賽”就是何江海在奧運正式開幕前的一次小考。在那場“考試”中,首都體育館的清廢方案基本上得到了驗證,能夠保證賽場的防疫和清潔,但何江海還是發現了方案中原本沒有考慮到的問題。

“我們在于場館清廢團隊溝通時發現,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在轉場過程中,防撞墊的搬運會出現大量積水。”

何江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由于短道速滑比賽運動員容易發生碰撞,為了安全性考慮,這項賽事的防撞墊要比花樣滑冰的厚,所以在場地轉換時需要搬運不同的防撞墊,正因如此,原本放在冰面上的防撞墊就會在轉運過程中制造出很多“冰化水”帶來的積水。

“這些積水需要大量的清廢人員及時清理,所以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人工和各種設施的安排以及使用。”

也正是得益于這一場場測試賽的“小考”,何江海和團隊成員優化了所有場館的清廢服務方案,最終在北京冬奧會第23次副主席專題會議上得到了審議通過——他們團隊也收到了組委會發來的一封感謝信。

“按照約定,我們的服務計劃應該到此為止了。但我們下一步還是會重點關注賽場清廢團隊日常清潔、閉環管理,以及賽後的清廢數據和實際垃圾量的統計,與早期預估的數值進行對比、分析和修正,從而為以後同類型的工作積累經驗。”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方案設計(洗手間用紙都精細測算)8

何江海(左一)。

28歲的何江海也是一個體育迷,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他就守着電視看完了中國軍團的比賽,而如今,他再一次守在電視機前,關注更多的是他設計的清廢服務能不能保證比賽的順利運行。

“我從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就一直從事生态環境處理,如今參與到冬奧會,我也學到了很多,包括細緻的分工以及從設計到運營的機制。”

談起參與奧運對于自己的影響和意義,何江海說的最多的是“學習”——但就是在這樣邊摸索邊學習的過程中,何江海和他的團隊為中國體育留下了一份寶貴的“奧運遺産”:

這份“填補了中國大型場館清廢方案以及有數據支撐的精細預算和補助空白”的清廢服務方案,在“後冬奧時代”還可用于包括杭州亞運會和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等大型賽事之中。

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現将會讓未來的賽事主辦方和場館業主們更好地關注賽場環境甚至是賽場周邊的生态環境。

“在我看來,北京冬奧的意義不僅僅是讓更多人參與冰雪并且關注健康生活,還讓更多人了解清廢的基礎工作,并且在運動的時候也關注環保,這是冬奧更大的價值所在。”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張亮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