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發達和科學的進步,居民的平均壽命逐步增長。但随着年齡的增長,老年病就開始找上門了,而骨質疏松症已經成為困擾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而且當前中國骨質疏松症呈現全民化、低齡化趨勢,預防骨質疏松成為全國熱潮。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7000萬人患有骨質疏松症,其中,四成女性存在患骨質疏松性骨折危險。但是對于如何科學的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很多人都認為隻要簡簡單單的補鈣就萬事大吉。吃鈣片等于治骨質疏松是許多老年人甚至青年人心中潛意識的觀點。
那麼,治骨質疏松真的隻要補鈣就行了嗎?市面上這麼多種類的鈣片該怎麼選擇?為什麼有的人骨質疏松吃了鈣片骨松還是不見好?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骨松補鈣那些事兒。
鈣片有哪幾種
預防骨質疏松首先要人體能夠很好地吸收和利用鈣,保持體内鈣的平穩正常,才能真正預防骨鈣丢失,預防骨質疏松。目前市面上鈣片琳琅滿目好多門類,這讓許多老年人沒了方向,到底怎樣的鈣片才是合适自己的?其實目前合成的鈣片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我們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
首先,市面上最常見的為“碳酸鈣”,這種鈣片含鈣量約40%,人體對這種鈣的吸收率為30%。由于這種劑型的鈣片需要在酸性環境下被溶解、吸收,所以一般人群都可以吃。服用時間最好在飯後立刻服用或者與飯同食,以減少對胃的損傷。
其次就是枸橼酸鈣,這種鈣片的含鈣量較少,但人體對這種鈣的吸收率較高,約為35%。此種鈣片因不需胃酸的幫忙就可以被吸收,适用于胃酸缺乏的患者。
第三種比較常見的是乳酸鈣:這種鈣片含鈣量更少,吸收程度和碳酸鈣差不多,所以如果選擇乳酸鈣,需要多服幾片。
還有就是葡萄糖酸鈣,這種鈣片含鈣量更少,一般不推薦口服。所以,一般中老年人就選擇普通的碳酸鈣就可以了,如果有胃酸缺乏等情況,可以服用檸檬酸鈣等。
飲食補鈣吃什麼
有些老年人相信“藥補不如食補”,所以盲目喝骨頭湯以為可以很快補充鈣質,其實不然。骨頭湯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特别是蛋白質和脂肪,可以做為物美價廉的一般食物,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但單純靠喝骨頭湯則絕對達不到補鈣的目的。
經檢測證明:骨頭湯裡的鈣含量是比較少的,更缺少具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因此,骨質疏松症患者切莫為骨頭湯補鈣的傳言所誤。我們在日常飲食中,牛奶補鈣是最好的,因為它的含鈣量比較高,吸收率也比較好,同時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因素,比如維生素D、乳糖,還有一些氨基酸,都有利于鈣的吸收。但食物性的鈣源種類要盡量多樣化,不要從單一的食物中攝取鈣質。
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除了高鈣食物奶類(酸奶、牛奶等)外,還有豆制品(鹵水或石膏做的豆腐、豆腐幹等)、連骨食用的小魚小蝦、深綠色蔬菜(油菜、苋菜、帶葉的芹菜等)和堅果類食物(榛子、松子、芝麻醬等),都可以适當食用。在服用鈣劑的同時,也要多攝入富含鉀、鎂的食物,如豆類、薯類、綠葉蔬菜等,可以預防鈣排出過多的問題。
過量補鈣誤區
另外一個誤區就是過量補鈣。有些老年人得了骨質疏松非常緊張,所以就大量吃鈣片、喝牛奶,其實這也是錯誤的。
我國營養學會制定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是獲得理想骨峰值、維護骨骼健康的适宜劑量,目前的膳食營養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鈣可以約有400mg,所以不用過于擔心鈣攝入不足,适當補鈣就可以。
在确定補鈣的劑量前,應先來醫院就診,測定患者血鈣、尿鈣水平,結合患者飲食中鈣的攝入量綜合考慮,以防止高鈣血症的發生。指南提示,超大劑量補充鈣劑可以增加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大量補鈣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還有些人總是擔心自己缺鈣,想要預防性補鈣治療,其實在醫學上并沒有這種說法,補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科學補鈣。
補鈣不等于治療骨質疏松,補鈣隻是骨質疏松的基礎治療,光補鈣和服用維生素D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進行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康複治療(主要包括運動和負重鍛煉)和預防摔倒的綜合治療措施。
補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建議從年輕時候就開始補鈣,在青年時期儲備足夠的鈣量,防止老年鈣量丢失,預防中老年骨質疏松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