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脾髒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脾髒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作為免疫器官的重要組成,在維持身體健康的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
現如今,脾虛問題越發普遍,去中醫問診的十有八九是脾虛,畢竟“脾虛百病生”。脾髒是後天之本,運化之源,脾髒一旦出現問題,人體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
脾在人體中起什麼作用
1.儲存血液
索條狀的脾索互連成網,網孔即為脾血窦。循環血液流經脾髒時,少數血液直接注入脾血窦存儲起來。脾髒是人體最大“血庫”,脾髒内很多血窦貯存有大量血液。
2.濾血功能
正常的脾内含有大量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能過濾掉血液中的異物、細菌、抗原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尤其是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闆。
3.免疫過濾功能
脾髒猶如一台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髒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将其吃掉。
4.免疫蛋白和淋巴細胞的制造功能
脾髒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環當中重要的過濾器,能夠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的細胞,特别是紅細胞和血小闆,脾髒還可以産生淋巴細胞。
脾虛的誘發因素
1.生活不良習慣
身體器官隻有得到重複的休息,才能保持正常的功能和運轉,熬夜等不良習慣很容易造成脾受損,出現脾虛。而且脾害怕寒涼,經常吃寒涼的食物或者不注意保暖,就容易導緻脾虛。
2.飲食不當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節制、不規律,或者過量食用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容易損傷脾陽,使得中焦陽氣溫煦功能減弱而導緻患者出現脾虛。
患者通常可表現為食欲不振、飲食減少、腹脹、進食後腹脹明顯、便溏等症狀。
3.疲勞過度
疲勞過度的人,身體會長時間的處于精力缺乏狀态,人體在白天消耗陽氣和體力。若是持續性的沒有得到休息,就會造成氣虛體弱,氣虛引起飲食不振,飲食欲下降便會造成脾虛。
4.暴飲暴食
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很多人為了忙于工作或是學習,忘記吃飯。在感覺到饑餓以後,又會吃得太飽,這種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會傷害到人體脾氣,引起脾虛的發生。
脾虛的人,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這時候或需補脾了
1.大便異常
一般脾虛的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因為脾胃虛弱會導緻胃腸道供血不足,從而使腸道代謝能力下降。
攝入食物之後無法被正常消化吸,就會堆積在腸道當中造成一系列腸道不适症狀,大多數患者以大便幹結和便秘為主。另外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大便溏稀以及大便不成形的症狀。
2.手腳冰涼
脾虛的人會有足寒的症狀也是十分常見的。因為脾虛患者身體相較來說是比較虛弱的,脾虛會導緻患者身體營養吸收失調。
從而患者體内就會氣血不足,那麼抗寒能力也會相對減弱。所以脾虛不僅容易造成患者手腳受涼,還會經常會出現血液循環不暢的問題。
3.臉色泛黃
一個人皮膚狀态的好壞,大部分都是人體脾髒決定的,也就是說你的脾髒功能強大,皮膚狀态就紅潤有光澤。如果皮膚總是泛黃,那麼有可能就是脾髒出現了異常。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脾髒會影響你的消化系統。導緻身體當中的營養和水分,沒有辦法及時地輸送到你的皮膚上,會影響臉色。
4.舌苔發黃厚膩
判斷是否脾胃虛弱,日常還可觀察舌頭。一般正常健康人的舌頭是紅潤潤的,有一層薄薄的舌苔,并且沒有什麼雜質,很幹淨。
而脾虛的人舌頭舌苔厚膩,顔色發白或者發黃,舌面看不出紅色。而且舌頭的邊緣也不光滑,像鋸齒一樣的形狀,這是因為脾虛導緻人體的濕氣太重。
5.食欲下降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内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饑餓感,吃了東西後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6.精力不足
脾虛會導緻患者整個人的精力變差,在吃完飯之後感覺整個人都“電量耗盡”了。
因為身體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消化食物了,無法保證大腦的正常供血。并且在同樣的工作強度下,做到一半就感覺十分疲累,需要休息。
如何調理脾胃?
1.勞逸結合
如果有脾虛的問題,在生活中重視個人的休息情況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長時間缺乏休息,會導緻身體變得越來越差,也會直接影響到脾虛的治療效果。
所以,建議大家在生活中,多多注意個人的休息情況。堅持早睡早起,這樣才能讓脾虛的問題得到調節。
2.改變生活習慣
脾胃虛寒從很大程度上來講,都是因為生活習慣所引起的。因此,必須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緩解脾胃虛寒的症狀。
首先在生活中不要抽煙,而且要少喝酒,盡量少吃辛辣、油膩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少喝碳酸飲料。如果生活中出現的腸胃不适的症狀,一定要及時治療,并且一定要堅持吃早飯。
3.多加運動
動則生陽,陽氣就會跟着活躍起來,包括脾陽。脾虛的人适合各種運動,如慢跑、登山、跳舞、瑜伽、遊泳等。
而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适的運動,堅持鍛煉對脾胃的保健非常有益。飯後散步有助于消化,這也是滋養脾髒的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