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已近在咫尺,目前各學校的課程均已結束,考生進入最後的自由複習時間。在最後這四天備考及三天考試時間裡,考生與家長應該如何正視焦慮、緊張與壓力呢?考生可以怎樣調節心情,以最佳狀态迎接高考呢?
耀華·微力量複讀學校執行校長、湖南源動力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湖南強師教育集團創始人暨總校校長、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周延前是我國落地派人力資源專家,近年來他專注于教育事業,已為上百名學困生提供心理輔導,幫助這些考生正視高考,激發出内在潛力與能量,取得各自理想的高考成績。
結合經手的各類案例,周延前直言:“如果考生面對高考感到有壓力并且焦慮,根本原因是缺乏源動力。”在此基礎上,他認為考生的過于緊張與焦慮情緒,一般來自于對自己不滿意、學習上遇到棘手難題、對成績期望值過高等,還有的考生對同學或朋友關系比較敏感,擔心考得不好被同學或朋友瞧不起等。
那麼,如何在距離2022年高考還有四天的情況下正确緩解過分緊張與焦慮呢?周延前首先否定了隻會對考生說“不要緊張”的做法,認為這是一句“正确的廢話”,表示還是要從幫助考生建立内心的源動力着手。
“源動力首先源于師,就是考生要相信老師,相信老師所教的知識足夠應付高考。”周延前坦言:“其次,源于相信自己的知識儲備。很多學生缺的是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這個時候不建議再拼命刷題或深夜苦學,這些基本上是無效的。”
在建立自信的同時,周延前認為更重要的是,考生與家長要有合理的升學目标。他說:“不要總想着上一所什麼樣的大學,而要明确‘我是祖國的中學生’,我讀書的目的是為祖國繁榮昌盛、為民族建功立業。抱有這樣的思想認識後,大家就會發現沒有最好的名校,也沒有最差的大學,隻有适合于自己的大學。”
與此同時,周延前建議考生在做升學選擇與規劃時,以專業選擇為主要因素,如果對未來有些茫然,不妨想想自己七歲以前的夢想是什麼,然後堅定地學習,将所學領域做透、做精、做尖。周延前還希望考生們牢記“天生我材必有用”,因為國家在發展中各行各業都需要高精尖人才。
對于緩解過于緊張與焦慮的情緒,周延前還想對所有考生說:“考前把高考當回事,認真學習,考試時就不要把高考當回事了,你越把它(高考)當回事,它(高考)就越不把你當回事。”
此外,周延前建議考生們這幾天早睡早起,保持規律作息和健康飲食,在複習中多總結各科目的規律,他認為:“總結能幫助考生在高考中發揮最佳水平。”
時值端午節假期,接下來的幾天不少考生與家長會在家裡共同度過,周延前也向家長提出建議,那就是:“在考前不要和孩子談高考,可以聊一些家庭與生活的輕松話題,讓孩子更加輕松自如地走進考場。”
潇湘晨報記者李楠 通訊員李建勝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