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與交換機
計算機網絡往往由許多種不同類型的網絡互連連接而成。如果幾個計算機網絡隻是在物理上連接在一起,它們之間并不能進行通信,那麼這種“互連”并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此通常在談到“互連”時,就已經暗示這些相互連接的計算機是可以進行通信的,也就是說,從功能上和邏輯上看,這些計算機網絡已經組成了一個大型的計算機網絡,或稱為互聯網絡,也可簡稱為互聯網、互連網。 将網絡互相連接起來要使用一些中間設備(或中間系統),ISO的術語稱之為中繼(relay)系統。根據中繼系統所在的層次,可以有以下五種中繼系統:
⒈)物理層(即常說的第一層、層L1)中繼系統,即轉發器(repeater)。
⒉)數據鍊路層(即第二層,層L2),即網橋或橋接器(bridge)。
⒊)網絡層(第三層,層L3)中繼系統,即路由器(router)。
⒋)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橋路器(brouter)兼有網橋和路由器的功能。
⒌)在網絡層以上的中繼系統,即網關(gateway)。
當中繼系統是轉發器時,一般不稱之為網絡互聯,因為這僅僅是把一個網絡擴大了,而這仍然是一個網絡。高層網關由于比較複雜,目前使用得較少。因此一般讨論網絡互連時都是指用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互聯的網絡。
大家可以這樣認為,交換機可以将多台電腦連接起來,與交換機互連的電腦本身則具備了互相通信的功能,組建成了一個内部局域網,但需要訪問互聯網還需要有網絡支持,因此交換機一端需要連接到路由器,路由器即可實現交換功能,還可以撥号,實現寬帶連接,并将寬帶資源分配個交換機使用,這樣就實現了多台電腦共享上網。
概括的說,其實路由器既有路由功能,具備網絡中繼系統,同時還具備交換功能,路由器除了WAN端口,其它四個端口相當于交換端口,路由器用于WAN-WAN之間的連接,可以解決異性網絡之間轉發分組,作用于網絡層;而交換機一般用于LAN-WAN的連接,交換機歸于網橋,是數據鍊路層的設備,有些交換機也可實現第三層的交換。路由器的功能要強于交換機,但價格相對昂貴,速度沒有交換機快。 以上介紹的隻是我們常用到的一些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區别,對于一些比較高端的企業級産品,尤其是第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功能要比以上介紹的強的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