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城市郊區邁向城市新中心,創新創業正在重新定義江幹。
“我創業的第一桶金來自江幹,沒有區委、區政府的扶持,就沒有我創業的成功。”5 月30 日下午,在江幹“燃雙創、揚風帆”十佳創業典型人物表彰大會上,杭州物盡其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毅激情澎湃的演講,引來掌聲陣陣。
5.6 萬家民營企業,4.4 萬個工商戶,149 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與改革開放同頻共振的四十年,江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雙創”成績單,創新創業也正在重新定義這片熱土,吸引着無數青年人前來觸摸夢想。
向江來,成就将來。從菜地走向CBD,江幹以“放水養魚”的長遠思維,不斷向改革開放要動力,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活了創新創業的一池春水。
聚焦數字時尚和智造融合,錢塘智慧城打造成為杭州東部一流創新發展平台。
搭建平台謀轉型
“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3月26日,中芬科技産業園落戶錢塘智慧城,這是浙江首個芬蘭人才和技術轉化平台;4月10日,世界電商巨頭亞馬遜将全球首個跨境電商園落戶江幹,為杭州中小企業“出海”賦能;5月16日,墨西哥中國中心在江幹開園,将把更多墨西哥的優勢技術引入中國市場……如今的江幹,已成為杭州東部的創新創業中心,散落在全域的28個創新平台,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将時針撥轉到20年前,彼時的江幹是杭州有名的“菜籃子”,各類批發市場日漸崛起,但和“創新創業”四個字還搭不上邊。跨入新千年,杭州作出“城市東擴、旅遊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的重大部署,江幹面臨城市發展定位的重要改變——由城市郊區邁向城市新中心,這也決定着江幹的産業轉型之路标準更高,搭建創新創業平台被提上日程。
2001年7月27日,《浙江日報》刊發一篇題為《江幹科技經濟園一舉引資逾五億》的新聞,文中這樣描述:杭州江幹科技經濟園首次入園項目簽約儀式在杭州灣大酒店舉行,啟動僅半年的江幹科技經濟園一舉引進項目14個,投資總額達5.57億元,成為杭州又一塊高新技術産業高地……這是江幹在搭建創新創業平台上的首次探索。
但和大多同類園區一樣,為了快速聚集園區人氣,江幹科技經濟園也經曆了數年的發展陣痛,承接了大量低散亂的搬遷企業,導緻園區發展後勁不足。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
為了助推江幹科技經濟園轉型升級,江幹開出新的藥方,通過引入和培育更多的創新平台,孵化有前景的企業項目,讓江幹科技經濟園一舉撐過了陣痛期:2005年,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與江幹區人民政府共建大學科技園;2009年,江幹在江幹科技園打造東方電子商務園;2014年,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入駐……在平台引領下,江幹科技經濟園進入快速發展期,走出了巨星、奧的斯機電、祐康等一大批名企。
但創新創業,隻有一個支點不夠,需要多點并行,串珠成鍊——2015年7月8日,杭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上,杭州提出要打造“兩區三城九鎮三谷”,第一次有了“錢塘智慧城”的提法,與改名前的江幹科技經濟園相比,應運而生的錢塘智慧城定位更明确:聚焦數字時尚和智造融合兩大産業,打造成為杭州東部一流創新發展平台。
不止錢塘智慧城,江幹還打造了錢江新城和丁蘭智慧城兩個創新平台,形成“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創新格局。
在錢江新城,浙江股權交易中心、浙江金融資産交易中心等40餘家省市級金融機構相繼落戶,集聚了微軟、寶馬等衆多世界名企的區域總部,伴随7.5平方公裡的錢江新城擴容區建設全面啟動,這裡将成為金融中心、總部中心和商貿會展中心;在丁蘭智慧城,西子智慧産業園、啟迪協信科技城、杭鋼大健康産業綜合體相繼開園,三大核心平台将成為智慧産業的集聚區。
錢塘之星創業創新大賽已成為杭州獎勵力度最大的創業賽之一
敞開大門引人才
變戰略機遇為競争勝勢
特别優秀的可獲得1500萬元資助資金,享受三年最高1500萬元銀行貸款的全額貼息,連續三年最高1500 平方米辦公用房50%租金補貼……打開“錢塘之星”第四屆創業創新大賽官網,我們從這
一組“紅利”中就能深深感受到江幹求賢若渴的決心與誠意。
正如江幹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所言,作為杭州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标志性區域,江幹是杭州擁江發展的主戰場和主陣地,把戰略機遇的優勢轉變為城區競争的勝勢,最關鍵的要素就是人才。換句話說,人才已成為江幹區域發展的第一資源,産業蝶變的第一動力。
作為杭州唯一的綜合性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過去三年,江幹以《建設杭州市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若幹意見》為核心,先後出台了包括百人計劃、衆創空間、市場化引才和人才國際化等一系列政策,不斷突破機制和政策瓶頸,讓人才真正體會到“創業最好的時代”。
十域科技創始人徐強在落戶江幹前,就收到了幾十封來自世界各地的邀請函,用“争搶”二字來形容并不為過,但最終還是被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福利吸引而來。“不僅注冊公司、落實場地等細節都不需要操心,我還獲得了辦公場所租金全免的福利,員工還住上了人才公寓。”徐強笑着說,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十域科技的數字化産品已覆蓋杭州所有的商業綜合體。
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
比傳統雷達設備小一萬倍、像砂粒一樣小的微波光子雷達成像芯片,你見過嗎?這是江幹軍民融合建設的最新成果平台。2017年,響應中央及省市号召,江幹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聯手,打造浙江長三角軍民融合産業園。杭州光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餘岚帶着項目來了,由其牽頭研制的微波光子超寬帶成像雷達原理樣機,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餘岚介紹說,“區裡出台了住房、入學等多項優待政策,幫助高層次技術軍官在産業園内就業創業。”在浙江長三角軍民融合産業園,已有10位人才順利成為杭州市BCD 類高層次人才——打造特色平台集聚人才,成為江幹人才強區的重要經驗。
除了本土人才,江幹亦面向世界伸出橄榄枝。比如全市首家人力資源産業園——智谷人力資源産業園開園五年,産業園先後引進美世咨詢、德國闊博等30 家國際人才服務機構。
江幹區的企業引進培養市“521”及以上高層次人才的,最高可獲得80萬元引才資助;企業、機構投資建設和運營人力資源産業園區的,經認定可給予最高200 萬元的建園資助和每年50萬元的運營資助;獲得人才強企示範單位稱号的,給予5萬元資金資助……在人才招引的道路上,政府也不再單兵作戰,市場主體亦加入其中。
錢江新城聚集了7000多家企業,是杭州樓宇經濟的重要集聚區。
“四個甯可”做服務
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
快魚服飾需要2 萬平方米的倉庫基地、君時時裝有融資需求、飛魚工業設計希望在研發投入和人才引進上得到更多支持……每周一,在錢塘智慧城,企業服務部部長蔡祺都會收集65 位網格員上周走訪的“成果”,這是整個部門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65 位網格員就是店小二,為企業送服務、送政策、解問題,小到公司注冊,大到産業提升,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但累也并快樂着。”蔡祺笑着說,過去一年,聚焦與企業切身利益相關的每個細節,錢塘智慧城管委會已走訪550家重點企業和平台,搜集并解決各類問題270餘個。
改革開放四十年,江幹實現“從農業強區到市場大區,從市場大區到民營經濟強區,從民營經濟強區到城市化新區”的三大跨越,背後離不開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今年年初,江幹區委提出“四個甯可”的服務導向,以“甯可财政緊一點,也要擠錢減負擔”為例,強調在政策、用地、人才等方面優先滿足企業需求:隻要是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要素,必須優先配置;隻要是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服務,必須優先保障;隻要是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配套,必須優先到位。
在錢江新城所在的四季青街道,84幢樓宇聚集着6000多家企業,為了讓樓宇店小二的服務更專業,從今年開始,四季青街道專門編寫《标準化服務手冊》,細化服務内容,形成“管家式服務”。
“服務更加細緻了,拿前期服務來說,内容就有場地裝修、用人指引、服務外包等衆多内容,擔子也更重了。”34歲的樓宇店小二張丹告訴筆者,每隔兩天,她就會走訪一趟所負責的迪凱國際中心和華聯時代大廈,為重點企業建立服務檔案,及時把脈和細分新情況新問題。在錢江新城,像張丹這樣的樓宇店小二共有57位。
“四個甯可”迅速變成了拉直問号的服務暖流——針對員工為每天上下班的“最後一公裡”而焦慮,江幹在錢塘智慧城開通地鐵站到園區的免費接駁巴士;針對技工人才租房難,江幹推出2100 多間藍領公寓,隻需千元便可租到設施齊全的新房;成立鳳凰谷上市企業聯盟服務站,中信證券、國信證券等專業金融“智囊團”,為拟上市企業提供菜單式幫扶……這一大波暖心的舉措,讓更多項目來到江幹,留在江幹,收獲在江幹。
“我們将持續打造最優營商環境,關注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讓企業放下顧慮、甩開膀子,在市場競争中輕裝上陣。”江幹區委主要負責人說。
浙江新聞 創客說
海歸創業代表、杭州數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田野:江幹是我的“第二故鄉”,讓我觸動最深的是江幹願意和每個創客共成長,不急于追求企業一時的發展,特别是在企業低谷的時候,政府給了我走出逆境的信心,歡迎更多異鄉人來江幹創業!
小微企業代表、杭州遛馬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莫杭強:江幹是創新創業的熱土,為了幫助初創型企業紮穩腳跟,不僅連續三年補貼房租,還提供法律、人力資源等培訓服務,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這片土地。
轉型升級代表、杭州新禾聯創公園總經理季建星:我父親制造電子元器件設備,我瞄準的是社區型創客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帶來的機遇,讓我們父子主動求變,政府完善的扶持政策給了我們求變的底氣。
草根創業代表、杭州南訊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碧勇:9 年時間,我們在江幹茁壯成長,從郊區的一間出租屋發展到400 人的企業規模,我們的發展曆程得到區委、區政府的全程關注,我期待
未來和這片土地碰撞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