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評測了售價2000多的WIFI6路由器,說實話産品的目标客戶都是信仰粉。
其實更多的人在路由器上并沒有那麼多的預算,反而有很多人希望能用200元以下的價格買一台好用的WIFI6路由器。
正好新華三在八月底發布了一款僅售169元的入門級WIFI路由器NX15,我就搞了2台來做個深度評測。
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顔值高,信号不弱,Mesh體驗超級好。
中端WIFI6新華三BX54的深度評測在這裡:
600元價位最強WIFI6?H3C BX54 路由器深度評測
一、外觀與關鍵配置解析1.1 外觀與開箱NX15隸屬于華三的魔術家系列,采用經典的H3C Logo紅白配色。
包裝上「力所能及」和「立竿見影」兩個成語精确的概括了NX15的特性:立式造型,适合小戶型:
包裝内除了路由器本體和電源适配器,還随機送了一條超5類網線:
新華三NX15的整體顔值還是可以的,白色簡約立式造型即與家居百搭,而且也不占擺放空間,擠一擠哪裡都能放:
路由器背面有大量的散熱栅格。
3個千兆LAN口和1個千兆WAN口位于底部,電源接口旁是MESH/WPS和複位三合一按鈕:
機器厚度大約1.5厘米,算是比較纖薄的。
路由器頂部也有3處開孔輔助散熱:
外觀介紹就到這裡,我們一起來看NX15的關鍵配置。
1.2 關鍵配置解析型号NX15代表整機1500Mb的最大速率,也就是2.4Ghz 300Mb,5Ghz 1201Mb。
沒錯,2.4G頻段使用的是WIFI4,而5G頻段使用WIFI6,這種方案在我6月份評測的烽火U1500上也用過,我個人認為作為入門級路由器來說,還是比較合理的。
當然了,目前1500Mb的解決方案市面上隻有一種:瑞昱(Realtek)RTL 8197(F或者H) RTL 8832BR的組合。
瑞昱RTL 8197H 處理器,單核1Ghz頻率,集成2.4G射頻,支持2x2 MIMO,最高速率300Mb;
NX15的5G射頻模塊采用RTL 8832BR,内置FEM,最高支持80Mhz頻寬和2x2 MIMO,可以提供1201Mb的最高速率。
在2.4/5G 前端射頻放大上,NX15全部使用射頻芯片内置的放大方案,沒有外挂FEM。
所以這兩台機器的無線信号覆蓋表現我也會在第三章詳細對比。
配置詳表供參考:
知乎@仙魚 |
型号 |
備注 |
處理器 |
RTL 8197H |
1Ghz頻率,集成2.4G射頻 |
5G射頻 |
RTL8832BR |
最高1201Mb速率 |
千兆交換 |
RTL8367RB |
/ |
内存 |
128Mb/ |
/ |
我使用的是移動千兆寬帶,下行千兆,上行限速130Mb。
測試時光貓橋接,華三NX15撥号,電腦有線連接路由器,并且使用浏覽器打開運營商自建的測試網站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下行速率已經跑到了940Mbps的理論極限速度,上行也跑到了100Mbps,時延、抖動和丢包率三項指标也都正常。
同時,我也測試了下千兆局域網的速度,上下行速率均能跑到940Mbps左右。
三、無線信号與速率測試3.1 測試準備與環境幹擾情況:測試時5G頻段無線環境很幹淨,測試頻段沒有-85dBm以上的同頻幹擾。
測試時,5G頻段使用5.2Ghz的44号信道作為中心頻點,開啟80Mhz載波帶寬。
測試會有誤差,且結論僅對本次測試負責;
路由器放置在客廳電視櫃,三面無遮擋,離地距離50厘米。
從AX200無線網卡的打點圖來看,華三NX15的覆蓋能力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
所有的點位平均信号強度都大于了-60dBm,這個表現甚至已經接近了五六百元的終端WIFI6路由器。
尤其是隔了兩堵牆的E點,最強信号居然能穩定在-60dBm:
華三畢竟是商用WIFI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射頻上的技術積累确實比較強。
當然了,信号強并不代表無線速率就會快。
NX15在各個測試點的表現如何,與物理配置極其接近的烽火U1500之間到底誰更勝一籌,我們一起來看。
3.3 對比烽火 U1500
百元WIFI6路由器值不值得買?烽火U1500深度評測
先來看AX200網卡(Thinkpad X13電腦)的表現。
從信号電平來看,華三NX15的表現要比烽火U1500好一些,在A點和E點都領先了9個dB。
-60dBm以上,華三NX15在下行速率上要比烽火U1500略好些,但上行速率上略遜些;
-60dBm以上,得益于高協商速率,NX15的表現都要好于U1500:
iPhone 13Pro測試下,A、B兩點:
信号較強時(-60dBm以上),華三NX15和烽火U1500的表現五五開。NX15在下行速率上略強些,U1500強在上行。
不過在-60dBm以下,烽火U1500吃了信号弱的虧,協商速率會低一些,所以在速率會落後NX15一截。
華三BX54差不多也是這個情況,同類型産品中BX54在邊緣場景速率上也是遙遙領先。
華三在無線WIFI射頻優化上确實有不少技術沉澱。
四、Easy Mesh組網華三NX15支持Easy Mesh組網,組網體驗是我用過所有路由器中體驗最好的。
華三NX15的有線/無線Mesh都支持主路由和AP組網,其中有線模式組網是我見過最方便的:
主路由模式下,子路由WAN/LAN口連接主路由LAN口;
AP模式下,子路由LAN口連接主路由LAN口;
其他的什麼都不需要操作:等幾分鐘,Mesh就自動組好了:
無線要多做一步,當主路由發起Mesh組網後(軟件發起Mesh或者點擊背面Mesh按鍵發起),需要及時在子路由上按一下Mesh按鍵,這樣大概1分鐘左右就能完成組網。
無線Mesh時,子路由的前面會有WIFI圖标,并且顯示當前信号質量。
4.2 有線Mesh和無線Mesh的區别如果有條件,還是推薦有線Mesh方式。
我實測了下:在子路由旁使用筆記本測試(信号大約-20dBm左右,非常強)
無線Mesh僅能跑到400Mb左右,而且局域網時延将近20毫秒;
有線Mesh可以跑到800Mb以上,局域網時延僅有6毫秒。
4.3 漫遊測試Mesh組網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無線漫遊,這直接影響到我們使用WIFI的感知。
華三NX15在漫遊上表現極佳,無論是有線Mesh還是無線Mesh,漫遊切換都非常順暢,而且時延控制在30毫秒以内,是我測試過路由器中體驗排行前三的:
另外,組完Mesh後在主路由中是能夠直接設置子路由的信号強度的,便于我們設置兩台路由器間的漫遊帶:
雖然NX15的Mesh做的非常好,但還是有兩點要注意:
第一是,雖然NX15支持Easy Mesh異品牌組網,但Easy Mesh其實每個廠家多多少少都有些許差别,所以可能有兼容性問題;
第二是,NX15與自家的BX54、NX54等10月份的固件才支持。
五、 固件特色BX54評測時我也說過,華三的固件中規中矩,穩定性不錯,但可玩性一般。
在NX15上,固件整體變好看了,雖然功能性上與華碩的距離還是挺大的,但也有不少亮點:
點亮一:自帶IPTV設置
這個功能對于弱電箱到電視僅有一條網線的用戶是個福音,隻需要在NX15裡設置好IPTV的VLAN就可以了,不需要從光貓再拉一條網線去機頂盒:
點亮二:UU加速器
可能是華三與網易簽了合作(畢竟都是杭州的公司嘛),感覺華三全系路由器都内置了UU加速器,就連最入門的NX15也不例外,對于主機聯網玩家确實是個福音。
六、總結與購買建議新華三的NX15是我非常推薦的路由器,便宜,夠用,各方面足夠出色。
雖然定位隻是80/90平米的空間,但實測100平米左右用的也挺好。
那麼NX15到底适合那些人?
一方面是适合500Mb寬帶以下,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完全可以當成主力路由來用;
另一方面是家裡已經有了BX54/NX54,部分區域還有弱覆蓋的區域,把NX15當成Mesh節點來用。
如果你追求更好的體驗和更高的速率,并且願意為路由器投入五六百元,那麼可以考慮更好的BX54:
性價比稍高一點的,可以選擇NX54(信号和速率略差于BX54)。
本文由「仙魚」原創,首發于知乎和今日頭條,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