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論語教育觀

論語教育觀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6 18:13:59

論語教育觀(論語教育智慧聞一知十)1

《論語》教育智慧:聞一知十,教學相長

《論語》感悟(八十四)

文/王營

原文:5.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譯文:5.9 孔子對子貢說:“你與顔回相比,誰更強一些?”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與顔回相比呢?顔回聽到一件事,便可推知十件事;我聽到一件事,僅僅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我與你都不如他。”

感悟:子貢也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之一。有一天孔子問子貢:“你與顔回相比,誰更強一些?”子貢的回答一則說明他有自知之明,謙虛好學;二則說明做學問要以顔回為榜樣,學會聞一知十,舉一反三。孔子肯定了子貢的觀點,并非常謙虛地說:老師我也趕不上他呀!我們都應該向顔回學習。

這一則簡短的對話,揭示了教育教學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即“聞一知十”和“教學相長”。何謂“聞一知十”?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學會了一個知識點,可以由此散發開來,通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考,掌握與此相關的更多知識,并能靈活運用這一知識綜合解決許多現實問題。比如學習了數學上的一個定理或公式,圍繞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設計許許多多的變式訓練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能夠聞一知十的學生,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不能聞一知十的學生,則缺乏思維的綜合和變通能力,同樣的問題,改變一下說法,或者颠倒一下順序,就會束手無策。

論語教育觀(論語教育智慧聞一知十)2

“聞一知十”即是一種思維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我們承認,由于學生先天秉賦的差别,在不同學科的學習中這一能力會表現出很大差異,有的學生在文科學習中能做到“聞一知十”,有的學生則在理科學習中善于融會貫通。但是,我們要相信,由“聞一知二”并非不能過渡到“聞一知十”,因為能“知十”的前提是“知二十”或者更多,隻要我們引導學生多積累知識,讓學生見多識廣,并在教學中長期堅持這方面的思維訓練,學生的頭腦就會越用越靈,“聞一知十”的能力也會越來越高。

關于“吾與女弗如也”,有人曾翻譯為“我同意你的看法,你是不如他。”這是望文生義,曲解了聖人的本意。我們常說:“有狀元徒弟,不一定有狀元老師”,韓愈也曾說過類似的話:“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既然弟子在某些方面勝過老師,老師為什麼不能向弟子學習呢?因此,孔子是在告訴我們,教和學作為矛盾的雙方,應當互為促進、教學相長、共同提高。

論語教育觀(論語教育智慧聞一知十)3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看到自己每一個學生都超過自己,取得比老師更大的成就,并以學生取得的成就而自豪,聖人孔子深谙此理,何況我們都不是聖人?尤其是在當今時代,随着互聯網等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和信息的更新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态勢。

有些時候,教師掌握的知識和信息不如學生多,也不如學生新,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遇到這種情況,當老師的就要暫時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凡是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向學生當面請教,這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至少說明教師尊重學生、尊重真理,最終把事情搞清楚了,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提高。相反,若固執已見,堅持把錯誤的知識教給學生,等學生将來發現老師騙了他,丢人的反而是老師自己。

學習目的是彌補自己知識和經驗方面的不足,許多時候教師都在扮演着“聞道在先”的角色,當學生在某些方面超過自己、并向老師提出疑問時,老師确實有點抹不開面子。靜下心來想一想孔子和子貢的這番對話,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優秀教師面對學生時的開心和坦蕩,他為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感到驕傲,這是一名智慧型教師對待學生應有的态度,也是為師者的一種心胸和氣度。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如果每一名教師能以這種态度對待學生、對待同事、對待自己,孜孜以求地探求教育教學的規律,實事求是地研究教育教學内容,教育的理想何愁不能變為現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