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像一隻驚鴻踏着兩千五百年的積雪飛來,被我們對古風文字的感動所崇拜,被我們無比高漲的熱情融化成一串串水珠,又彙集成一條條溪流,以不同的姿态流進當代文化之中。
相信每一個熱愛古詩詞的人都對它熟稔于心,都對它贊賞有加,但少有人知的是,《越人歌》在先秦民間詩歌界擁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大家都知道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是《楚辭》,代表了春秋戰國時代詩歌的最高水平。而《越人歌》作為中國最早的翻譯作品,它與楚國其他的一些民間詩歌一起構成了《楚辭》的藝術源頭。
正因為《越人歌》擁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又寫得如此精彩,所以才能流傳至今仍為人吟詠傳唱,尤其在熱戀的男女之間,這兩句詩簡直就是高頻表白情話。然而遺憾的是,《越人歌》本就是古越語的翻譯作品,假如我們以古越語本義來欣賞,恐怕就沒人再敢用它來表白了。
這首詩誕生的曆史背景是這樣的。周成王當政時期王室衰微,給了各諸侯茁壯成長的機會,楚人觀察局勢,發現向西沒什麼價值,向北或向東都是勁敵,隻有向南挺進,才有機會發展壯大。而南方的理想國正是揚越所在之地。
楚國攻下揚越後,并沒有對原始居民趕盡殺絕,而是采取安撫政策,與之和睦相處。久而久之,楚人的到來沒有改變揚越人的生活,他們仍然可以發展自己的文化,繼承自己的習俗,久而久之,他們開始支持楚人的統治。
楚靈王執政時期,其弟子皙亦有封地,子皙曾在初至封地時舉行過舟遊活動,一來宣示權力,二來讓當地的越人認識一下新的領主。當子皙踏上飛舟開始巡遊,一名越人歌手突然現身,為其演唱了一曲贊歌,這首歌就是《越人歌》。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當然,子皙是聽不懂越語的,他身邊的随從翻譯了歌曲大意,寫成了這首詩。子皙聽後非常感動,認為這是肯定自己領主權的行為,所以他雙手扶着這位越人的雙肩,又将一席秀美的綢緞披了上去。
那麼,《越人歌》的古越語版本是什麼樣的呢?西漢劉向的《說苑》一書中記載了古越語的32個字:"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随河湖。"
大意是:歡樂的夜晚啊,我很害羞,但我很善于搖船。搖船渡江,多麼開心!鄙賤的我,承蒙王子賞識,我對你的傾慕隐藏在河湖深處。顯然,這是赤裸裸的恭維話,說得直接點就是拍馬屁,可是被翻譯成楚語後,卻就變了味道。
我們熟知的《越人歌》,後三句翻譯過來是這樣的:能夠結識王子,使我心緒紛亂。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枝丫,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道我的心意。從原先的拍馬屁一躍升華為表白金句,成了男女之間的情話了。
《越人歌》情感的轉化,與它本身所使用的藝術手法不無關系。"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個經典的比興句,這種"A有B兮B有C"的句式在《詩經》中運用比較普遍,收到的效果也非常顯著。"枝"與"知"諧音雙關,與下句的"君不知"相呼應。
人們更願意相信,這樣動人的文字,這麼有力的情感,是用來表達愛情的,而不是一個臣子對一位君王的奉承話。遺憾的是,它的既定曆史事實如此,至于成為愛情裡的良辰美景,都是後世美好的幻想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