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搖籃——三岔河口的成長史。三岔河口今昔共有兩地。舊三岔河口位于天津城東北隅今獅子林橋附近。因南、北運河在此合流注入海河而東流奔海、三水相彙處呈丁字形,故名三岔河口。
據《天津衛志》記載:“三岔河在津城東北潞、衛二水彙流,潞水清、衛水濁,彙流東注于海”。潞河即北運河,衛河又名禦河即南運河。說三岔河是天津的搖籃并非誇張,因為在遙遠的古代,黃帝一個部落生活在天津,原是渤海的一個民族。不知經過了多少年的演變,北方平原的大小川渠,彙流成為上面所說的潞、衛二河,再合流注入海河,奔騰東去,直洩海門。
早在公元608年,隋炀帝開通大運河的永濟渠即黃河北連沁、淇、洹諸水,而至天津白河入海,三岔河口既已成為航運要道。唐宋以後逐漸形成碼頭。金取遼、宋之地後,于1153年遷都中都,中都就是現在的北京。利用河北平原的河流組織漕運,并于1214年在此戎兵設寨,從而又使這裡成為軍事要地,時稱直沽寨。因其位于海河承留處,所以又稱直沽。此後又有大直沽、小直沽和三岔沽等聚落相繼出現。元代海運興起,三岔河口成為轉運中心。同時開辟鹽場,設竈煮鹽,糧倉,鹽坨遍布海河兩岸,因而聚落迅速擴大。漁夫,船夫,竈戶、士兵是當時的主要居民。到1316年,那裡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城鎮。到了1368年,朱元璋派遣大将軍徐達率馬步舟師25萬人北伐。徐達沿大運河水路兩路北上,到達并攻占元軍重鎮——三岔河口,時稱海津鎮,進而占領漕運儲糧重鎮河西務,攻入大都,終使元朝滅亡。
朱元璋派人疏通大運河後,水路運輸更為發達。商業、手工業也随之發展繁榮起來。三岔河口一帶諸垆相接、雲幡挂日、店鋪林立、客商雲集,成為天津當時最繁華的地方。所以當時人們稱贊說“沽上人間千萬戶,繁華風景小揚州”。1398年朱元璋死後,鎮守北平的燕王朱棣為奪取皇位,于1400年舊曆11月率兵從三岔河口建造的浮橋渡河南下,又從那裡派船到滄州,回師後朱棣因由三岔河口渡河而取得勝利,遂将海津鎮命名為天津。不久,朱棣打敗朱允炆奪得皇位後,因直沽是海運商船往來要沖,便于永樂二年另在三岔河口西岸築城設衛。明代詩人李東陽有詩雲:“二水攜同海,孤村合抱城”,區區十個字如實地描繪了當年三岔河口與天津城的地理形勢。
後來三岔河口附近古迹廟宇建築越建越多,風格各異,蔚為奇觀。北岸有望海樓、望海寺、重喜觀、海潮寺、禮拜寺、玉皇廟、三元廟。東岸有大佛寺、娘娘廟,玄帝廟。西岸有天後宮,玉皇閣。三岔河口還以盛産紫蟹、銀魚聞名遐迩。
到了清代,直沽的漕運達到了古代的鼎盛時期。三岔河口經常出現:“一日糧船到直沽,吳罂越布滿街衢”的景象。吳罂就是蘇南的陶瓷器,越布就是指浙江的布匹。三岔河口自然而然地發展成為繁華的貿易地方。随着商業的發展,天津的鹽業、工業和手工業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了晚清末年,天津城東北三岔河口是天津一個大碼頭。衛、潞、大清、子牙各河及海運客貨船隻都集中在這裡。河口以西的侯家後便成為當時的繁華中心。
到了20世紀初,三岔河口的位置也有了變化。過去天津海河航道彎曲過甚,支流又多,故有72沽之稱。1901年開始進行治理海河航道裁彎取直的工程,到1923年裁彎取直工程結束,共進行六次。其中第三次1918年,“裁彎取直”工程是在天津三岔河口進行的。從此海河順流而下,卻把三水彙合之處向北推移,于是乃有新舊三岔河口之說。舊三岔河口不複舊觀,昔日河床早已成為一條寬坦的大道,并連接着雄偉的獅子林大街,如今又是海河帶狀公園的起點。至于新三岔河口則另是一番景色,在那裡矗立着一尊漢白玉雕琢的六米高的塑像,一位年輕的母親一手抱着嬰兒,一手承接甘露,飲水思源,用來紀念“引灤入津”的偉大工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