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的瞬間#
有一句話說:“有媽的地方才有家"。
一進臘月門,念慈的心就空蕩蕩的。往年的這個時候,她買完這樣買那樣,滿身是勁地準備着過年回媽家。
可繼父親離世後,母親于前十個月也過世了。“今年過年,我還到哪裡去?還回不回那個曾經的家呢?"
直到農曆小年那天,娘家弟弟給她打電話,讓她和姐夫、外甥一起回家過年。她的眼淚刷地就下來了,所有的精神頭兒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身上。
這個年,念慈過得很快活!
1、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間的血脈親情不能隔斷。
念慈的母親,是在年初時去世的,離别時刻,老人已經說不出話來。她盡最後一點兒力氣,拉過念慈的手,又拉過弟弟的手,把姐弟兩個人的手牽到一起,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老母親沒有說出的話,姐姐和弟弟都清楚:媽媽要走了,扔下你們倆,你們可一定要互相照顧啊……
處理完母親的後事,念慈在家多住了幾天。臨走,弟弟扶着車門說:“姐,媽不在了,你多回來……"眼淚就下來。念慈的眼睛也有些潮乎。
回來後,念慈有事沒事,每個月都要給弟弟打打電話。弟弟似乎也比原來懂事了,主動打電話的時候,也比父母在時多了。
在這個世界上,流着同一父母的血的人,隻有兄弟姐妹。血脈親情,永遠是每個人心底裡,最溫潤、最溫暖的存在。
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棵樹上的枝權;父母不在,兄弟姐妹各自是一棵樹。隻是那深埋在地下的,還是相同的、一生一世也改變不了的根。
2、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間不愉快的往事就忘掉吧。
念慈比弟弟大五歲,從弟弟出生那天起,父母給念慈的愛,就被弟弟奪去了。
念慈記得上小學四年級時,她用自己攢了一個月的零花錢,買了一個淡粉色的非常漂亮的筆記本,可回到家中,被弟弟看見,硬被弟弟搶去,念慈找母親評理,母親卻說當姐姐的不知道讓着弟弟,氣得念慈哭了半宿。
大學畢業後,念慈和愛人在城裡想買房錢不夠,就向父母借了8萬塊錢,後來父母說這個錢不要了,可弟弟說“既然是借的,就得還!"。念慈咬牙申請貸款,如數把錢送到了家裡。父母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最後弟弟覺得事兒不對,又給拿回了五萬。
父母在時回到家裡,念慈也曾和父母說過。可自從父親去世以後,念慈一次也沒有再提起過。
母親去世後,弟弟給念慈打電話,說母親名下有個死期存折,需要所有繼承人簽字公證才能支取,念慈颠三倒四想了三天,還是回去簽字,讓弟弟支取了。
弟弟從中拿出三萬塊錢,說:“姐,當年是我不懂事兒,這錢你拿着吧!"念慈不要,弟弟硬給裝進了包裡。
再以後,弟媳患病來到念慈所在的城市醫院就醫,念慈每天跑前跑後到醫院照顧,弟弟一家都很感動。
念慈想到父母,心裡也很寬慰。
計較,是因為有父母在,我們都還是孩子;如今,我們當孩子的資格已經被那兩個人帶走了,再計較還有誰能評判?還能放在心裡記一輩子嗎?
近親之間的事兒,誰又能捋得直?原諒包容,就是給自己積福。還是“我輕輕地揮一揮衣袖,作别西天的雲彩"吧。
3、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要共同撐起這個共同的家。
母親一周年的祭日,弟弟很早就給念慈打來電話,跟念慈商量祭日的辦法。
弟弟想通知父母雙方的親屬,大家一起祭奠一下兩位老人。弟弟能有這份孝心,念慈心裡也覺得很暖和。
祭日當天,親朋好友來了二十多人。弟弟安排得很周到,大家都很滿意。
酒桌上,親屬們都說父母這一雙兒女沒白養,紛紛誇他們姐弟倆。
弟弟當着衆位親友的面說:“我媽不在了,可我還有姐姐!"曆述了一年念慈幫助家裡的事,并特意站起來敬了姐姐、姐夫一杯酒。
想到冥冥之中的父母,念慈的心裡也很寬慰!
血濃于水。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間需要有一個人,充當父母缺位的角色,或大哥,或大姐,或家庭條件相對好的那個人,不斷創造相聚的機會,把這份親情永遠維護下去。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的人生,也已進入了後半程,互相陪伴的日子,可能就剩下三、四十年。
為了不讓父母雙親的在天之靈牽挂,為了給後代子孫留下和睦相親的家風,請用心用情去珍重、去維系,這份難得的一奶同胞、手足親情吧。
(圖片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