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rt張小玉
日本的鬼怪很多,鬼怪文化也豐富。不過要說集可愛和吓人于一身的“國民妖精”,就要數河童了。
上一期,我們聊到了河童的傳說,今天,我們分析下為什麼它如此受到日本民衆的歡迎。
河童的文化價值
剛才提到了河童因為摸人家屁股被砍下了手,不過它為了要回來,專門還要去道歉和做出補償。不同版本中記載,有的河童不僅誠懇寫下了道歉書,還告訴人類制作靈丹妙藥的配方作為答謝。除此之外,有些河童和人類相處的很融洽,還不時會幫着人類去地裡除草,成為了一方的守護神。所以人對河童,逐漸形成了一種又愛又恨又敬的情感,非常微妙。
遠野市下水道井蓋上的河童
另外,古代社會中安全設施不像今天這麼發達,人們遭受意外的情況非常多,而“溺水”正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不安全。河童的存在,可以警示人們遠離水邊注意安全,畢竟豎一個牌子寫上“溺水危險”遠遠不如“水裡有河童會把你的肛門吃掉所以别去河裡”這種故事更有廣而告之的效果。
《荒川爆笑團》中的河童形象
日本的妖怪學大師柳田國男在1932年發表的《盆過河童談》以及1937年發表的《川童祭懷古》中,提到過河童的由來。他認為河童是水神信仰淪落後,由神變為妖怪的一個典型事例。河童本來是水神,是水中之靈物,它喜歡和人角力,最初應該是和那些所謂“關取”的大力士比力氣。因為川童或山人,他們一定要和這樣的人比力氣,讓他們承認自己的威力。各地還流傳着各種有關河童的傳說,那是因為那些宣傳并必須要證明水神信仰的舊家,仍然與那些古老的由來之說有着密切聯系,不能立刻抛掉這個傳說所導緻的。他說:“妖怪是古代信仰的殘留,人們逐步轉移到下一個信仰之時,它就會出現,去拖(新信仰的)後腿。”
面對河童這樣的妖怪,人類骨子裡的信仰基因,也不允許完全否定和抛棄這樣的傳說形象。河童的存在,也是人類童年文化時代的縮影。
1981年開始的牛久河童祭,祖孫三代在東京街頭遊行祭奠河童
日本大作家芥川龍之介有本經典小說叫做《河童》,通過精神病院23号患者的自述,講述了一段與人類社會既相悖又相似的河童國裡的見聞與經曆。在作家的筆下,河童不再是傳說形象,而是當代獨立社會中一種可以折射光怪陸離現實的隐喻。河童這妖怪,和很多日本傳統鬼怪不同——非但不恐怖,而且有些滑稽。它在某些方面很像人類,卻又像是比人類更低等些的存在。也是因為如此,在小說中重構建的河童社會結構,才讓人覺得是怪誕的、戲谑的。當作者把故事架空在這樣荒謬的“河童國”時,那種辛辣的諷刺和批判,才顯得既鞭辟入裡又不動聲色。
結語“河童的屁”是日語中的一個有趣說法,指的是不值一提或者做起來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明明是個害人的妖怪,可人們還是當它是個可愛的形象不斷提及。又愛又恨又放不下,這就是河童的魅力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