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對于香爐,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香爐起源于何時,尚未有定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儀式感占據着很重要的地位。在遠古,甚至語言和文字還未系統化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注重與上天、神靈、祖先的交流了。最早的香爐和祭祀、占蔔有關,祭天拜地、求神問道是很莊嚴的事情,其禮儀規制在曆史的更叠中不斷完善和積累,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體系。在數千年演變中,香爐的材質、器形、工藝、用途都在發生着變化。最終,從“用”逐漸升華到了“藏”。
宋以前,禮器主要以青銅器和陶制器皿為主。宋代瓷器的極大繁榮,開啟了用瓷器全面仿制先秦禮器之先河,香爐文化也由此而發展。
元代是個多元文化大融合的特殊時期。元代香爐不脫宋代風尚,在品種上做了更多的創新,器型以中小型香爐為主,工藝上,首次創燒了青花釉裡紅。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間用釉裡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瓷器表面呈現藍、白、紅相間的花紋。這一新的釉下彩品種,是元代瓷器生産技術進步的重要标志。
具統計,全世界各大博物館藏元青花有三百多件,元釉裡紅有數十件,而青花釉裡紅僅有三件。這是因為元釉裡紅呈色不穩定,其暈散特性比青花更甚,兩者因暈散而互相滲透含混,呈色趨向于發灰、發黑,所以很難有成熟的作品,存世也就更為稀少和罕見。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美品大賞:青花釉裡紅高士圖三足爐
元代青花釉裡紅三足爐,高4.5厘米,直徑5厘米。
器型規整,胎體适中。器身用青花繪制高士憩于庭院,坐而論道的場景。
人物坐姿舒适,表情生動,繪畫線條随意二舒展。人物上衣使用釉裡紅平塗,灰暗而暈散。
青花發色濃豔厚重,結晶斑明顯。釉面散布鐵鏽斑,底足镂刻,三足鼎立。
露胎處,麻倉土特征明顯。
小小器物,融合了多種文化和工藝特色,有趣而罕有。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