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了《棗莊一棟居民樓12戶人家搬走近半,居民不堪其擾為哪般?》引起廣大市民強烈反響,截止目前全網點擊量已突破57萬。如此養狗擾民情況如何解決,犬吠擾民問題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近日,壹粉“滄海3465”通過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反映,棗莊市市中區君府花園12号樓東單元一樓西戶,該住戶養了6條狗,因為不進行管理約束,不僅氣味難聞,而且經常不分白天黑夜地狂吠,尤其到晚上,擾得周圍居民無法正常休息。而周圍鄰居多次找到這家住戶去協商溝通,沒想到的是,這家住戶不光拒絕溝通,還曾發生過沖突。“我們就多次跟居委會、街道辦事處投訴,報警不下20次,可這些部門和派出所來協調了多次都沒有真正得到解決。”壹粉說,“住在這兒每天被雙重折磨,我們實在受不了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棟樓12戶人家搬走了5戶。”壹粉表示,不知道該找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很無助。
(市民獻策)
(市民獻策)
報道一出,引起社會強烈反響,許多網友紛紛譴責君府花園一樓養狗住戶的不文明行為。網友“獨孤冰兒_65f”稱,“你養狗不能打擾到鄰居呀!”網友“子成37”表示,人得有規矩,違規得懲罰,不然社會不亂套了?還有一些網友同情這一棟居民的遭遇,不由得積極“獻策”解決辦法,雖然說做法比較極端,但也令人哭笑不得。
(同款“糟心”市民)
還有網友表示和新聞中的這幾位市民住戶擁有同款“糟心”,紛紛痛斥身邊養寵物的鄰居不文明的行為,“yuanfenalaotie”稱,“我們小區也有養狗的不堪其擾,110都不管,沒辦法,房子租出去,我搬家了。”
但在更新不斷的跟帖回複中,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現更多的,則是市民不禁質問養狗造成嚴重擾民,就沒人管嗎?居委會、街道、公安部門、城管部門,究竟該由誰來管?許多市民認為,處罰力度偏小、可操作性不夠強、責任單位不明晰,助長了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的增長。“難道非得咬了人才能解決?是不是可以有一些強制措施?”市民說。
犬吠擾民看似沒有實際傷害,卻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該怎麼賠償?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犬吠擾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面對城市越來越多的養狗問題,山東省多個地市出台了嚴格的養犬管理辦法,比如2019年9月1日《濟甯市養犬管理條例》開始實施,同時濟甯市養犬管理信息系統正式上線。《條例》中對于市民養犬做了明确的管理規範:市民可選擇一家領取犬牌和注射芯片的寵物醫院并提交申請,最後由公安機關審核審批。在重點管理區内養犬的,每戶限養一隻,禁止飼養大型犬隻、烈性犬隻等列入禁養名錄的犬隻。養犬人應當自取得犬隻狂犬病免疫接種證明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公安機關申請辦理養犬登記。對符合養犬條件的,公安機關予以核發養犬登記證、犬牌,如違反規定,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按每隻處1000元罰款;逾期未改正的沒收犬隻。
“出門遛狗,我一定會帶着紙巾”,棗莊市民劉先生養了一條泰迪犬,在他看來,《棗莊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裡的規定,如拴繩、保持衛生、不幹擾他人生活等,應該是養狗人最基本的素質。“沒有這種素質,就不應該養狗。”
随着鄰市紛紛出台的《養犬管理條例》,棗莊市民紛紛呼籲棗莊盡快出台相關政策。“在養狗人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地方性法規可以提供外在的約束機制,”市民陳女士說,“這樣不僅規範了養狗辦法,明确了處罰力度,還明晰了相關的責任部門,讓文明養犬有法可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米娜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