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曆時一個月的茶餘飯後,終于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對于一個文化程度不高,人生閱曆尚淺的我來說,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為什麼不敢想?
一來是我被一個無形的籠子限制了對生命力的感知,二來是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毫無意義的思維幻想之中。
直到經曆并走出抑郁之後,這個桎梏我的籠子才被打開一個缺口,人生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
以前總是沉浸在對欲望的渴望與追求之中,而現在卻對展現生命本然的思想特别感興趣。
拿解讀《道德經》來說,或許它本身并不會改變我什麼,但是卻讓我多了一個對人生解疑釋惑的途徑。
以往,化解内心的焦慮不安通常都是采用外部手段,比如:盡量滿足當時的欲望、喝酒發洩、到處訴苦、痛哭流涕、發洩憤怒等等。然而,事實證明,這都是徒勞無功的,即使有那麼片刻的釋懷,那種沉悶的焦慮不安感很快又會占據心頭,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增多,直到不堪重負。
不痛到生不如死,是沒有決心與過去的自己決裂的。
肉體的死亡或許意味着生命的消亡,但是某種人生态度的死亡卻意味着另一種态度的揚升。
這個轉變通常會在痛不欲生的節點發生,而一旦這個轉變發生了,你就不會再執着于過去的思維模式。
或許從外表上看,你仍然一如既往,但在你的内心深處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你的生活也許仍然按步就班,但是你眼中的世界卻變得明亮通透;那些曾經困擾你的問題仍然存在,但卻不會再讓你焦慮不安;或許你并不會感受到強烈的快樂,卻擁有了一種讓内心平靜的能力;有時候你會感受到一種深邃的喜悅,卻不是因為得到了什麼;事實上,并不是你找到了快樂,而是把你本就擁有的東西展現了出來,那就是生命的活力!
這就是改變自己帶來的收獲。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人活着的時候,身體柔軟溫和,死後就會變得僵硬冰冷;草木活着的時候,也是柔軟可彎的,死後同樣變得枯燥幹脆。從這兩種現象來看,強硬屬于生命力低下的表現,而柔弱則屬于生命力頑強的表現(這個理解一般很難讓人接受,好像這是在表明堅強不好,事實上這兩者是辨正統一的。這裡的堅強是指“欲望”的強烈程度、是為“謀其私”而采取的“争”。)
所以,占有欲越強烈,挫敗感就越多;大樹長得再高也高不過長在它樹梢上的葉子。為人處事,争強好勝是下策,柔弱溫和是上策。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益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譯文自然法則,就像挽弓射箭。準頭高了就要下放一點,準頭低了就要上擡一些;力道大了就要減少拉力,勁道小了就要加大力度(自然的規律就是“中庸”,這是自然保持長久的關鍵。“中庸”可不是什麼“和稀泥、老好人”,而是讓自己不偏不倚,保持“正道”,也可以說既不“唯心”也不“唯物”。這才是“中庸”的正解)
自然的法則是抑強扶弱(草強了羊多,草少;羊強了草少,羊弱,合适的比例才能保持穩定發展。參考電商和金融的發展不難理解,另一個趨勢就要開始了);人的欲望卻不是這樣的,崇尚弱肉強食,隻想擁有更多。誰會把自己擁有的東西幫助和福祉他人呢?隻有“德行厚重”的人(擁有的多隻是為了滿足私欲,是長久不了的。)
原文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故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譯文世上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但是再堅硬的東西也阻擋不了它,水的這種特性沒有什麼可以改變。
水滴石穿,牙落舌存,沒有人不知道這個現象,但卻少有人選擇這種狀态生活(急啊,想發财啊……)
所以聖人說:“在國家出現重大災難時仍然把民衆放在第一位的,才是真正的君主;在國家遭受戰亂的時候,仍然愛惜民衆的生命,才是治理天下的明君。我舉的例子都是有所指的,看你怎麼理解了。(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堅持原則,才是長久之道。)
原文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一旦結下仇恨,即使和解了也會留下陰影,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的善意是很難産生的。
所以,“得道”的人即使别人虧欠了他什麼,他也不會因此向對方索求回報。如果對方有“德”,自然會回報以“德”;若是對方無“德”,你的要求也不會得到回應(結善緣,不結怨)。
天“道”對于萬物沒有親疏之分,但是對堅持行“善”之人的成全,則如契約一般牢固(善有善報)。
原文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這一章如果完全從字面意思解讀,似乎很難讓人接受,所以,還是按我的思路解讀背後的道理吧。
理想中的人類社會應該是不求國土面積增大,不求人口增加。不用那些可以提高效率的器具(飽暖思淫欲,物産豐富隻會讓欲望擴張,從現在的狀況可以看出,物質的豐富非但沒有讓人類更加幸福,反而越來越不滿足,一邊是倒掉的餐餘垃圾,一邊是食不裹腹的饑民,打着民主的幌子肆意掠奪他國的行徑……),讓民衆通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可以滿足需求,而不用到遠方尋找更多的物質來滿足欲望,有兵船卻不常用,有軍隊卻不虎視眈眈。讓民衆可以真正的體驗到生命的快樂,活出生命本來的樣子。
盡情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欣賞得體實用的衣服,在屬于自己的房子裡開心地生活,随時都可以把自己的快樂釋放出來。國家與國家之間和平相處,禮儀相待,就像友好的鄰居一樣,不分膚色國籍,自始至終都不會有利益沖突(“不相往來”在此處不能按現在的語境理解,而應該是“利益沖突”,聯系易經中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與同時期柏拉圖的《理想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應該就是大同世界的狀态吧。同時,是不是可以深思一下,為什麼人類偉大的思想出現的時間都差不多這個現象?)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
譯文值得信任的語言往往聽起來不順耳,聽起來如沐春風的話往往比較虛僞(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但我們還是喜歡聽順耳的話。)。心存善念的人不喜歡與人争辯,喜歡争辯的人往往都是自以為是的。真正有智慧的人善于探求真理的深度而不是追求面面俱到,方方面面都想涉獵的人往往才疏學淺。“得道”之人積德不積财,有德有财不為自己而是幫助他人,反而因此讓自己擁有的更多。天之道,利萬物而不争;聖人之道,一切作為都是以利他為導向,所以“德厚”(厚德才能載物)。
這一章算是老子對自己思想的總結。全篇下來,幾乎都是正話反說,既不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也不站在民衆的立場,說聖人也不是站在聖人的立場,僅僅是在講“道”。其他所有的正例反例都隻是在襯托“道”的無處不在、處處無為、無所不為。
他并非強迫你相信他的思想,隻是娓娓道來一個被我們忽略的事實。由于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通過争辯讓對方詞窮是毫無意義可言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欲望都控制不住,還談什麼超越自我呢?信不信是你的事,做不做也是你的事......
不想人生痛苦,就讓你的生命展現出它本來的樣子——活在當下!
(完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