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會玩的人,左右逢源,賺錢猶如探囊取物一般;不會玩的人,左右為難,賺錢比登珠峰還難!
前段時間,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憑借着原創性足,槽點滿滿等特色迅速成為本年度現象級節目。
就在浪姐們大火的同時,浪姐的贊助商梵蜜琳也火的不要不要的。
然而,“人紅是非多”,梵蜜琳在爆火之後,迅速就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不少自媒體作者扒出了梵蜜琳的老底,微商、價格貴、代工廠等等成為了人們對于梵蜜琳的最深層次的認知。
随着輿論的發酵,梵蜜琳已經火到發糊的狀态。
難道微商産品真的不配做奢侈品?
在此聲明,本篇文章隻是希望創業者可以從正反兩面看到一家企業的長處和短處,并沒有為任何一家企業“洗白”的動機。
1
梵蜜琳“三宗罪”
投放廣告真的是一門技術活,投不好,很多企業連廣告費都賺不回來;可是假如投的好,個别企業可能會一飛沖天。
很明顯,梵蜜琳屬于後者,非常有幸成為了冠名的最大受益者。
據公開資料查詢得知,梵蜜琳品牌隸屬于廣東梵蜜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營輕奢、高端、精緻的美容護膚化妝品。
其實,公司定位高端并沒有任何問題,這是一家公司的自由。
可是網友就是認為高價有問題,而且與微商和代工廠模式組合起來成為了梵蜜琳的“三宗罪”。
第一宗罪:貴。梵蜜琳的産品到底有多貴呢?據悉,一瓶40g的貴婦膏價格可以賣到1200元。這個價格已經超過了雅詩蘭黛旗下素有“面霜之王”稱号的La Mer(海藍之謎)。
不得不說,梵蜜琳的定位非常大膽,一家僅僅成立五年的公司産品價格就敢超過老牌奢侈品同行。
人們對于梵蜜琳的價格頗有一番看法,畢竟也不知道是誰給它的勇氣?
更有好事者找到了制造梵蜜琳半成品的價格,一公斤隻需要200多元。如果按照1:1折算,一公斤的半成品可以做成25瓶,市場價可以高達30000元。相當于梵蜜琳的毛利率在99%左右,這比毛利率高達91.3%的貴州茅台還要高。
第二宗罪:微商。一提到微商,人們總是有一種偏見,會不自覺的将低端、假貨、劣質等詞彙聯系在一起。
假如微商與産品貴聯系在一起,人們瞬間就會想到這是一款“收智商稅”的産品。
就算你的産品真的有效,人們依然會這樣認為,沒辦法,誰讓你是“微商”。
第三宗罪:代工模式。時至今日,代工模式在全球都非常普遍,耐克、阿迪達斯、蘋果、小米等等全都是依靠代工工廠完成産品的制作,最終銷售出去。
可是這種模式一到了微商身上,好像就充滿了“投機主義”色彩,随時有跑路的風險。
不管你怎麼解釋,人們就是會有這種感覺。
梵蜜琳恰恰符合以上三點特性,也正因為此,很多網友開啟了怒噴模式,瘋狂吐槽。
2
亮點和風險點分别在哪?
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來說,梵蜜琳的成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處。
首先,梵蜜琳通過這檔節目用4000萬元廣告費為自己帶來了1.5億元以上的商譽價值,這是大賺的。
因此,在廣告的投放上,梵蜜琳要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其次,品牌與節目的契合度很高。現在很多綜藝節目接的廣告為了與贊助商扯上關系,真的是生拉硬拽。而浪姐這檔節目真的是一群貴婦在參加真人秀,梵蜜琳主賣的就是貴婦膏。
雖然貴婦膏這三個字被自媒體人噴的體無完膚,但是它真的非常有效。
當品牌一遍遍地說它是貴婦用的膏時,它就是真的成了“貴婦膏”。
這一點跟一些飲食品牌主打的“高端”“貴族”有的一拼。
最後,公司舍得砸錢請明星。隻是冠名節目其實很難獲得人們的真正信任,梵蜜琳則通過簽下伊能靜、金莎、黃聖依等人獲得了人們的信任。
同樣,梵蜜琳的缺點跟它的亮點一樣突出,那就是它的價格與模式。
如果說梵蜜琳的價格便宜一半,銷量可能會好到爆,但是能跟大牌相媲美的價格讓消費者很為難。因為同樣的價格,我為什麼不買那些存在了幾十年的國際大品牌呢?
無論是面子上還是心理上都不會有一種被騙的感覺。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假如2020年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小米手機、OPPO手機等同樣都是1萬元,而你也願意花一萬元購買,你更願意選擇哪個牌子?
其實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另外一個讓人擔心的就是梵蜜琳的微商代理模式,不知道公司會不會通過廣告的爆火瘋狂的招收代理,雖然公司給出的折扣非常誘人,但是高昂的價格足以讓朋友圈的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到最後,誰會來買單?你懂的。
總之,希望廣大消費者給一些新銳勢力一些生存的空間,萬一可以打敗海外巨頭呢?另外,也希望各大奢侈品新勢力能夠沉住氣,做好産品質量把控關,不要到最後演變成一場收割韭菜的遊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