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春節,大家的腦海裡是不是自然浮現出舞龍耍獅這般歡騰的景象?今年小年夜,我們貴州錦屏隆裡的花臉龍在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小露了一把臉,這一亮相啊,就被主持人大張偉和錢楓玩得停不下來。
(花臉龍表演隊舞成“天天向上”。)
其實“花臉龍”隻是貴州具有民俗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此外還有布依族勒尤、彜族撮泰吉、仡佬族打蔑雞蛋等一大波“非遺”見證了貴州多民族文化曆史的發展。
說實話,第一次看見勒尤、撮泰吉這些字眼,微報哥根本不知道是啥,但深入了解後,才知道咱們貴州還有這麼多獨一無二的好東西。
隆裡花臉龍
(打蔑雞蛋。網友“無風起浪” 攝)
身份:貴州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雜技與競技類)
地區:平壩區、道真縣
曆史:據說在夜郎國時期,便在民族群體中傳承着,仡佬先民就用其作為練兵的手段之一。
打篾雞蛋亦稱“打花龍”或“打竹球”,“篾雞蛋”用竹子編成,分實心和空心兩種,因外形與大小如雞蛋和繡球,且用竹篾穿編插扣而成,故有此名。比賽時,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上陣。人員,均分為兩隊。傳球方法,有手抛、手托、腳踢、木棍趕逐等多種。
布依族勒尤
(勒尤合奏)
身份: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傳統音樂類)
地區:貞豐縣、興義市、鎮甯縣
曆史:勒尤是布依族雙簧氣鳴樂器,最早被運用于布依戲中,距今己有300餘年的曆史。
勒尤形似唢呐、無碗、上置蟲哨吹奏,音色明亮而甜美。管身長約40厘米,管身上開有六個大小一緻的發音孔,通常可發出八個音。由于這件樂器像唢呐一樣的吹奏,且又用蟬兒做蟲哨,發出蟬蟲悠悠的歌聲,所以也叫“勒悠”。後來,它又逐漸成了布依後生們談情說愛的媒介,因而也叫“勒尤”或“勒友”(布依語,即邀朋友)。
彜族撮泰吉
(撮泰吉)
身份:2006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傳統戲劇類)
地區:威甯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曆史:産生年代因史料缺乏,難以考證。從戲的内容分析,可能孕育于漢時期,後經修改補充,到清代中葉才基本定型。
撮泰吉為彜文譯音,通譯為“人類變化的戲”。一般于農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驅邪祟、迎吉祥、祈豐收,演出多在夜晚進行,地點選擇在村旁山間的一塊平地上。面具長約一尺,前額突出、鼻子直長、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鍋煙塗為黑色。雕刻不分男女貌相,靠戴胡須和用粉筆畫不同形狀的線條來區分角色的性别與老少。
仡佬族高台舞獅
(高台舞獅)
身份:貴州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雜技與競技類)
地區:務川縣、道真縣
曆史:源于花燈慶新春和願燈的酬神祈福求子,興于明,盛于清,具有驚、險、奇、絕、美的藝術特點。
高台是以8至12張大方桌一層層疊壘而成,最上面的桌子四條腿朝天,台高可達7—10米,形似寶塔,亦稱“寶塔桌”。一個舞獅班子,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五人。一般同時登台表演的是4人。兩個人扮獅子,把獅頭獅皮被蓋在全身,隻露兩腳;另外2人分别裝扮成孫猴和笑臉和尚。演員們在高空中騰挪閃躲,把驚險與歡迎從高空擲下給觀衆。
侗族月牙铛
(月牙铛)
身份:貴州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體育競技類)
地區:天柱縣
曆史:侗族所傳承的一種武術,留存于天柱縣高釀鎮老海村一帶,師祖是清朝道光年間武術大師龍大正,為禦敵、擒獸、健身而創造月牙铛。
月牙铛呈彎月形,大小不等,一般為10—15公斤,徑長2-3尺,柄長3尺,用硬木制成,外形又如一對粗壯、鋒利的小牛角。由原來的禦敵、對抗野獸,到後來形成一門有套路的武術,動作簡單明了、易學易會。表演時身械并用,虎虎生風。動作招式有“水中練塘”、“雄鷹叼鳥”、“金箭離弦”、“神猴撈月”等。
(貴州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申淩 圖片源自網絡)(都市報作品 轉載須署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