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夏曆之夏,夏王之夏,華夏之夏)
少昊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711年。
黃帝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697年。
颛顼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629年。
夋喾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551年。
唐堯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477年。
虞舜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378年。
禹夏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325年。
由“四仲中星”的實測年代,根據《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紀》:
堯以甲申歲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征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十八,在位九十八年。
判定帝堯元年是公元前2477年甲辰,而《古微書》記載:帝堯即政十載,景星出翼。
按帝堯公元前2477年即位,帝堯十年就是公元前2468年(癸醜年),公元前2468年有沒有“景星出翼”的天象?有沒有?有。《帝王世紀》和《古微書》怎麼是假的?
公元前2468年2月28日,木星土星在翼宿遇合,6月5日木星進入轸宿,木星土星“雙星”的天象持續了三個多月。
《帝王世紀》記載:“堯即位九十八年,百一十八歲乃殂。三年喪畢,舜踐天子位。”帝舜即位時,又發生了重大天文曆法現象,《帝王世紀》記載:
(舜以)仲冬甲子,月次于畢始即真。
帝堯公元前2380年駕崩,“三年喪畢”,就是從駕崩之年起算的第三年,即公元前2378年(癸未年)。公元前2378年有“仲冬甲子月”嗎?
仲冬,就是陽曆子月,月首是大雪,大雪一交節就是進入子月,月中是冬至;陰曆十一月是冬至所在的朔望月,因此這個陰曆月也被稱為仲冬。
公元前2378年(癸未年)12月25日10:31:07大雪交節,一交節就是甲子月。
什麼是“月次于畢”?就是月亮視運動位置到達西方七宿的畢宿,畢宿十六度,西起畢宿七,東至伐一。
公元前2378年12月25日大雪交節甲子月首日,交節時刻月亮正好位于畢宿。這時是白天,月亮不可見,月亮的位置是當時的天文官根據月亮視運動運行速度推算得知的。
請問——《帝王世紀》關于虞舜登極的重大天象記載,是真的,還是真的,還是真的?
根據帝堯王年和虞舜王年的斷代,可以推證颛顼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629年,《帝王世紀》記載,颛顼在位78年,駕崩于“歲在鹑火”之年。
什麼是“歲在鹑火”?“歲在鹑火”是指歲星/木星正好位于“鹑火”天區。什麼是“鹑火”?“鹑火”是“十二次”之一。什麼是“十二次”?“十二次”是根據二十八宿重新劃分的十二個天區。
二十八宿和十二次。
“鹑火”天區,西起柳宿八度,東至張宿十七度,黃經範圍30°。
颛顼駕崩的公元前2552年,是不是“歲在鹑火”?是,就是。
請問——《帝王世紀》關于颛顼在位年數和駕崩之年重大天象的記載,是真的,還是真的,還是真的?
有人說,不行,還要出土文物證明。咦,韓國藏早期石刻本《天象列次分野之圖》,不是正好證明颛顼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629年?
有人說,不行,還要,我還要,我還要——給你一座金字塔,再給你一座金字塔,再給一座金字塔——
颛顼就是偉大的法老胡尼( Hu, Houni, Hoeni),史學界把他跟另一位法老斯尼夫魯(Sneferu)判成了兩位法老,其實是同一人,兩位法老的王年結合起來,史學界推斷為公元前2637年至公元前2589年,跟我論斷的颛顼王年非常接近。
同時,Sneferu意為仁慈,那麼Sneferu Hu 明白白就是“颛顼”。很顯然,“顼”就是hu的音譯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