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們國内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也有民間說法認為端午節起源于"惡月惡日",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那麼端午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當天習俗又是什麼,我們要如何做好辟邪,迎來好運勢呢,下面我一起來講解一下
一、端午節來曆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挂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端午節起源據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争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後來人們亦将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二、端午節流傳的6個習俗
1、不能相互說“端午節快樂”,應說“端午節安康” 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的節日,這天伍子胥被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說祝福的話可以用“端午節安康”字句更合适
2、不可以吃娘家包的粽子,在東區一帶,有流傳着出嫁的閨女走娘家,必須在端午節之前回婆家,也不能在娘家過端午節。因為民間流傳說,吃了娘家的端午粽,娘家人會走黴運,當然這隻是迷信的說法,但是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下,因為老人很重視
3、禁止房事,古人認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為九毒首日。天地氣場不正的時候,必然會影響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歡房事,必會中邪毒傷身體。因此古代嚴禁端午房事,并且規定從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應該歸甯,在父母家度過,夫妻分開,并把這天定為“歸甯日”。
4、忌毒氣攻身。前面也提到過端午節是毒月,從農曆氣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日子。從五行上看,任何一種五行過旺或過衰,都會形成邪氣,都會對自然氣候或人身健康,構成威脅與傷害。因此,端午節這天需要在房門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
5、忌舉行喜慶活動。端午節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時難免産生悲傷,因此這天是不适合向别人說祝福的,當然也不适合舉行和參加開業、結婚、慶典等喜慶活動。加上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的五月初五,這天是“楊公忌日”,決不能被選來做為辦理開張、動工、嫁娶、簽訂合同等重要事項的日子。端午當天忌下河遊泳。由于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有些地方在這一天忌遊泳,尤其忌到曾經溺死過人的地方遊泳。因為在端午節那天“溺死鬼”最兇,需要找替身“還陽”,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讓其分享免其作替身的習俗
6、兒童的禁忌非常多。端午節不僅是重五惡日,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大,因此關于孩子的禁忌就比較多,有些地方周歲以内的嬰兒端午節要送到外婆家去躲避災禍;兒童在端午節當天早上要吃兩個鴨蛋,并且在兒童身上灑雄黃酒,以驅蟲避邪,保障健康。在北方一帶,小孩子有佩戴香包,驅邪平安的習俗。而且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傳說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過了端午節後,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裡,這樣才能免除火災
三、端午節快要到了,如何提前做好工作,迎來好運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 佩戴香包驅邪瘟傳愛意
端午節佩戴香包,傳統認為有辟邪、驅瘟之效。實際上,香包裡面放入朱砂、艾葉、雄黃、香藥、石榴花,散發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對蚊蟲而言就是克星。所以有辟邪驅瘟的作用。香包外包用絲布,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和款式,美女們還可以用各種香味的香包送給意中人,來表達愛意
2、 戴五彩繩手鍊,祈求愛情,旺運勢
五色線是最常用的開運物。五色絲線,即綠色、紅色、白色、黑色、黃色五色,五色分别代表:金、水、木、火、土五行,以及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五色繩手鍊具有五色合歡的功效。想早日告别單身的男女可以把五色繩手鍊戴在手腕上或腳踝上,男生戴左手或左腳,女生戴右手或右腳,可以增旺八方人緣添喜氣,會對招來好姻緣有幫助。在十五、十六、十七的月光下照射後佩戴,效果更佳
3、 結伴出遊,祛病調心
舊時,在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山間田野遊玩一天後,晚上用煎蒲、艾等香草或者祛邪的香葉經水煮後洗澡,被稱為“遊百病”、“洗百病”,這樣做可以去除邪氣晦氣,一年平安健康。在現代,平時的學業、工作上的壓力,使大腦經常繃緊,端午節,可以選擇出遊,适當的放松,就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到郊外遊玩,和品嘗一些特色美食,不僅能助你疾病消除,也令你心中感到惬意,身體的負能量減少,好運自然來
4、 端午節吃粽子好意頭,增旺氣場
端午節這天吃粽子有很多好的寓意,粽,同中,“中子”,即一矢中的,一索得男,求得貴子之意,也有“高中”之意,提升你的學業考運。所以,端午節這天好好的吃上一口粽子,也讓好運道與你相伴
5、 端午放生積德祈安康
如果家中有病人,可以在端午節去放生,在端午節放生的開運效果相對平時的日子較為明顯。
6、 端午節戴葫蘆,化煞催吉納福好運道
葫蘆,喻“福祿”之意,有收納福氣的風水功效。葫蘆形狀貌似太極陰陽狀,可号令三界,所以在風水上,也有化煞的作用。在端午節期間,将一小葫蘆吉祥物戴在身上,給自己帶來好運道。
7、 端午辟邪起命卦,時來運轉好契機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辟邪的日子,曆經千百年之久的意念強勁。所以,如果你近期諸事不順,運勢不佳,健康欠佳的話,可以利用端午節這天作為契機,在門上挂上桃木類吉祥物驅邪,除去過往晦氣,迎來好運道。
8、 端午插艾好兆頭
在民間風俗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門上插艾草和菖蒲,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佩戴身上用來以驅瘴、化煞。也有吃五毒餅這一習俗,象征可以防小人,健康好運的好兆頭。
9、 端午日佩戴本命佛避邪保平安
端午節此日在風水上講,是避邪的重要日子,當天出行要遠離醫院、殡葬場所等地方,這些地方往往陰氣較重,陰氣重地方的人便很容易生病。如果之前運勢不順,健康不佳的人,可以在此日随身佩戴自己的本命佛辟邪消災,化煞保平安!
好了,關于端午節民間流傳的習俗就到這裡了,不同地方習俗也不同,歡迎大家留言你們那邊的習俗哦,相互見識學習。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