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醫學的快速發展及科技進步,大家越來越覺得,骨折都不是什麼大事。因為在很多時候外科手術可以解決很多痛苦,完美複位骨折。但有一種骨折還是很難處理的,且愈後及遠期效果也不保證滿意,這就是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跟骨骨折多發于高處跌落,或是車禍擠壓傷,多數患者還伴有胸腰椎壓縮性或者爆裂性骨折,骨盆骨折等,應當防止漏診。跟骨骨折多為關節内骨折,涉及距下關節面,而在兒童患者中多為關節外骨折。多數成年人跟骨骨折出現在25~50歲之間。
當跌倒後出現足後跟劇烈疼痛,局部腫脹及瘀斑明顯,跟骨壓痛,無法下地行走,應高度懷疑跟骨骨折,要馬上到醫院确診(拍X光片,跟骨正側位 軸位片)。對于嚴重的粉碎性或者波及關節面的骨折,最好還要做個CT,指導具體手術方案。
足部的骨骼結構複雜,這使跟骨骨折的複位,變得有難度。首先跟骨與3個關節面連接,包括前距關節面,中距關節面,和後距關節面;這三個關節面分别與前跟、中跟、後跟組合成了距下關節。再者,跟骨與多條韌帶相連,包括跟腓韌帶等。
骨折嚴重者,需要經過手術鋼闆固定,将碎成幾塊的骨頭,『拼合』起來固定。跟骨骨折的複位要求較高,要恢複關節與各關節面間的正常解剖關系(就是各歸各位,保持正确的間距),同時,滿足負重力線的種種要求。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有點像把摔碎的雞蛋殼,給縫起來。
跟骨骨折冠狀面影像
跟骨骨折的治療非手術治療:主要應用于症狀較輕,骨折移位不明顯(基本在原來的位置上,形狀沒有太大的變化),或者手術不耐受的患者朋友(比如年紀大,手術比較危險)。保守治療的方法跟踝關節扭傷有點相似,都是先冰敷鎮痛,擡高患肢,使用彈力帶加壓。同時,還會利用支具或石膏,進行位置固定,保護患肢不要落地,這個過程往往需要4~6周的時間。待臨床愈合後,可拆除石膏,加強功能鍛煉,但下地行走不宜過早,一般傷後12周可以。
手術治療:骨折移位明顯,波及關節面的骨折,保守治療無法達到良好愈合的情況。手術通過可以通過克氏針撬撥複位及鋼闆固定,有利于恢複跟骨高度及各關節面的角度。當然,手術策略及入路的選擇多如牛毛,比如Sanders分型就有IV型,還有AO 及Essex-Lopresti分型等。這裡不作具體讨論。
一旦确定要手術後,往往要等到5-7天後才做手術,因為此時足跟腫脹會有一定的消退。足跟血運不暢,在腫脹情況下,手術後更容易出現手術并發症,如皮膚壞死,骨筋膜室綜合征等情況。等待手術時間,則可以盡量降低并發症的産生。
跟骨骨折通常還伴随局部皮膚破損或者血運因為受壓而不好,所以容易發生感染。一旦發生感染,必須反複清創。淺表感染時可以保留手術内植入物,處理創面新鮮後遊離組織抑制覆蓋創面(比如VSD或者局部PRP效果不錯),輔以靜脈輸液抗感染。對于深部感染及跟骨骨髓炎,則需清楚感染組織、壞死骨及内固定物。
跟骨骨折更難康複
而患者想要恢複到受傷前的狀态,也存在不少的困難:
跟骨Bohler’s角的正常範圍是20°到40°(考試必備的知識點),角度減小說明跟骨承重的後關節面塌陷,造成身體的重心相對前移,也有角度消失或反角的情況。Gissane’s角又叫“十字角”,它的正常範圍是95°到105°,角度增大說明跟骨後關節面塌陷。
如何康複鍛煉
如果跟骨骨折不及時鍛煉,會留下疼痛,反複腫脹及活動受限或者活動後疼痛等狀況。
手術後2周内:擡高患肢,冰敷加壓,促進腳部血液回流,減少腫脹。進行腳趾和腳踝的被動運動(也就是家屬幫患者輕微屈伸或活動,而非患者主動鍛煉)。運動幅度應逐漸增大,在患者耐受的範圍内進行。
術後2-6周:動踝關節,下壓腳面及上勾腳面至能接受的最大程度,保持20秒,重複5次。踝關節僵硬者可行理療或者中藥熏洗。
術後7-12周:開始負重練習及抗阻練習。
#戰疫必勝##關注新型肺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