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兩個特質的組合,你的分裂特質就出來了,那麼你到底應該屬于哪個部門:采購部 or質量部?有些人說,我們屬于供應鍊部,那這個歸屬問題還沒完,供應鍊部屬于哪個部門?采購部 or質量部 or其他?抑或供應鍊部是與采購部,質量部平級的部門嗎?講真,當SQE被劃歸在不同的部門時,其工作準則還是會有些傾斜的,這就是組織架構對人員工作的影響。因為你在部門内,勢必分擔着你頂頭上司的KPI,那麼你的工作決策勢必會被你的頂頭上司所左右。如果SQE劃歸在質量部,你和質量經理是共同扛質量部的KPI,一般情況下問題的解決更偏向于向供應商處傳遞壓力,我說的比較含蓄,說直白一點就是:硬骨頭往外扔!這時候,公司的三現主義文化是否能深入到每個人的工作意識中去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否則供應商的弱勢地位會非常明顯,因為作為唯一能幫助供應商看清事實真相的人(可愛單純的SQE)竟然被部門的KPI要挾了!如果SQE劃歸在采購部,你和采購經理是共同扛采購部的指标,雖然公司也會在架構上給予你一些供應商質量管理的績效指标:8D回複及時率呀,事故率呀,PPM呀什麼的,但這些東西一旦跟你頂頭上司的績效指标發生沖突,你絕對要忍着讓路,背着黑鍋也要把這碗黃連苦瓜湯幹了!
這時候就出現:作坊式供應商為啥能名正言順地在你們的供求體系中如魚得水?因為他的價格殺傷力太強了,你别忘記采購經理的生命線指标是成本和降成本!物美價廉是個絕對的謊言,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但這一點隻有SQE表現出理解,采購永遠跟你說物美價廉是真實存在的,隻要SQE肯上心!SQE劃歸不同部門的時候,承受的壓力也不一樣,如果在質量部的時候,壓力總體來說會比在采購部要小一點:你在質量部,面對因為供應商質量問題導緻生産停線的壓力要遠遠小于你在采購部負責供應商質量的那種心跳肝顫的緊張,不是一個級别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