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六月也被稱為未月,未月的第一個庚日就是入伏的開始,此時正值小暑大暑期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所以六月也叫“暑月”和“伏月”。俗話說:“六月無三未,遍地起新墳”,是什麼意思?
未月的天文含義
農曆是以月亮繞地球運行而制定的,當月亮每次繞到太陽和地球中間的時候為朔日,兩個朔日之間就是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圈的時間,需要二十九天半,半天往後累加,于是農曆就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為三十天,小月為二十九天,所以農曆反映着月亮的“朔望弦晦”。
而未月是幹支曆的月份,是以節氣來劃分的,而節氣則是根據太陽黃道平分為二十四等份得來的。太陽黃道就是人們站在地球上觀看太陽一年的運行軌迹,是以地球公轉為參照物而假象出來的一個虛拟的大圓圈。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個時間也就是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一圈的時間。将這個時間平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就是一個節氣的時間。因此一個節氣等于黃道十五度,卻大于十五天,因為黃道一圈為360度,等于365天多。
由此可見,幹支曆反映着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未月就是從小暑節氣開始,到立秋前一天結束,也就是太陽黃經從105度運行到135度之間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太陽從柳宿三度經過星宿,到達到達張宿十一度的過程。
這三個星宿都屬于朱雀七宿,其中柳宿共十五度,星宿七度,張宿十八度。那麼從柳宿三度到張宿十一度,正好是三十度。當太陽經過這個三十度時,就是從小暑到立秋之間的時間,也就是未月,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
然而朱雀屬火,共有七宿組成,當太陽進入朱雀七宿到走出朱雀七宿,都處于炎熱之時。立秋時太陽剛剛走到張宿十一度,後面還有“翼宿”和“轸宿”,其中翼有十八度,轸十七度,再加上張宿剩餘的七度,共四十二度。
也就是說立秋之後,太陽還要在朱雀七宿中運行四十二度,大約需要四十二天,在這四十二天中,依然處于溫度較高的狀态,所以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當太陽走出朱雀七宿時,已經是秋分前三天了,到了秋分時,太陽進入到青龍七宿的角宿四度。
未月的力量特點
古人将周天一圈的二十八宿劃分為十二份,俗稱“十二次”。其中柳宿、星宿和張宿為“鹑火”。未月也就是太陽從柳宿三度經過星宿,到張宿十一度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就是“日在鹑火”。其中星宿也叫星日馬,對應午位,當太陽經過這個星宿時,就是最熱的時候。
當歲星經過這三個星宿時,就是馬年。《國語》中說:“昔武王伐殷,歲在鹑火,月在天驷”。意思就是武王伐纣之時,歲星在鹑火三十度,也就是馬年。月在天驷,也就意味着太陽在昴宿附近,那就是秋季。所以武王伐纣的準确時間就是公元前1046年,甲午年的秋季。
未月代表太陽經過“鹑火”三十度,在這個三十度範圍内,火氣逐漸隐藏,金氣逐漸顯現,若金氣不顯而伏藏,就為入伏的開始。因此未月就是夏火與秋金的交替之時,午火熄滅而化為未土,未土之中秋金之氣逐漸顯現。
所以未土就是午火熄滅後的高溫之土,如果把未月比作一個通道,那麼未月的未日就是這個通道中的大土堆。這個土堆的力量越大,也就代表着午火熄滅的速度越快,金氣顯現的速度也越快。如果未月沒有這個土堆,午火化土的速度就會減緩,金氣出現的速度也會減緩。
午火代表夏季的炎熱,金氣代表秋季的涼爽,人們常說“金風送爽”,金風指的就是秋風。所以午火隐藏的速度越快,高溫天氣消失得也就越快。金氣出現的速度越快,涼爽的天氣來得也就越快,而決定快慢的就是未月的大土堆,也就是未月的未日。
六月無三未,遍地起新墳
這裡的六月指的是未月,也就是從小暑到立秋之間的時間。今年的未月隻有兩個未日,也就是農曆六月十九的辛未日,和七月初一的癸未日。每一個未日都是午火迅速隐藏的台階,但今年的未月隻有兩個未日,也就代表着午火在未月還沒有完全隐藏。
立秋節氣代表着午火完全化為土而隐藏了,秋金之前完全顯現。但是今年的立秋之後,午火還沒有完全化為土而隐藏,火與金的交替延伸到了立秋之後,也就代表着今年立秋之後會很熱,而且炎熱的時間還會往後延伸。
今年農曆的七月初十立秋,但七月初八是庚寅日,是“閏中伏”的開始,也就意味着立秋後還有八天處于中伏,十天處于末伏,出伏之時已經是處暑節氣之後了。俗話說:“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代表着炎熱天氣不斷往後延伸了。
那麼一年四季,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就是最正常的變化。冬季的寒氣往後延伸,就會導緻春季處于寒冷之中,而夏季的火氣往後延伸,就會導緻秋季處于炎暑之中。當人們還沒有感受到秋季的涼爽,就突然進入冬季了。
所以“未月無三未”,就會造成春不春,秋不秋,就像是一年隻有夏季和冬季,不是熱就是冷。任何季節的氣候特征被覆蓋之後,就會出現各種極端的天氣。人們在短短的百年間,就将整體溫度提高了一度多,并且還在不斷上升之中,假如再升高五度,一切就結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