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每年夏天與冬天,北方都仿佛進了誇誇群。
所到之處,皆是羨慕的眼光。
在冬天,南方人羨慕北方人的雪,羨慕北方人的暖氣,而自己隻能靠一身正氣來抵抗濕冷。
在夏天,南方人羨慕北方人的幹燥,羨慕北方人最熱的時候就那麼幾天,一咬牙就過去了。
而南方的夏天,就像是馬拉松長跑,從五月一直延續到十月,牙咬碎了,夏天才過一半。
殊不知,某些時候,北方人也在默默羨慕着我們。
比如,有一個茶友來抱怨,說在北方存白茶,根本就不指望它能轉化。
啊?這話怎麼講?
茶友說,白茶的轉化不是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嗎?北方這麼幹燥,茶葉肯定沒辦法轉化的。
呃,這聽起來就很奇怪了。
同樣是在地球上,同樣是在大氣層裡,同樣是在中國。
隻不過因為被秦嶺淮河劃分成南方與北方,氣候有所差異,就導緻白茶無法轉化了?
這太魔幻了!
《2》
從白茶的特性來看,它是一種極度喜幹怕濕的茶類。
簡樸的工藝,萎凋和幹燥,也是為了将茶葉内多餘的水分排幹。
如此一來,含水量急速降低,葉片變得幹燥無比,按照國标裡的要求,最多隻能留下8.5%的水分。
同時,養分被充分地保留了下來,塑造了白茶鮮香醇爽,原汁原味,純天然、原生态的香氣和滋味。
基于這個前提,白茶在儲存時,同樣很看重“幹”。
不僅存茶的環境要幹燥,并且過程中必須做好密封,防止外界的水汽進入到箱子裡,讓茶葉受潮變質。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北方存茶的确更有優勢。
北方空氣濕度小,氣候幹燥,很适合白茶。
想象着白茶被密封在箱子裡,在北方幹燥的空氣裡,安心陳化。
無需擔心外界多餘的空氣會跑進來打擾自己,專心做事,效率更高。
在這樣優秀的自然條件下,白茶何來不會轉化一說?
難道非得要打開箱子,給白茶增溫增濕,使其過度發酵,迅速變質,才算是某些人眼中的“轉化”嗎?
要知道,白茶的物質轉化,是細微的。
如果間隔的時間很短,比如十天半個月,那基本發現不了區别。
時間線一長,三五個月後,甚至一年後再去喝,就能感受到明顯的風味變化。
這是由茶葉内部的酶,與氧氣緩慢交換後,所生成的新的合成物。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黃酮類物質,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正因為如此,外界才經常說老白茶适合中老年人喝,對身體有補益作用。
而内質轉化的過程,不容加重,否則有益的物質存不住,營養成分會漸漸流失,最終導緻品質受損。
那些生活在北方的朋友,不過是短時間内沒有發現白茶的變化,就認為“白茶在北方無法轉化”。
此言,大謬。
《3》
白茶能否轉化,和地域無關。
在南方,白茶受潮變質被存壞的例子,比比皆是。
反之,生活在北方,通過自己的悉心存放擁有老白茶的朋友,也不勝枚舉。
影響白茶轉化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的品質,以及後期的存放。
拆分來說,就是産區、工藝、儲存。
優秀的産區,能孕育出優質的白茶。
好的白茶産區,要遵循“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原則。
如太姥山的高山茶園,有适宜的“溫光水氣土”,溫度适宜,日照适中,光照柔和,空氣清新,水汽充足,土壤微量元素豐富……
有了這些先天條件,茶樹才得以茁壯成長,積累豐沛的内質,長出濃密的白毫。
好的産區,再配上好的工藝,便是真正的強強聯合,錦上添花。
采摘下來的茶青當中,蘊含着諸多的營養成分。
雖說産區好的茶葉,養分更充足,但能否留到最後,留到成品茶中被我們喝下去,還得看工藝。
若是遇到了不負責任的制茶師傅,粗制濫造,便會讓茶葉當中的養分大打折扣。
被破壞,被損耗,最終留下來的物質,少之又少。
而好的技術,負責任的制茶師,可以盡可能多地保留下白茶内的天然物質。
不僅如此,還會利用日光萎凋和低溫慢烘,讓白茶的風味變得更好,争取成為一款人見人愛的好白茶。
也因為内質物質多,芳香物質多,自然茶香馥郁。
内含物質多,自然茶氨酸、茶多酚、多糖等有益物質多,湯水有香有韻,湯感淳和柔潤。
未來,便能擁有更多的轉化空間。
比起那些内質少得可憐,喝起來清湯寡水的白茶,當然是好茶陳化效果更出色。
《4》
最後,白茶還要迎來一個難關——儲存。
白茶的内質轉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如果按照“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規律,剛做好的白茶,和存放三年的白茶,以及存放七年的白茶,完全是不同的風格。
剛剛做好的新白茶,我們感受最深刻的,便是鮮爽感。
那種由充沛的茶氨酸所帶來的,極緻的鮮,百分百的鮮,幾乎快要被鮮掉眉毛。
随着時光的推移,到了三年、五年、七年,甚至更久,當新白茶變成老白茶,體内的物質也會随之發生改變。
這些改變,都得依靠細心的儲存,且利用合适的工具和條件,才能實現。
倘若隻是把白茶敞開放着,不注意密封,香氣物質和各種養分早就揮發到空氣裡,全都跑光了。
既然物質損耗了,也就不存在養分的積累了。
沒有經過良好儲存的白茶,即便再老,也沒有多少價值,更别提茶葉的轉化空間了。
無論是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是壽眉,它們所需要的儲存條件都是相同的。
密封、幹燥、避光、陰涼、無異味。
當然,如果你想看到白茶更快的變化,直接把密封撤掉,讓它長時間待在強光下,或者把它存在地下室裡,不出一個禮拜就能看到變化。
可是,變化與轉化無法等同。
變化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不密封、不避光,白茶非但不好向好的那一面去轉化,隻會變得越來越差勁。
也有一些北方的茶友會說,你們南方潮濕,茶葉容易存壞,我們這裡幹得很,不怕發黴。
言下之意,在北方儲存的白茶,不需要太矯情,随意即可。
但即使北方再幹燥,空氣裡也有水汽,時不時地也會下雨。
空氣中無處不在的水汽,一旦被白茶過量吸附,跑氣、受潮在所難免。
《5》
對于白茶而言,轉化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是勻速的,穩定的,就像一列已經設定好了時間和速度的火車,穩步前行。
我們不能求快,更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去看待它。
給茶葉增溫增濕,隻會讓它過度發酵,無異于揠苗助長。
當平衡被打破,茶葉一定會受損,從好茶變成劣茶。
到頭來,發現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犧牲了一箱好白茶。
真正的轉化,是讓白茶自然長大。
給它營造一個合适的環境,恒溫恒濕,密封幹燥,在慢慢成長下,轉化出舒服的藥香、陳香、棗香等。
時光,帶有不動聲色的力量,那是最為迷人的東西。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