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詞類活用真題

高考詞類活用真題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9 08:21:56

高考詞類活用真題(高考語文總複習)1

考點透視

考點明确

《考試大綱》要求“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B級;“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内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态度”,能力層級為C級。

命題趨勢

考查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實際上是考查考生在特定語境中确定多義詞詞義的能力。比較常見的考查方式是從文本中選擇四個重要語句,對此中的重要詞語進行解釋,設為四個選項,要求考生選擇正确或錯誤的一項。

這項要求,要重視其中“常見實詞”的提示,此為考查範圍;“在文中”則暗示了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條件所在,此為強調理解要結合具體語境。

知識講解

像現代漢語一樣,文言實詞往往也具有多義的特性,因此,要掃除閱讀障礙,就要根據語境确定特定實詞的唯一意義。備考中,要多注意教材中出現頻率較高,尤其是那些古今詞義既有聯系又區别或者在所提供的文本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特殊用法的那部分實詞。詞的活用是在古漢語中某些實詞的靈活用法,即某類詞(名、動、形、數)臨時具有另一類詞的語法功能,注意要在一定的語境中。這在文言文中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其起因在于古時詞彙沒有後代豐富,句法不像後代那樣嚴格,于是分工就不像現代漢語那樣多,那樣明确。本講歸類整理名詞在具體的語境中的活用情況。

名詞作狀語

在現代漢語裡,名詞作狀語隻限于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普通名詞作狀語則比較少。而在古代漢語裡,名詞(包括普通名詞、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作狀語卻是常見的現象。

普通名詞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有的很富有修辭色彩,了解這種語法現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例,

(1)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遊褒禅山記》

側,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铮铮然有京都聲。(《琵琶行并序》)

舟中,名詞作狀語,在船裡

(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廉頗蔺相如列傳》)

廷,名詞作狀語,在朝廷上

(4)從骊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

2、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手段或工具,例,

(5)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名詞作狀語,用箕畚

(6)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

法,名詞作狀語,依照法律

(7)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

船,名詞作狀語,用船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鄒忌諷齊王納谏》)

面,名詞作狀語,當面

(9)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廉頗蔺相如列傳》)

勢,名詞作狀語,按照……形勢

3、表示行為的身分或對待的方式,例,

(10)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過秦論》)

客,名詞作狀語,像客人一樣

(11)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用對待兄長的禮節

(12)他日趨庭,叨陪鯉對。(《滕王閣序》)

鯉,名詞作狀語,像孔鯉一樣

(13)人皆得以隸使之。(《五人墓碑記》)

隸,名詞作狀語,像對奴隸一樣

4、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或狀态,表示比喻,例,

(14)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過秦論》)

席,名詞作狀語,像席子一樣;包,名詞作狀語,像包裹一樣;囊,名詞作狀語,像口袋一樣

(15)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赢糧而景從。(《過秦論》)

雲,名詞作狀語,像雲一樣;響,名詞作狀語,像回聲一樣;景,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16)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起源。《小石潭記》

鬥,名詞作狀語,像北鬥星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牙一樣

(17)少時,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

(18)項莊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鴻門宴》)

翼,名詞作狀語,像翅膀一樣

時間名詞作狀語

例,

(19)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燭之武退秦師》)

朝,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夕,名詞作狀語,在黃昏

(20)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于是項伯複夜去(《鴻門宴》)

夜,名詞作狀語,當夜、當晚

(2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22)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燭之武退秦師》)

歲、月,名詞作狀語,每年、每月

(2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

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方位名詞作狀語

例,

(24)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東,名詞作狀語,在東邊

(25)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

(26)内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鬥諸侯。(《過秦論》)

内,名詞作狀語,在國内;外,名詞作狀語,在國外

(27)秦将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荊轲刺秦王》)

北,名詞作狀語,向北

(28)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活用後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隻是動作化了。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兩個名詞相連,既不是并列關系,又不是修飾關系,其中一個活用為動詞,構成動賓關系或主謂關系

例,

(29)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入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王,名詞動用,稱王

(30)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鴻門宴》)

刑,名詞動用,懲罰、處罰

(31)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藉吏民,封府庫,而待将軍。(《鴻門宴》)

籍,名詞動用,登記

(32)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

牗,名詞動用,做窗子;樞,名詞動用,做門(甕、繩在此為名詞作狀語)

(33)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廉頗蔺相如列傳》)

鼓,名詞動用,演奏,彈奏

名詞用在“之、其、爾、汝、我”等代詞前面,該名詞便活用為動詞

例,

(34)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

蹄,名詞動用,用蹄子踢

(35)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禅山記》)

名,名詞動用,命名

(36)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曹刿論戰》)

鼓,名詞動用,擊鼓

(37)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寡人之于國也》)

樹,名詞動用,栽種;衣,名詞動用,穿

名詞用在“所”、“者”結構中,活用為動詞

例,

(38)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遊褒禅山記》)

名,名詞動用,識其本名

(39)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侯,名詞動用,被封為侯

(40)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入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罾,名詞動用,用網捕

(41)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虜,名詞動用,俘獲

名詞放在副詞、介賓結構後面,活用為動詞

例,

(42)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轲刺秦王》)

白衣冠,名詞動用,穿白衣、戴白帽

(43)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國也》)

罪,名詞動用,歸罪、歸咎

(44)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

白,名詞動用,顯出白色

(45)範增數目項王,以所佩玉玦以示者三,項王默然不應。(《鴻門宴》)

目,名詞動用,用眼睛看

(46)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燭之武退秦師》)

盟,名詞動用,訂立盟約、簽訂盟約

名詞放在“能”、“可”、“足”、“欲”等能願動詞後面,活用為動詞

例,

(4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水,名詞動用,遊泳、遊水

(48)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德。誓将去汝,适彼樂土。(《詩經·碩鼠》)

德,名詞動用,感激

(49)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頗蔺相如列傳》)

刃,名詞動用,殺

(50)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鴻門宴》)

王,名詞動用,稱王

名詞後面帶了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便活用為動詞。因為介詞結構隻能附在謂語動詞後面,名詞後面帶了介詞結構(有的省略介詞),就等于名詞處在了動詞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為動詞

例,

(51)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軍,名詞動用,駐軍、駐紮

(52)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燭之武退秦師》)

軍,名詞動用,駐軍、駐紮

(53)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赤壁賦》)

樵,名詞動用,打柴

(54)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滕王閣序》)

下,名詞動用,休息、下榻

名詞用“而”同動詞或動賓詞組連接時,活用為動詞。

例,

(55)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軸轳千裡,旌旗蔽空。(《赤壁賦》)

東,名詞動用,向東進發(下,名詞動用,拿下、攻占)

(56)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過秦論》)

履,名詞動用,登上

(57)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師,名詞動用,以……為師

(58)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瓯越。(《滕王閣序》)

襟,名詞動用,以……為衣襟;帶,以……為衣帶

名詞活用為使動用法

名詞用作使動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59)懷王與諸将約曰: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鴻門宴》)

王,名詞使動用法,使……為王

(60)步餘馬于蘭臯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離騷》)

步,名詞使動用法,使……緩行

(61)然秦以區區之地,緻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過秦論》)

序,名詞使動用法,使……有秩序;朝,名詞使動用法,使……來朝朝貢

(62)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

舍,名詞使動用法,使……住在

(63)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族,名詞使動用法,使……滅族

名詞活用為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6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赤壁賦》)

侶,名詞意動用法,以……為侶;友,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友

(65)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賓客,名詞意動用法,以……為賓客、把……當作賓客

(66)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

鄙,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邊邑

(67)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苌弘、師襄、老聃。(《師說》)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68)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阿房宮賦》)

鑒,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鑒(鏡子)

題型解讀

例1 選擇活用類型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項。

(1)下列句中加紅的詞,與“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賤其值”中“賤”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範增數目項王 B. 雲青青兮欲雨

C. 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 D. 故請母命而甯汝于斯

【答案】D

【解析】D項中的“甯”與題幹中的“賤”都是形容詞使動用法,其他三項中都是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2)下列句中加紅的詞,與“(李實)遂奏(王)播為三原令,廷诟之”一句中“廷”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正本清源   B.狼奔豕突   C.規行矩步   D.草行露宿   

【答案】A

【解析】A項中的“正”是形容詞是動用法,題幹中的“廷”與其他三項都是名詞作狀語。

(3)下列各句中加紅的詞,與“明日,買諸市,烹而餌之”中的“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鬥折蛇行    B. 則直前诟虜帥失信

C. 其一犬坐于前    D. 予分當引決

【答案】B

【解析】B項中的“前”與題幹中的“餌”都是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其他三項都是名詞作狀語。

例2 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紅詞語的含義。

(4)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

【答案】稱威,威服,威懾

【解析】“威”,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5)故事,尹與禦史相遇,尹下道避。

【答案】按照舊例

【解析】“故事”,名詞作狀語。

(6)吾聞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圭。

【答案】賜給爵位

【解析】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7)桓公曰:“何故?”對曰:“以臣名之。”

【答案】命名

【解析】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例3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8)諸子酒酣耳熟,辨難蜂起,各負氣不肯相下。

譯文:

【答案】衆人酒興正濃時,辯駁問題紛然并起,人人憑恃義氣不肯服輸。

【解析】名詞活用為狀語。 “蜂”,象蜜蜂一樣。

(9)岩居而川觀,無一事系其心。

譯文:

【答案】居于岩穴之中和觀覽流水,心中沒有任何牽挂。

【解析】名詞活用為狀語。“岩”“川”都是詞類活用,分别譯為“在山岩上”“在河岸邊”。

(10)去冬雨雪不時,災異頻見,咎當在此。帝優诏答之。

【答案】去年冬天不按時節下雨下雪,災異頻繁出現,過錯就在此處。皇帝下褒揚的诏書答複他。

【解析】名詞活用為動詞,“雨雪”譯為“下雨下雪”。


語文掌握着孩子未來"何以為生"的主動權,還标榜着"生以為何"的價值觀。如果我的内容對您在語文知識方面有些幫助的話,感謝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