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學科建設是高校核心競争力的重要體現,沒有一流的學科就沒有一流的大學。”近日,在江蘇省教育廳舉行的江蘇高校優勢學科服務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中,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洪流說道。
15所高校、43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這份成績單,也表明了江蘇學科建設的決心。
挖掘學科建設這座富礦,“指揮棒”至關重要。“考核學科建設成效,不僅是數數發了多少論文、有多少頂‘帽子’。對大學來說,學科建設就是要做到‘頂天立地’,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要思考人才培養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什麼。”江蘇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處處長楊樹兵表示。
頂 天
針對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需求
一根長約20厘米的玻璃光纖,外面裹有一層密實的玄武岩纖維層,輕輕撥動,與之相連的計算機上,立即顯示出明顯的上揚曲線。
在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該院副院長張建向科技日報記者展示了一款長标距光纖傳感器。它可以附着在建築結構的表面或者埋入内部,将橋梁建築的載荷、裂縫、傾斜度等數據源源不斷地傳輸出來,再通過裝置解調儀,進行分析、整合,生成一幅幅“心電圖”。這項由東南大學吳智深教授領銜的“土木工程結構區域分布光纖傳感與健康監測關鍵技術”榮獲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獎項的背後,是該院學科建設的長久沉澱。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東大土木工程學科獲評A ,作為該學科重要研究方向的重大工程結構健康監測技術,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作出貢獻。
“江蘇的優勢學科建設,就是要針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創新需求,開展技術攻關和理論原創性研究,取得關鍵性技術突破。”洪流表示。
楊樹兵解釋道,學科建設的“頂天”,就是要讓學科站在學術前言,打造國之重器,掌握關鍵核心科技。
在江蘇的43個雙一流學科中,既有哲學、物理學、天文學、中國語言文學、力學、藝術學等基礎學科,也有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應用學科。
在江蘇,什麼樣的學科才算合格,學科建設達标的依據是什麼?據悉,江蘇省創新學科建設績效評價指标體系,重點考察标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力三個維度。在“貢獻”指标中,尤其突出專利等知識産權成果、科技創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比重。
立 地
與實際相結合,創新多種學科建設模式
“優勢學科在做好‘頂天’的同時,也要做好‘立地’。”楊樹兵說。立地,就是要把學科成果、科技創新與地區、産業的發展相結合,将“浮于紙上”的研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貢獻,
讓學術研究聚焦于社會、行業的發展難點、痛點,讓“論文落地”。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打破“關起門來做研究”的傳統,創新了多種學科建設模式,如高校内部不同學科合作的交叉學科建設、高校與科研院所強強共建、高校與企業的共赢互利協同創新等等。
“以前藥企和高校是‘兩張皮’,現在有了協同創新,大家可以聯合攻關。高校的優勢在于發現研究價值和人才培養,但新藥的臨床試驗、生産不是高校的強項;企業有資金、市場,卻需要基礎研究成果。”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尤啟冬說。目前,中國藥科大學與13家藥企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并與南京江甯高新區共建“中國藥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藥谷完成3651項新藥和技術支撐服務,助推27個新藥品種獲得新藥證書,42個品種獲得臨床批件。
南京大學天文學學科團隊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南大仙林校區共建“天文和空間科學園區”,通過共同承擔科研項目和教學任務、共同培養研究生等方式,取長補短,共同發展,該學科還可以從紫金山天文台獲得觀測設備和技術支持。
如果說多學科交叉建設為高校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打出“組合拳”,高校院所的強強聯合,則讓豐富的科教資源惠及更多師生。
人 才
打造“明星”團隊,重視學科建設核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建設“頂天立地”的學科,要讓口号不隻是口号,還需要将腳步邁進現實,讓師生将學科實踐作為檢驗真知的授業課堂,讓知識在大地、田野間流動,給人才以成長空間,也讓科研成果造福民生。說到底,學科建設的核心,還是人才。
“學科建設必須把人才培養放在第一位。”在楊樹兵看來,學科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做好社會服務。
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産生稭稈總量大約7億噸。每到秋收季節,田間地頭總能看到一堆堆燃燒的稭稈,濃煙滾滾。走進南京林業大學稭稈中心,一張張無醛稭稈人造闆和楊木闆,訴說着一個“科技魯班”團隊的創業史,而這個團隊,也是一個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明星”團隊。
南林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梅長彤介紹,他們攻克了農作物稭稈人造闆工業化制造技術,研發出20餘項稭稈人造闆發明專利技術,北京奧運會的幾個場館也用到了他們的技術。近5年來,通過36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團隊培養碩博研究生275名,收獲越多、對于人才培養的支撐力度也就越大,以人才支撐科研發展、以成果反哺人才培養,正是這隻“明星”團隊的秘訣。
中國藥科大學也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他們與南京醫藥企業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根據新藥研發鍊,校企雙方設置了不同的藥學專業培養方向,并為學生匹配相應領域的專家級優秀技術人員作為其校外導師。目前,研究生工作站每年都會引進10餘名學生入站學習。
自2016年發布《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以來,江蘇以“打造高峰、頂天立地、扶優做強、交叉引領”為目标,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一批“頂天立地”的學科和學術科研團隊以及一流人才正在從象牙塔走向科技前沿。(徐駿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