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國人做生意,不懂外語行嗎?阿裡巴巴程序猿給出的答案是:行!
語言,向來是跨境貿易最大成本之一。馬六甲王朝全盛時期,往來貿易語言多達84種,翻譯既不好找也不便宜。而今天,在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台)助力之下,隻要你有一部手機,哪怕你隻會母語,也可能成為跨境電商新赢家。
在阿裡巴巴達摩院,有一支機器翻譯團隊,技術大牛雲集。他們當中,有普渡大學終身教授、現阿裡巴巴自然語言處理首席科學家司羅,原Facebook AI翻譯團隊主管黃非,加拿大國家科研委員會研究員陳博興、中科院計算所副研究員駱衛華......
阿裡巴巴達摩院機器翻譯團隊
阿裡巴巴正在參與推進普惠全球化。馬雲還提出eWTP倡議,希望電子商務更加便利,讓數字經濟幫到全球中小企業和年輕人。目前,eWTP已在馬來西亞、盧旺達、比利時等國家落地。
讓商業沒有語言障礙,則是阿裡技術團隊的全球化小目标。“用技術解決語言翻譯等問題是基礎,”阿裡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說,“隻有這樣,商品才可以更平滑地覆蓋全球,商業和溝通才變得更有效率。”
浙江義烏拉杆箱生産商李明宇不會任何外語,但不妨礙他在速賣通與俄羅斯、西班牙消費者直接交流;山東臨沂的趙麗,和孫俪飾演的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一樣敢打敢拼,在阿裡巴巴國際站将木質産品賣遍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地。在阿裡跨境平台上,這樣的中小商家有上百萬家。
1688跨境專供是一個中文平台,卻也引來很多不懂中文的外國商家。有位馬來西亞小商家搜遍全球,就在這裡買到了性價比最高的充電器産品。
阿裡巴巴國際站一次會議使用阿裡語音實時翻譯的場景
東南亞最大電商平台Lazada最近聯合阿裡翻譯團隊,推出英語到馬來語的翻譯服務,涉及商品标題、詳情頁、評論,以及買賣家溝通等場景。短短三周,馬來語用戶就提升了三成多。而Lazada此前上線的智能客服機器人,可以“說”英語、馬來語、泰語、印尼語、越南語等語言,讓東南亞進入了人工智能服務時代。
東南亞消費者向Lazada客服機器人咨詢問題
駱衛華介紹,阿裡機器翻譯已提供涵蓋20多種語言,以及50多種語言對譯方向的實時翻譯。在速賣通、LAZADA、阿裡巴巴國際站、天貓國際、釘釘、飛豬、菜鳥、阿裡雲等平台,全球中小企業和消費者獲得高質量、低成本的多語言服務,機器翻譯每天調用量超10億次。
機器翻譯對技術水準的要求很高,要不然可能帶來各種麻煩。CNN曾報道,挪威奧運代表團參加韓國冬奧會時,在一家韓國超市網購1500個雞蛋,據稱因為谷歌誤翻,訂單變成了15000個。
機器翻譯本身,也不意味着全部答案。阿裡巴巴國際貿易事業部阿裡語言服務負責人李兮芝舉例,在機器翻譯技術的基礎上,産品團隊會拿出端到端的跨語言解決方案,有時候甚至會結合衆包的人工翻譯。
阿裡在WMT2018機器翻譯大賽獲5項冠軍
在全球科技界,機器翻譯正成為兵家必争之地,而阿裡巴巴等中國科技公司異軍突起。2018年,在全球機器翻譯領域最有影響的WMT評測中,阿裡機器翻譯拿下5個語言對譯方向的冠軍,成為最大赢家。
不隻是國際比賽奪冠。駱衛華來阿裡之前,主要任務是發論文、做課題,隻有這個領域的人關心,“現在每天幾千萬人實際使用你的産品,這種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聖經》故事中,人類曾聯合起來搭建通往天堂的巴别塔,上帝為了阻止這一計劃,讓人類說不同語言。如今,阿裡翻譯正在打破跨境電商的語言籬笆。
(本文圖片由阿裡巴巴提供并授權中國日報網發布)
來源:中國日報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