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食品添加劑“雙标”風波在辛吉飛為首的一衆自媒體号渲染下持續發酵,公司10月5日在官方微博上再度發布聲明稱,其售賣的國内國外産品内控标準一緻,不存在網友爆料稱國内售賣的海天醬油含食品添加劑而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零添加,隻有水、大豆、小麥等。
資料來源:海天味業聲明,網絡資料,阿爾法經濟研究
由于海天味業“雙标”事件在國慶假期持續發酵,該事件對節日期間餐飲業和調味品市場産生嚴重影響,為此10月5日中國調味品協會發聲,聲援中國調味品行業:
資料來源:中國調味品協會聲明,網絡資料,阿爾法經濟研究
今天是國慶假期最後一天,筆者專門跑了當地多家超市,對海天味業等多家企業的調味品草根調研,相對全面的了解了國内現售的調味品添加劑使用情況。此外恰好筆者兩個月前買了大量的東南亞地區和韓日的方便面,它們的食品也含有大量添加劑。筆者此舉不是挺某個公司,而是用真實證據來證明:第一,添加劑是國内外食品工業常用原料,美韓日等國外企業同樣大量使用;第二,對辛吉飛等這種不了解行業體系而憑若幹“證據”挑起話題、挑起社會矛盾和影響行業名譽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第三,通過調研千禾味業等新品添加劑使用情況,深感國内食品行業正出現新風向。
無處不在的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這是網絡上找到的食品添加劑的定義。食品添加劑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抗氧化劑、漂白劑、着色劑、護色劑、增味劑、防腐劑、甜味劑等,本文筆者順應網絡形勢大局,将添加劑狹義劃分為添加劑和防腐劑,也便于後續的讨論。
歐美日是化工強國,很多食品添加劑也是最初由這些國家的企業發現或人工合成的,比如阿斯巴甜、檸檬酸、谷氨酸鈉等化學物質。歐美日韓的食品工業非常發達,這些添加劑在它們的産品中也廣泛使用。
筆者沒買過美日生産的醬油,但在京東上搜索了多款美日醬油後發現,仍然有一些産品含有大量添加劑。
HIGASHIMARU是京東上售賣的日本醬油,買家點評上傳的圖片中可以看到其含有谷氨酸鈉等多種添加劑:
資料來源:日本HIGASHIMARU醬油,電商平台,阿爾法經濟研究
Bragg博饒谷是美國一家百年企業,其生産的醬油、蘋果醋、酵母粉等在各大電商平台均有銷售。筆者通過這些電商平台發現,因為拍攝角度原因,Bragg的醬油配料表看不到,但其一款酵母粉在網店的介紹中就囊括了多種添加劑:
資料來源:美國Bragg醬油,電商平台,阿爾法經濟研究
資料來源:電商平台對美國Bragg醬油的宣傳信息(1),電商平台,阿爾法經濟研究
Bragg敢宣傳其不加糖、防腐劑、色素和味精,唯獨不敢說其不含添加劑,因為煙酸、維生素、葉酸等本就是添加劑:
資料來源:電商平台對美國Bragg醬油的宣傳信息(2),電商平台,阿爾法經濟研
添加劑無處不在,美國、日本等在國内熱銷的産品也含有大量添加劑,但為何有人揪着海天味業“雙标”不放呢?有位網友的觀點筆者認為是可能的,那就是美國、日本等可以使用但不标示,究竟用了哪些添加劑,消費者也就無權知曉了。
國内對食品添加劑的管理還是非常嚴格的,就算是美日産品在國内銷售時,其配料清單上就有添加劑信息。
資料來源:網絡上對美日添加劑使用的質疑,網絡資料,阿爾法經濟研究
食品添加劑,亞洲國家方便面用得更歡幸虧筆者之前買的方便面沒有吃完,現在就實圖展示,這些國外食品究竟加了多少添加劑。食品行業,“海克斯科技”并非國内企業獨有。
韓國方便面:
這是韓國一款名叫安城湯面的方便面,韓國農心株式會社生産,面餅中的主要添加劑如下(說明書太模糊,有些添加劑看不清楚):碳酸鉀、碳酸鈉、磷酸氫二鈉、六偏磷酸鈉、焦磷酸鈉、磷酸二氫鈉、大蒜調味粉、瓜爾膠、茶多酚、核黃素。調味包等添加劑信息太過模糊看不清,就不寫了。圖片如下:
資料來源:韓國安城湯面的方便面,作者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下圖是韓國一款名叫三養炸醬面的方便面,添加劑用料非常清楚,除了維生素E、碳酸鈉等這些添加劑,甚至還有甘油。筆者第一次知道甘油是在高中,那時候校門外有很多賣盜版輔導書的,偶爾還能買到私貨,第一次知道甘油竟然還有那個作用,便于進入。
資料來源:韓國三養炸醬面,作者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筆者還買了韓國的不倒翁金拉面,面餅和調味包也有碳酸鈉、三聚磷酸鈉等大量添加劑:
資料來源:韓國不倒翁金拉面,作者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東南亞地區方便面
上次買了很多東南亞地區的方便面,這些方便面也有大量添加劑,很多添加劑在國内的食品中也很常見。
比如這款 泰國的泰式香辣海鮮味湯面,就有谷氨酸鈉、鳥苷酸二鈉、蘋果酸、檸檬酸、黃原膠等添加劑:
資料來源:泰國泰式香辣海鮮味湯面,作者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印度尼西亞的一款名叫營多撈面的香辣味方便面,也添加有抗氧化劑、酸度調節劑、增稠劑和着色劑等多種添加劑。
資料來源:印尼營多撈面,作者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不過相比泰國、韓國等添加劑的“一鍋燴”,印尼方便面對添加劑有明确分類,每種添加劑有什麼用途一清二楚。筆者認為,添加劑在食品中無法回避,國人又對添加劑及背後的食品安全又高度關注,國内廠商要不要學習下印尼的做法,在食品包裝上将添加劑分類呢?
最後再來一款越南的河粉。越南這款名叫林富記的海鮮味河粉可謂中西合璧,既有八角、茴香這種我們耳熟能詳的中藥,也有鳥苷酸二鈉、檸檬酸等常見的食品添加劑。當然這款河粉有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等防腐劑,雖然看起來很好吃,但筆者仍然糾結要不要吃?
最後再看看國内在售的康師傅勁爽拉面,這款方便面的添加劑種類與上述國外方便面添加劑類型相近。這款方便面沒有添加防腐劑,但該加的添加劑還是一個不少:
這些添加劑消失了!千禾味業引領,食品行業出現新風向筆者在多家超市對多個廠商的調味品做了草根調研,發現在添加劑的使用上面,業内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這次海天味業“雙标”事件一大核心問題就是其産品使用了大量的添加劑,筆者在超市中也看到一款名叫高鮮味極鮮醬油,加入了谷氨酸鈉、肌酐算二鈉、核苷酸二鈉和三氯蔗糖等添加劑,産品保質期18個月:
資料來源:超市海天味業産品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海天味業另一款特級金标生抽除了添加有谷氨酸鈉、核苷酸二鈉等添加劑,還有苯甲酸鈉防腐劑:
資料來源:超市海天味業産品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廚邦是一家廣東調味品企業,這家公司生産的味極鮮除了添加谷氨酸鈉、核苷酸二鈉等,還添加了山梨酸鉀這款常用的防腐劑,保質期18個月:
資料來源:超市廚邦産品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實際上海天味業的很多産品都加入了多種添加劑和防腐劑,保質期也達到24個月:
資料來源:超市海天味業産品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但是,但是,有些企業反其道而行之,開始減少甚至不添加這些亂七八糟的添加劑了,代表企業就是千禾味業。千禾味業這款零添加醬油沒有谷氨酸鈉等添加劑,沒有山梨酸鉀等防腐劑,保質期也達到了24個月:
資料來源:超市千禾味業産品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四川清香園生産的口蘑頭鮮生抽也沒有添加劑、防腐劑,保質期也達到24個月:
資料來源:超市四川清香園産品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知名品牌李錦記也是添加劑、防腐劑的擁泵者,其一品鮮特級醬油、鮮香紅燒釀造醬油等均有核苷酸二鈉、谷氨酸鈉等添加劑及山梨酸鉀防腐劑。
資料來源:超市李錦記産品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筆者還調查了醋。醬油、生抽這類調味品因為起着增味增香的作用,添加谷氨酸鈉、核苷酸二鈉等添加劑也屬正常。食用醋的功能相對單一,其原料按理說也比較單一,但魯花的多款食用醋原料清單中還是可以看到山梨酸鉀、三氯蔗糖等:
資料來源:超市魯花食用醋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恒冠是鎮江知名醋品牌,其一款産品的配料看起來非常簡單,除了水、糯米、麸皮、大米等發酵原料,無非就添加了白砂糖、食用鹽等。但是這款産品竟然用了山梨酸鉀,保質期也長達5年:
資料來源:超市鎮江恒冠醋實拍,阿爾法經濟研究
總的來說,雖然以海天味業、李錦記等為代表的的品牌企業,産品目前還是添加了很多添加劑甚至防腐劑,但也有千禾味業等企業正向着去添加劑、去防腐劑方向發展,這些企業打起了零添加的牌,與國人追求健康的訴求不謀而合的。
當然目前零添加産品種類較少,真實口感與傳統産品有何差異筆者也不得而知,價格也較傳統産品更高,但這些企業正在引領“零添加”的風向。此外對比零添加産品和傳統産品,沒加防腐劑的情況下其保質期不遜于傳統産品,也讓添加劑的地位受到挑戰。試想一下,如果通過産品研發和工藝改進,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就能達到傳統産品的口感和品質,還有必要加那麼多“海克斯科技”麼?
彙源果汁再度爆紅:食品添加劑“極端行情”下,消費者該關注什麼?這次海天味業“雙标”事件發生後彙源果汁再度爆紅,彙源果汁甚至打出了感謝辛吉飛的口号,原因就是彙源果汁一直堅持走零添加路線。此外這段時間一段演員馮雷調侃葡萄汁的視頻火爆全網,起因是馮雷買了一款葡萄汁,配料就多達二百多種:
資料來源:社交媒體上彙源果汁與馮雷,網絡資料,阿爾法經濟研究
彙源果汁無添加路線表明,食品不加入添加劑仍然可以長期保存,雖然以喪失部分口感為代價,馮雷的調侃則指向添加劑亂用問題,而這也是消費者極度關注的問題,畢竟誰也不想以身體健康為代價,成為廠商添加劑的犧牲品。
海天味業此次“人人喊打有點冤”,畢竟目前國内食品企業還是在國家标準之内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但換個角度來看,這類企業被口誅筆伐也不冤,因為千禾味業等企業正通過去添加劑的方式引領食品行業新風向,而海天味業等作為品牌企業,雖然在去添加劑方面有所行動,也有相關産品在售,但在這波新風向中并未體現出行業标杆的作用,也讓消費者對其印象大打折扣。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系阿爾法經濟研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謝絕媒體、公衆号或網站未經授權轉載。
免責聲明:阿爾法經濟研究發布的内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