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科二需要背誦的地方?考試就在下周六還有時間,你必須一定行七天也還來得及,千萬别放棄加油加油加油~,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教資科二需要背誦的地方?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考試就在下周六!還有時間,你必須一定行!七天也還來得及,千萬别放棄!加油加油加油~
小學篇背誦内容:
1.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二級】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
(2)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
(3)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的規律
(4)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口訣:艦(間接)長(掌握)傳(傳授)教(教師)
2.貫徹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的要求【二級】
(1)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2)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正确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4)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口訣:易建聯(1)運用知識(2)訓練(3)鄉土教材(4)
3.簡述貫徹啟發性原則的要求【二級】
1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自己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發揚教學民主。
口訣:牧(目的)民(民主)發(啟發)問(問題)
4.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二級】
(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
(2)課程性質和特點。
(3)學生年齡特征。
(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
(5)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
(6)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因素。
口訣:一課程二師生三教學
5.簡述班級授課制的優點及缺點【一級】
(1)優越性: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人才;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多方面發展。(2)局限性:
教學活動多由教師直接做主,學生的主體地位或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現成的知識,動手機會少,不利于培養探索精神,也不利于提升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學面向全班學生,強調的是統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别差異;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有限。
6.布置作業的基本要求【一級】
(1)内容符合課程标準規定的範圍和深度,有助于學生對“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發展其智能。
(2)分量适宜,難易适度。
(3)有助于啟發學生思維,力求理論聯系實際。
口訣:雙基難度要啟發
7.簡述上好課的基本要求/一堂好課的标準【二級】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當。
(4)結構合理。
(5)語言藝術。
(6)氣氛熱烈。
(7)闆書有序。
(8)态度從容。
口訣:慕(目的)容(内容)方(方法)傑(結構),語(語言)氣(氣氛)太(态度)闆(闆書)
8.教學實施的環節【一級】
(1)備課,備課是上課前的準備工作,是教好課的前提。
(2)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3)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4)課外輔導,是對上課的必要補充。(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口訣:備(備課)上(上課)作(作業)導(輔導)學(學業成績)
9.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二級】
(1)建立有效的課堂規則。
(2)合理組織課堂教學。
(3)做好課堂監控。
(4)培養學生的自律品質。
10.簡述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一級】
(1)提問的用語應簡單明确。
(2)提問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層次。
(3)提問要富有啟發性。
(4)要注意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口訣:單(簡單)層(層次)契(啟發性)機(積極性)
11.簡述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一級】
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種線性關系,而是倒U形曲線關系。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于任務的完成,即動機強度處于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
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在學習較複雜的問題時,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點會低些;在學習任務比較簡單時,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點會高些。
12.簡述學習動機的培養及激發【一級】
學習動機的培養:
(1)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産生。
(2)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3)幫助學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4)培養學生努力導緻成功的歸因觀。
口訣:我(自我效能感)需(學生的需要)立志(立志教育)努力(努力導緻成功歸因觀)。
學習動機的激發: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确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口訣:啟發(1)作業(2),獎懲(3)歸因(4)
13.簡述如何促進遷移的教學【一級】
(1)精選教材。
(2)合理編排教學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口訣:二排(編排、安排)才(精選教材)藝(遷移的意識性)
14.簡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及培養要求【一級】
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1)操作定向也稱操作的認知階段,即理解操作活動的結構和程序的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的過程。
(2)操作模仿是學習者通過觀察,實際再現特定的示範動作或行為模式。
(3)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依據其内在聯系聯結起來,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4)操作熟練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級階段,這個階段形成的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适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
口訣:訂(操作定向)房(操作模仿)證(操作整合)書(操作熟練)
操作技能的培養要求:
(1)準确的示範與講解。
(2)必要而适當的練習;
(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4)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口訣:試(示範)講(講解)練(練習),反饋(充分有效的反饋)動覺(動覺)
中學篇背誦内容:
1.簡述品德的心理結構。(二級)
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四種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
(1)道德認識:道德認識是指對道德行為準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是個體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據道德觀念來評價他人或自己行為時産生的内心體驗。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個體自覺地調節道德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道德目标的心理過程。
(4)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實現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部表現。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簡述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階段及主要内容。(二級)
一般認為,态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曆依從、認同與内化三個階段。
(1)依從。依從也稱順從,即表面上接受規範,按照規範的要求來行動,但對規範的必要性和根據缺乏認識,甚至有抵觸情緒。依從包括從衆和服從兩種。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定性,随情境的變化而變化,行為受外界壓力而不是内在需要的影響。
(2)認同。認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态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緻。這一階段學生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定性等特點。
(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一緻,将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在内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具有堅定性。
3.簡述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三級)
(1)家庭教養方式
(2)社會風氣
(3)同伴群體
(4)認知失調
(5)态度定勢
(6)道德認知
口訣:外(外部條件)有加(家庭教養方式)班(同伴群體)會(社會風氣),内(内部條件)有人(認知失調)獨(态度定勢)到(道德認識)
4.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一級)
(1)有效的說服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同伴(群體)約定
(4)價值辨析
(5)給予适當的獎勵與懲罰
(6)角色扮演
(7)小組道德讨論
5.簡述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二級)
(1)前道德階段(2~5歲):也叫自我中心階段。這時期的兒童把外在環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規則對他來說不具有約束力。
(2)權威階段(5~8歲):又稱他律道德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服從外部規則,接受權威指定的規範,而且隻根據行為後果來判斷對錯。
(3)可逆性階段(9~11歲):又稱自律道德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既不單純服從權威,也不機械地遵守規則,而是根據行為的動機來判斷對錯。
(4)公正階段(11歲以後):該時期的兒童開始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該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
口訣:錢(前道德)權(權威)可(可逆性)掙(公正)
6.簡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一級)(2014上考過)
(1)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的知、情、意、行互動發展的過程。
(2)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積極轉化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反複、逐步提高的過程。
口訣:腳(活動和交往)趾(知情意行)長(長期)毛(矛盾)
7.簡述貫徹疏導原則的要求。(一級)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口訣:講理(講明道理)又(循循善誘)表揚(表揚激勵)
8.簡述貫徹尊重與嚴格要求原則的要求。(一級)
(1)教育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尊重學生的态度,關心愛護學生,尤其是對待後進生。
(2)教育者應根據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對學生嚴格要求,認真管理。
(3)教育者要向學生提出合理而嚴格的道德要求。
口訣:關心(關心愛護學生)和嚴格(嚴格要求)并行,合理而嚴格要求
9.簡述貫徹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的要求。(一級)(2016下考過)
(1)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缺點。
(2)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将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能力,啟發學生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口訣:一分為二的轉化(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優點(發揚有點)
10.簡述貫徹知行統一原則的要求。(一級)
(1)加強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
(2)注重組織實踐活動,培養道德行為習慣。
(3)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
(4)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
口訣:認識活動,統一作則
11.簡述貫徹說服教育法的要求。(二級)(2012上考過)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2)要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3)注意時機,善于捕捉教育契機。
(4)以誠待人。
口訣:地(目的性)震(針對性)知(知識性)趣(趣味性),奇迹(教育契機)成人(以誠待人)
12.簡述貫徹榜樣示範法的要求。(一級)
(1)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我們應根據時代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指導他們選擇好學習的榜樣,獲得前進的明确方向和巨大動力。
(2)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樣能對學生産生激勵作用,推動他們前進,就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榜樣。
(3)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要及時地把學生的情感、沖動引導到行動上來,把敬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為和習慣,逐步鞏固、加深這種情感。
口訣:好(選好榜樣)情(敬慕之情)行(調節行為)
13.簡述中學德育的途徑。(一級)
(1)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社會實踐活動。
(3)課外活動。
(4)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5)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6)班主任工作。
口訣:一教(學科教學)二班(班會和班主任工作)三活
來得及!你能上岸!
#教師資格證##教資筆試##教資科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