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草原,各色的小花紛紛綻芳吐蕊,争奇鬥豔,仿佛在争相報喜訊。又是一年升學季,通遼市奈曼旗固日班花蘇木伊和達沁嘎查又有14名學子金榜題名了。
伊和達沁嘎查是奈曼旗固日班花蘇木一個隻有167戶居民的嘎查村,是遠近聞名的“大學生村”。村風淳樸,崇尚文化教育。自1977年國家恢複高考至今,先後出過25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平均每戶超過1個。30多年來,衆多學子從這裡走向全國各地,博士、教授、醫生、技師、官員、學者……在各行各業裡展露拳腳。
19歲的青格勒是今年14名“中榜”的學生之一。他以蒙授文科410分的成績考入了内蒙古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專業。接到通知書的青格勒夢想着畢業了要自己創業,開公司當老闆。
問起教育孩子的方法,青格勒的父親滿臉驕傲:“我們教育孩子也沒什麼特别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向村裡走出去的大學生們看齊,将來才會有出息。在學校,一提起我們伊和達沁的學生,老師們都特别喜歡,因為孩子們都很好學。”
考入内蒙古師範大學的寶彩鈴,是家裡第二個上大學的孩子,家中大兒子今年剛剛大學畢業,在長沙工作。為了供孩子上學,家人住的依然是20多年前蓋的3間老式土房,屋子裡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父親寶金山說,這些年隻靠幾畝地支撐,每年收入2萬多元,基本都用在了供孩子上學。“孩子們都很争氣,隻要孩子好好學習,就算是砸鍋賣鐵我也願意!我們這輩子苦點不要緊,一定要讓孩子們好好讀書,掌握知識,改變命運。”
家裡同樣也有兩個大學生的劉俊說:“有的村是比蓋房子,有的村是十七八歲就讓孩子出去打工掙錢,咱們村就是比孩子學習好不好。”平時村民聚在一起,不比吃,不比穿,隻比誰家的子女會讀書,誰家的子女有出息。
村裡成績最好的是包英英,以530多分的成績被内蒙古财經大學會計專業錄取。包英英家裡住的房子是一棟新建的磚房,牆灰還沒有抹全,窗戶就安在裸露的磚口上,屋内的地面還沒鋪。父親包馬蓮說,“房子是新建的,這些年供兩個學生上學,一直沒錢蓋房子。原來住的是土房,再不蓋就塌了,今年咬牙蓋了磚房。”過幾天包馬蓮兩口子要外出打工,掙錢給孩子交學費。女兒在全村高考學生中考了最高分,讓他們十分驕傲。
重知識,重人才,良好的教育氛圍在伊和達沁嘎查紮根開花。該村現任村書記孟烏力吉介紹,村上每考出一名大學生,他們都會給予一定補助。“土地我們都不收回,這也是對供養大學生家庭的一個補助吧!”
飲水思源,很多走出去的大學生回鄉就業,為改變家鄉面貌努力奮鬥。60年代,嘎查裡第一個考上東北大學的仁欽中乃是這個村第一個大學生。在那個大學生還包分配的年代,仁欽中乃畢業後選擇了回到家鄉,在伊和達沁中學任教,一輩子勤勤懇懇,育人無數。說起仁欽中乃,村民們心存感激。(記者 白江宏 通訊員 宋妍 侯顯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