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每到工作日就睡不醒,起不來,每到假期就睡不着,特别精神,日常生活中你也是這樣嗎?
其實,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個小鬧鐘,它會把自己每天的生活習慣記錄下來,然後形成一個軌迹,這樣大腦就記住了。
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暗示
對于這個問題,長春市第六醫院心理科一療區(睡眠障礙診療中心)主任張宇朋說:“内穩态系統”和“晝夜節律系統”相互作用産生睡意,日間興奮性不高和缺乏運動,就會影響入睡的動力。
通常情況下,工作日的時候,早上鬧鐘響了,人們心裡第一想法就是:好煩啊!又要上班!在心裡産生了這種極度抗拒的情感,所以就想多睡一會。再加上心裡覺得上班很累,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導緻身體會不自覺地疲憊。所以,工作日都會有睡不醒的情況。
而到了休息日的時候,即便早上有鬧鐘響也不會覺得心煩,更不會有“上班很累”的心理壓力。所以,即便是沒有鬧鐘,到了固定的時間也會醒來,這屬于一種生物鐘的習慣。
工作日睡不醒,應該如何調整
如果工作日每天都睡不醒,精神狀态就會比較差,一整天都會覺得混沌。為了改善這種狀态,應該在工作中多給自己一些樂觀的心理暗示,早上不要想一些負面的内容。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空多做運動,長期保持健康的心理情緒。這樣,在工作日的時候就不會睡不醒,整個人的工作狀态也會比較好。神清氣爽就不會覺得工作累,幹起活來效率會更高,工作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産生樂趣。如此良性循環,就不會再出現工作日睡不醒的情況了。
失眠也可能是一種心理疾病
現在人們的各種壓力都很大,有睡眠焦慮的人不在少數,睡覺成了他們心中恐懼的事情:每到夜幕降臨就憂慮晚上能否順利入睡,這樣反而讓睡眠難度增加。張宇朋說,如果隻是偶然失眠并無大礙,可以通過心理調節來管理睡眠,不會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産生影響。但如果長期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不高,感覺睡眠不滿足,那就是一種心理疾病了。長期失眠對健康的損害很大,應該求助專業醫生來解決。
如何睡得更好?心理醫生這樣說
WHO數據顯示,全球有10%~49%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在中國,各類睡眠障礙者約占總人口的38%,其中失眠障礙最為常見。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提高睡眠質量呢?張宇朋總結了以下幾個小妙招供大家參考:
1.作息規律。無論前一夜入睡多晚,都要堅持按正常作息時間起床,白天盡量多曬太陽,每天運動30分鐘,強度以心跳有些加快為好。
2.睡覺前可以做一些放松的事。比如瑜伽、冥想和聽舒緩的音樂。另外,要等到有困意再上床,如果躺在床上半個小時還睡不着,可以起來做點無聊的事,直到有了困意再上床睡覺。
3.睡眠的心态非常關鍵。越是害怕失眠,睡前就越緊張焦慮,越容易失眠。隻要平靜放松,堅持一段時間,相信就會有改善失眠的效果。
科普專家
Science popularizer
張宇朋,長春市第六醫院心理科一療區主任(睡眠障礙診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
從事心理、精神科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運用認知療法和内觀療法解決失眠、焦慮症、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恢複期等心理問題,對癫痫伴發精神障礙有所研究,對物質濫用及成瘾行為有較深造詣。
(來源:長春e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