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古文觀止》#第八篇
今天的故事發生在春天,魯莊公十年的春天,故事叫《曹刿論戰》。
我上學的時候,這篇文章是課本當中的課文之一,其實古文觀止一共12卷,222篇文章,其中很多都被編進了課本。
講的是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國的國君要跟齊國軍隊打仗。
這個時候有個叫曹刿的人請求去見魯莊公,提一些打仗的建議。
曹刿的家鄉人,他的同鄉就勸阻曹刿,說“肉食者謀之,又何間言”,那意思就是說,肉食者,當官的人,執政的人,這打仗的事那是當官的事,跟咱這普通人沒關系,你何必參與這個事呢?
您看這其實代表了很多人的心理,今天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其實我認為這個心理存在也正常,但是不能太嚴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您就拿這個事來說,齊國把魯國打敗了,對于魯國絕大多數人肯定都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作為曹刿這樣的人,實際上是有一種集體榮譽感、集體責任感在裡邊的。因此曹刿就對他的老鄉說了,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作為執政的人,他們目光短淺,考慮事情往往不夠長遠,所以我要去見國君,把我的想法告訴他。
這裡邊也反映了一個現實,今天企業當中,很多領導,尤其是高層領導,在制定一些政策、一些戰略的時候,往往由于不了解一線的情況,制定一些不符合實際情況、沒法落地的政策。
因此作為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我建議别老坐在辦公室裡坐着,該下基層看看就下基層看看,而且下基層之前,盡量不要打招呼,你一打招呼,底下的人就準備,你可能覺得我去一趟沒什麼,底下的人不用怎麼準備。但是你想一想看,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層層的放大,等到了基層,你的想法早就變形了,你看到的都不是實際情況。
那好,曹刿于是就見到了咱們的魯莊公。上來就問,問莊公說,咱要打仗,咱憑什麼能夠打敗齊國。
魯莊公說了,說無論吃的、喝的、使的、用的,我都不敢一個人專享,分給大家使用。那意思就是說,我有一顆公心,好東西有福同享。
曹刿說了,說您這點小恩小惠,不可能分到每一個老百姓身上,老百姓不會因此而跟随您的。
那魯莊公又說了,說我祭祀用的牲畜,用的玉帛,各種祭品,我都是如實的彙報給鬼神,彙報給祖先,不敢虛報,不敢浮誇。您看這裡邊說的是“弗敢加也,必以信”,信咱們前文書講過了,對鬼神不虛報不浮誇。
曹刿又說了,說您這個信是小信,這個小信也并不能取得鬼神的信任,鬼神不可能降福與您。
莊公又說了,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一些司法的官司,我雖然不能說都查明了,但是我畢竟想方設法的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這個時候曹刿就說了,說“這是忠之屬也”,你看“忠”,咱們前面的時候也講過,“忠”,對百姓忠,對百姓負責。莊公無論大大小小的案件,都講究查明實際情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實際上是一種對百姓負責的做法。
所以曹刿說了,說這個屬于忠,憑借這個,咱就可以跟齊國打一仗。如果打仗,那我請求跟随您一起上戰場。
這曹刿真是好樣的。
于是曹刿就跟魯莊公上了戰場,魯莊公很看重曹刿,共乘一輛戰車。打仗的地方在哪兒呢?在魯國的長勺,長勺是個地名。
魯莊公為了鼓舞士氣,要親自為将士們擂鼓助威。剛要打這個鼓,曹刿說,别,先等會兒。
齊國人這個時候可就擂鼓進兵了,過去講究“聞鼓則進,聞金則退”。您經常聽說什麼“鳴金收兵”,“金”是什麼?敲鑼。擂鼓,那就是向前沖,敲鑼,那就是收兵。
齊國人打了三通鼓,曹刿這時候跟莊公說,說行了,您打吧,于是,莊公這個時候才擂鼓進兵,齊國大敗。
齊國打敗了就跑了,魯莊公要率軍追擊齊國的軍隊。曹刿說,别,先等會兒。
于是從車上下來,看了看齊國的戰車留下來的車轍。那位說,什麼叫車轍呀?前車後轍,車輪留下來的痕迹。看完車轍之後,又重新上了戰車,登上戰車前面的橫木,登高遠望,他看了看齊國的軍隊。這個時候他說,行,追吧。于是就開始追擊齊國的軍隊,那這一仗是大勝而歸。
回來之後,曹刿在戰場上這些表現,魯莊公不理解,就問他說,你在戰場上這麼着這麼着這麼着,那麼着那麼着那麼着,什麼意思呀?
曹刿就說了,說打仗靠的就是士氣,靠的就是勇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話很有名,尤其是“一鼓作氣”,這是個成語。
打仗,擂一通鼓,這個時候,士氣是最旺盛的;擂到第二通鼓的時候,士氣就有點降下來了;擂到第三通鼓的時候,勢氣呢,就沒有了。而齊國軍隊打了三通鼓,這時候我們才擂鼓,那齊國軍隊的勢氣已經到最低點了,而我們在最高點上,因此這個時候是彼竭我盈,就能夠打敗他。這是打仗時候,我讓您先不要擂鼓,等他們打三通鼓,我們再打鼓的原因。
那打完仗之後我為什麼攔着您,不讓您馬上追他們呢?因為齊國是個大國,大國怎麼用兵,實際上是很難預測的,我怕他有埋伏。
所以我就下車看看他的這些車轍,一看很淩亂。又上去蹬在橫木上,看看他的旗幟,一看旗幟也都是倒下去了。看他如此的慌亂,我預計他是沒有埋伏的。如果有準備有埋伏,他不可能這麼慌亂,因此我才建議您去追他。這樣的話,就不用怕中他的埋伏。
今天這個故事就說到這,故事說明了什麼呢?兩個字,遠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咱們今天的也是,無論是學生考試,還是咱們平時工作當中做各種任務,那都得提前的做好充足的準備,盡量的多想一點,多想一點就能夠把事情做好。
您看咱們經常說什麼,這個人做事有套路。套路這個詞什麼意思呢?
這個詞我估計最早應該是來自于打架。這是我猜的,沒有經過考察。您看會武術的人,跟這一般的人打架有什麼區别呢?您看一般人打架,上去“啪”一嘴巴,“呯”一拳,“咚”一腳,這個就沒有套路,亂打。
那練過武的人他有套路,并不是說他的力量一定比你大,也并不是說他有什麼神功。都不是,他有套路,他上去“啪”,一領你眼神,底下“咣”一腳;或者說他一掌打過去,他預料到你往哪邊躲了,然後緊接着,第二掌就拍出來了。這樣沒練過武術的人,肯定躲不開。這個就叫套路。
也就是說做事情,做工作,您需要多想那麼一點點,多想一點,給人家預期之外的驚喜。那您工作就有套路,您的事業就有成績。
好了,《曹刿論戰》講完了,你有什麼收獲嗎?
點擊“了解更多”可聽音頻版
陳鳳山:業餘相聲演員,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理科生,立志讀完《古文觀止》222篇文章,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每天和孩子一起讀一段古文
鳳山說;喜馬拉雅FM:陳鳳山的保險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